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8年底辽沈战役结束,我东北野战军己近百万,缴获了国军主力大量的美式武器,以及己全军己装备的日式武器,从兵器装备上来讲己不弱于国军精锐,兵力上远强于华北傅作义的绥远军。而经过八面城大练兵的东北野战军战术水平经过辽沈战役的实践,具有林氏风格的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

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共84万人,除了第4、第11纵队等部组成先锋兵团于1948年10月底先行入山海关开赴华北战场,主力则经过短暂休整,陆续入关作战。

华北军区的3个兵团11个纵队共46万余人,集结于华北各地;。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可以其物资支援解放军作战。华北战场解放军己占有很大优势。

林罗

华野领导

华野五将

东北野战军入关

而孤悬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归绥等地的傅作义绥远军集团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在战略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局势危急,蒋介石于11月初将华北党政大权、统筹经济权力、及直接接受山东青岛的美国西太平洋舰队援助的权力授予傅作义,极力拉拢傅为之卖命。但对不是自己黄埔嫡系的傅作义亦是防范甚严,在华北名义上归傅作义指挥的四个兵团50多万部队中三个兵团近30万人为蒋系的中央军,与绥远军虽是协同作战亦起督战作用。

而共产党解放军的优待俘虏与土地革命的政策对华北国民党军影响极大。在辽沈战役中,被俘虏的32万国军中,被释放的6万多战俘又回到了华北国军序列中,此计甚毒,极大的瓦解了华北国民党军的战斗决心。

共产党解放军己势不可挡,傅心知肚明。但仍心存幻想,毕竟还没与东北的林彪交过手。傅作义判断东北解放军刚经过辽沈血战,至少需要三到6个月体整,估计来年春天方能入关,自己还有时间从容布局,傅作义决定收缩战线重点防御,于11月中、下旬收缩各地部队,集中了12个军42个师(旅)及地方部队共50余万人,部署在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长达500公里的交通沿线。将中央军的3个兵团,8个军,25个师,防守北平及廊坊、天津、塘沽、唐山等地;绥远军的1个兵团、4个军、17个师(旅),防守北平、怀来、宣化、张北、张家口、柴沟堡等地。绥远军与中央军亦相互提防。

面对傅作义50万大军的随时准备西撤绥远东逃大海的一字长蛇阵,我军在战略上决定先打两头,堵住傅作义集团,防止其东逃西窜,好闭门打狗。在战术上仍是我军的传统精典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和围点打援’。

常胜军的覆灭之“新保安战役”。

解放军围的点就是张家口,准备打的援便是绥远军所谓“王牌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35军。

35军可以说是傅作义绥远军的军魂军胆,成军以来是靠无数恶战打出来的常胜军,绥远军绝大多数中高级军官皆出自35军,也是傅作义安身立命之本。

华北军区第2兵团杨罗耿兵团于19481年11月29日,向张家口外围发起攻击,迅速歼灭了张家口外围国民党小股部队,形成了张家口的包围。而张家口是傳作义西撤绥远的要道,是必救之点。驻张家口的是傳作义嫡系悍将国民党军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一面迅速收缩兵力与杨兵团激战,一面急电傅作义请求派兵增援。果然,傅作义派出了第35军的两个师和105军的一个师从北平驰援张家口。傅作义亲自召见35军军长郭景云,嘱咐他快去、快打、快回。己机械化了的35军进军飞速,第二天下午就到了张家口,并立刻向杨兵团发动猛烈进攻,很快便打垮了华北一纵一旅,夺回了万全、宁远堡等地,又打通了张宣路平绥线。

1948年12月2日,已秘密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突然袭击密云,并攻下密云县城。傅作义判断东北野战军一部已入关。12月4月,傳急令35军回防北平。12月6日上午,第35军离开张家口向东疾驰攻击前进,12月7日拂晓,第35军己攻至新保安。

