中国的俗语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其中有的出自历史典故,有的出自古诗词。面对不同场景的时候我们可以应用不同的俗语。当某人因为某一件事吃过不少苦头,之后再次碰到此类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当某人不惧苦难和挑战时,我们就会说他是“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除了这些俗语之外,还有一些俗语道尽了人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等,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分析一下“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这一俗语。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的出处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这一俗语出自明代郑之珍的《目莲救母·刘氏开荤》,讲述的是目莲在地府见到自己的母亲被一众恶鬼折磨,最后向佛祖求救,佛祖被他的孝心所感动,救了他母亲的故事。而“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就是目莲大骂和尚、道士、尼姑的话。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前一句其实就是向我们表述了老虎是百兽之王,不仅森林中的诸多动物惧怕它,我们人类也是十分畏惧它。但其实人类并不在老虎的食谱之上,只要你不要去触怒它,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你,甚至有时候还可以近距离和它接触。所以,这一句是在告诉我们,老虎虽然可怕,但是仍然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的。

后一句的意思是人和人之间虽然很熟悉,但是两人一旦交恶,那么互相造成的伤害将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这一句是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即使关系再好,也要保持距离。总体来看,“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的重点其实就是在“人熟不堪亲”这一句话上,就是在告诫我们人心险恶,不可随意亲近。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的相似俗语
其实能够体现人心险恶的俗语,除了这句话之外,像“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也在表达这种意思。他们的中心思想都是在说人心的险恶,因为人这一种生物不同于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可能只会因为食物、配偶等产生矛盾,但是人与人之间所牵涉的太多,一旦涉及各自利益,那么不管关系是多么的要好,都有翻脸的可能。
此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是在变相说明这个道理,在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中,情感、利益等之间相互交错,很容易出现利益之间的冲突,那么此时就需要冷静地来看待问题,不要有伤害别人的想法,同时也要留心不被别人所害。总而言之,这些俗语都是在告诫我们人心的险恶,对待别人不能完全地掏心掏肺,要给自己留一道保险,这样才有可能减少被伤害的概率。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的例子
上面我们讲述了那么多的道理,都在说明人心的险恶,下面我们用例子来证明一下,人心到底有多险恶。这个例子就是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在青年时期都曾拜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他俩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经常说着“苟富贵,勿相忘”的话。
当庞涓学有所成到了出师的时候,他告别了师父鬼谷子和孙膑,打算去魏国发展。下山之前,他对孙膑说:“孙膑,等我在魏国安顿好了,就给你写信,你也马上过来,我们兄弟二人就能在一起并肩作战了。”孙膑听了庞涓的话,大为感动,便答应了他。庞涓下山之后,果然来到了魏国,魏王得知他是鬼谷子的徒弟,便立马将他拜为上卿。安顿下来之后的庞涓想起来自己给孙膑说的话,但是此刻的他犹豫了。
因为在兵法造诣上,孙膑一直都比自己强,所以他害怕孙膑来到魏国后会分走自己的荣耀,分走魏王对自己的宠信。而如果不让孙膑来魏国,那么其他国家一定会得到孙膑这个天才,如果孙膑去给其他国家出谋划策,那么将会给魏国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在他思考了许久之后,只见他眼露寒光,便给孙膑写下了邀请信。他打算邀请孙膑来魏国后,找机会杀死他。
孙膑收到好兄弟庞涓写给他的信之后,便打算拜别师父,当他去见师父鬼谷子的时候,鬼谷子给他说:“下山之后,要恪守本心,将所学都用在正道之上。另外,要对庞涓留点心。”孙膑听了师父的嘱咐之后,很纳闷师父为啥要叫自己对庞涓留心,庞涓可是自己的好兄弟。于是他便将师父的嘱咐抛在脑后,动身前往魏国去了。见到庞涓的孙膑很开心,觉得庞涓没有骗他,他们兄弟二人可以在魏国施展自己的一番才华了。可是,就在孙膑到达魏国没几天后,有一天夜里孙膑的屋子冲进来几个兵士,将睡梦中的孙膑抓了起来,说他私通齐国。
很快孙膑就被魏王判处了膑刑和黥刑,也就是挖掉膝盖骨并且在脸上刺字。这些刑罚使得孙膑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私通齐国的罪名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庞涓诬陷的。这一刻,他才想起来师父对他的教诲,只不过后悔也无法挽回自己完好的身体了。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朋友,一旦有了利益冲突,那么他将是伤你最深的人。因为他了解你的短处,知道你的弱点,这会让你防无可防。
结语:从以上种种,我们就能够明白,古人对于人性的研究是十分透彻的。知道人性中存在的贪、嗔、痴等杂念,而正是由于这些杂念的存在,才使得人们可以因为利益而出卖自己亲近的人。所以,古人才会有很多告诫世人人心险恶的俗语。因此,我们要牢记“人熟不堪亲”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