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怕优秀如“书圣”王羲之,也有几个瑕疵,譬如“王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书风秀媚,体势紧结,女郎气过重,初学者很难控制笔势,临摹时间一长,极具产生浮华、庸俗之气。
同时“二王”侧锋取妍,用笔虚灵、内擫的特性,使其无法写大字,后世效仿“王书”,导致大字一直被忽视,书法发展不够多元、灵活,好在宋朝推出“尚意”理念,结束这一局面。
宋人不计工拙,融合“颜体”雄壮宽阔之态,行笔舒展飞动、骏健自如,一派爽朗之象,极具艺术妙趣,尤其是“狂士”米芾,堪为书法界“最强疯才”。
据文献记载,他不拘礼法,具有很多怪癖,曾跟奇石“称兄道弟”,求得宋徽宗的砚台之后,于殿内跳来跳去,甚至为了获得王羲之法帖,以跳船相逼。
故而冠有“米颠”称号,当然这种“如痴如狂”的精神,造就他的个性书风,米芾30多岁“集古字”时期,把晋唐法帖通临一遍,悟透“二王”笔法,之后依据“尚意”理念,寻求个人特色。
依据自身张狂不羁的性格,创造“刷字”笔法,风樯阵马、八面出锋,十分豪迈奇宕,这种笔法非常适用大字行书,因此米芾传世的诸多“神帖”,皆用大字写成,比如《研山铭》、《多景楼诗》等等。
其中达到“神级”境界的作品,当数53岁所写《唐诗五律一首》,全卷共计121字,单字约为6厘米,虽然其字飞逸昂扬,但是多用藏锋写就,起笔、收笔和转折处,时而用露锋。
让阴阳分布维持协调,同时沉淀线条的质感,气力和筋骨深入纸背,尽显沉着雄浑,结字和章法,则具有连转、险绝的趣味性,行笔由心境而变,笔笔富有节奏感,布局险峭多变,艺术气韵浓烈、直观。
米芾写的大字行书,既有“二王”的灵动畅达,还兼得阳刚气魄,可谓突破“二王”百年难题,无愧于黄庭坚称赞:“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此作写于晚年,技法十分娴熟、精湛,时常临摹,可以掌握大字行书的笔法、结体和章法技巧,用笔稳健从容、骏健多变,不再一味紧凑,改掉拘谨之病。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唐诗五律一首》,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卷中字体极为清晰。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