华北第2兵团第12旅构筑了纵深约8km的三道阻击阵地,并将公路节节挖断,拼死阻击,35军经过一日苦战于12月7日晚占领新保安,己是疲惫不堪,郭景云认为己到了自己的地盘己无危险,错误的决定夜宿,为华为军区第2兵团主力争取到了一昼夜的宝贵时间。

中央军委毛主席得知消息后,非常着急,他将一个接一个的措词非常严厉的电报发往前线,目的只有一个:坚决堵住第35军。

毛泽东在电报中分别向各参战兵团明确指示:如果35军从平绥线逃掉,应由你们负责。第二兵团主力经过连续六昼夜的急行军和强行军回拼死赶到,完成了对第35军的包围。

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后来回忆说:“跟随毛主席已打了20多年仗,没见过毛主席用以霹雳之势,行万钧之令这样的言辞发的电报,所以部队是玩命的赶路。”

为了确保全歼35军,东北野战军四纵带着156门重炮也赶了过来,围城部队己多达10万众,而缺编一个师的35军仅1.5万人左右。仅一昼夜间,围城部队己把新保安周边挖成深沟巨壕,35军己插翅难逃。

傅作义获悉35军在新保安受阻,一方面电令郭景云固守待援,一方面急命第104军军长安春山为西部地区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04、第16军、及第35军留北平的一个师,全力以赴接应第35军返回北平。

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打乱了整个救援行动,郭景云的译电员把安春山的西部地总指挥的职务误译成了西部收容总指挥,让一向狂傲的郭景云大伤自尊,甚至丧失了理智,拒不配合安春山。

12月9日,安春山率部经过昼夜血战,己攻到距新保安四公里处,要郭景云果断突围,而郭景云则要安春山推进到新保安城下接应,双方互不配合,争吵不休,陷入僵持。这一次,郭景云的自大,彻底断送了35军。

12月10日,东野先遣军团加入战斗,安春山部力尽撤退。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率先向安春山所部援军发起总攻,至12月10日10时,歼灭国民党军16军主力,并占领了康庄,插到青龙桥,切段了104军的退路。至12月11日,将104军1.3万多人全部歼灭于怀来以南。安春山化妆成伙夫只身逃回了北平。

绥远军第一次碰上东北野战军,遭遇大败,安春山是傅作义的著名悍将之一,104军也是仅次于35军的嫡系主力。被东野四纵两天内打得灰飞烟灭。

此时,新保安的第35军彻底成了孤军。

1948年12月22日,己苦守了十二天的35军终于迎来了未日,华北二兵团苦于没有重炮,在攻城的十几天里伤亡惨重,牺牲的营级以上干部非常多。打援归来的东野四纵终于赶来,上午10时。四纵156门大炮向新保安发起猛轰,新保安这个小县城的城墙瞬间被轰塌了,解放军各纵队勇猛杀入城中,战至中午时分,第35军主力基本被歼,第35军军部成为仅存的最后一小块阵地。郭景云在给傅作义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掏出手枪自杀身亡。标志着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将永远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35军的灭亡,也彻底打掉了傅作义的万丈雄心。

紧接着解放军对张家口发动了总攻。

当时张家囗由傅作义的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防守,第11兵团下辖第105军第210师、第251师、第259师;第104军第258师;整编骑5旅;整编骑11旅;察哈尔省保安第3团、第4团、第5团;独立野炮营;独立铁甲车大队;侦察总队第1大队;辎汽兵第1团第1营。此外,驻防张北的整编骑12旅,暂编骑2旅、骑兵第2总队等部,也隶属第11兵团战斗序列。第11兵团总兵力6万余人。这也是傳作义省吃简用苦心打造的的嫡系部队。

而华北杨成武3兵团3个纵队8个旅,连同地方部队,共计约6万人,与张家口国民党守军兵力相当。但严重缺令重武器,只能起个僵持作用,根本打不下张家口。

杨成武形象地说:“我们3兵团3个纵队8个旅,包围了这么多敌人,真像是做包子时薄皮包了大馅。这样一来,包围和反包围,将是一场严峻的较量。”

