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追求“中庸调和”,书法自然不例外,运笔的轻重缓急,结字的欹正开合,皆融入天地万物的阴阳关系,从而构成汉字之美,比如蔡邕曾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刘熙载也写道:“书要兼备阴阳二法,大凡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从古至今,真正做到“阴阳调和”的书家,可谓寥寥无几,就拿“书圣”王羲之的字迹举例。

王羲之以“秀逸”之风闻名,其字飘逸灵动、虚和婉转,极具温迈灵动之象,符合大众审美,因此世人将其推至“巅峰”,但是这种“虚灵”气韵,把柔美感展现过多,刚猛感不足。

当代学者临摹“王字”后,容易产生虚浮、油滑之病,而“亚圣”颜真卿,虽然力追篆籀笔法,消除书坛“女郎气”,却把雄壮感写的太重,秀美之姿荡然无存,无法贴合常人审美。

其实抛开名家,唐玄宗有一位“御用代笔”,深谙汉字的阴阳分布,把雄浑、灵秀2种风格,安排的恰如其分,水平极为高超,可惜因撰写安禄山“记功石碑”,遭到“道德卫士”诟病,如今被书坛除名,少有人知。

此人就是“写碑圣手”苏灵芝,曾有学者评价“北海(李邕)则加庄,视太师(颜真卿)又多隽”,欣赏嘉庆年间,西安出土的《刘君合葬墓志铭》。

全卷共计390多字,点画曼妙洒脱、浑劲有力,多用中锋运笔,守住气力和古雅质感,起收笔和转折处,则运用侧锋和尖峰,营造灵动俊逸之态。

充分调和阴阳分布,相比李邕用笔的飞动连转,其字更显端庄稳健,而对比“颜体”肃穆凝厚,其用笔更显活泼、灵巧,字字形神兼备、意气风发。

无愧于《宣和书谱》称赞:“行书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而成就顿放,当与徐浩雁行。戈脚复类(虞)世南体,亦善临仿者。”

毫不夸张的说,其功力盖过颜真卿、李北海,不过《刘君合葬墓志铭原碑断裂,传世的经典拓本,有“进士张遘文”版本和“武功苏灵芝书”,最精湛的就是“进士张遘文”。

此乃“初拓本”,存于北京市图书馆,字迹保存精善,点画细节清晰、详尽,可以掌握正确的唐人技法,时常临摹,可以尽得虚和、拙质2种风貌,艺术风格多元,用笔醇和精到,水平更上一层楼。

而今,我们对苏灵芝《刘君合葬墓志铭》,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手工装裱的经折装,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