绥远军的结局一《晋绥往事之十一》

因此,中央军委决定抽调东野部队增援。12月20日,东野第4纵队主力3个师4万余人抵达张家口地区,使围城兵力增至10万余人,在兵力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中央军委命令北岳军区部队、骑3师(原察北骑兵旅)、骑4师(原内蒙古军区骑11师)、骑5师(原内蒙古军区骑16师)占领张北县城、康保县城、商都县城等地,对张家口形成了第2道包围圈。

命令姚喆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晋绥军区地方武装,在集宁县、丰镇县、卓资山一线,对张家口形成了第3道包围圈。

傅作义的十一兵团这张王牌亦是插翅难逃了。

1948年12月22日,在第35军被歼灭的当天下午,傅作义密令孙兰峰:“郭军在新保安被歼,希即研究可否及时突围,经察北、绥东与董其武军靠拢。”

孙兰峰开始紧急安排部队突围。12月23日凌晨,孙兰峰兵团主力经过准备,冲出张家口城大境门,向北面突围。4时许,整编骑5旅、整编骑11旅向张家口以西突围。下午16时许,第2纵队、第1纵队第2旅、东野第4纵队突入张家口市区。

孙兰峰仅带着兵团司令部少数人员,在整编骑5旅1个连掩护下突围走了。

1948年12月24日拂晓,杨成武兵团展开全面围歼。下午16时,战斗结束,除少数官兵乘隙逃脱,大部被歼。张家口战役历时近1个月,杨成武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歼灭国民党军5.4万余人,俘虏第105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及大部分师长、旅长,缴获各种炮410门。

至此,傅作义绥远军嫡系部队主力丧失殆尽,余部深陷归绥地区。华北国军西窜之路堵死。

此时,在北平地区傅作义的嫡系部队仅剩直属队、第35军的1个师、第101军的2个师以及新骑4师和重建、新建部队7个师了。有战斗力的部队除了警卫团就是35军剩下的那个师和新骑4师了。而此时在北平的中央军实力是比较强的,其中第13军尚有4个师、第16军有1个老师和2个重建师、第31军有1个师、第62军有1个师、第92军3个师、第94军2个师,共计有12个老师和2个重建师。因此最后在北平和平改编的25个师的成分中,就是傅系4个老师和7个新师;蒋系12个老师和2个新师,加上直属和非正规军,共计为25万人。

傳作义开始认认真真的与我方开始和平谈判,但条件苛刻。

为了加快和平谈判的进度,林总发动了天津战役。

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22个师34万人和1260门大炮在刘亚楼指挥下,仅29个小时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天津国民党守军10个师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

天津解放后,塘沽守敌乘船南逃。傳作义东出下海之门己封死。

而天津国军被歼的是粤军62军主力、第86军以及新建部队;青年军第87军、独立95师等部从塘沽逃跑;绥远系部队很少。故天津完全是被傅作义当成牌来打。解放后,陈长捷很长时间不肯原谅傳作义,拒不见面。

16日,傅作义与我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傅作义在协议上签字。22日,北平傅作义所部25万守军按协议陆续撤出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

31日,解放军和平入城,平津战役结束。至此,解放军控制了华北主要城市及大片地区。

在绥远,在傅作义的授意下,董其武率最后一部绥远军包括主力骑四师在内的8万余人于1949年9月通电起义,接受改编。

这样,傅作义一个人就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提供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绥远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第37军,1950年12月合编为第23兵团,傅作义心腹大将董其武任司令员。

董其武

董其武上将

1952年2月,除以第36军第107师与第37军第110师合编为第107师、以第108师编为学习团直属兵团领导外,两军军部调归中央财委组建建筑工程部,其他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1、第2师。

解放后的岁月:

傅作义:傅作义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绥远省军区司令员、水利部部长。

1972年10月17日,77岁的傅作义辞去水利电力部长。同年12月,因病住院治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逝世,享年79岁。

董其武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

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1月24日,董其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孙兰峰

出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5年2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1987年2月27日孙兰峰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终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