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寻幽记》
丈量北京之十九:沦落为大杂院的“九爷府”
九爷府是老百姓的叫法,真正的称呼是孚王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胤祥(雍正十三弟)儿子弘晓的怡亲王府,1850年,道光皇帝死去,他的第四子奕詝即位为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封6岁的九弟奕譓为孚郡王,1861年,咸丰皇帝死去,慈禧太后击败了妨碍她掌权的“顾命八大臣”,强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任怡亲王、胤祥裔孙载垣自缢,并剥夺了他的王位和王府。1864年,改赐孚郡王奕譓,称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两米高的石狮子
正殿大门
发现孚王府其实纯属偶然,过去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王府,过去京城王府众多,尤其是东城东单地区,因为老北京一直就有东贵西富点说法。受悬疑惊悚影视剧北京朝内81号的影响,去实地看了看,已经进行了翻修,院子不大,典型的小洋楼,属于民国时候的建筑,已经有单位进驻了。看完之后顺着朝阳门内大街往西走的时候,才偶然发现了这座已经成为居民区的建筑群。
正殿
配殿
大殿门口
配殿
孚王府具体地址为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1928年,孚王府出售给张作霖手下的高官杨宇霆,杨宇霆被张学良杀死后,王府又成为北平女子大学文理学院校址。据1947年的北平市地图标注,那时孚王府又被国民党励志社北平分社占用。临街大门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挂着许多单位的牌子,门口有门卫,一般不让进。临街的大门并不是真正王府的大门,真正的王府大门在临街大门的后面,朱漆门扇上排列着纵九横七63颗门钉,门前矗立的石狮足有两人多高,比天安门前的石狮还要高大。狮子被树木遮盖大半,旁边堆放着垃圾桶和杂物,大门前还有一片小花坛,花坛前面立了两个文物保护碑,一个是革委会时期立的,一个是国务院立的,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坛周围似乎成了停车场,横七竖八的停了不少汽车还有自行车,显得破败不堪和无序。
东西老院门
杂乱的民居
东西老院墙
王府的规模确实比较大,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应该是三个大院落。王府院落跨过东四头条、二条、三条三个胡同,南北距离200米左右,中间是正殿,东、西还各有一座跨院。在当年,王爷和家属都住在西跨院,而东跨院是库房及仆人居住的地方。东西两侧都有大门和围墙,现在大门和院墙虽然破损但大多还在。王府的正院也就是孚王府主体建筑保存相对完好,现有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办公占用,王府院里设篮球架,正殿门前还设了个羽毛球场地,东配楼被一个音像出版社占用,西侧也被单位占用,很多时候大门是紧闭的,不让参观,只能隔着大门一览王府一进院落的景象,后面的就看不到了。
院内一条高出庭院地面一米的丹陛旱桥直通正殿银安殿,左右是东西配殿,整体建筑完好,里面就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围绕东西院落看了看,东西两院已被分割成无数杂乱无章的民居,密密麻麻的房屋已经占据了所有能占据的空间,有的是围绕过去的房屋建造的,有的是围绕院墙建造的,狭窄的过道、杂乱的电线和随处可见的各种样子的简易房子,杂物堆随处可见,已经破败不堪,建国后大量人口的涌入、占用、繁衍,已经使过去恢宏的建筑沦为彻底的大杂院。只能在东西两侧还能看到王府高大屋脊、琉璃瓦、走兽和装饰述说着当年的宏伟与壮丽。
孚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历史原因,院内有出版社、研究所、图书公司等多个单位,多间平房由职工居住。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介绍说,文物部门日前曾经对王府做过一次评估,仅腾退搬迁一项,就需要7亿元的资金,可见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民居
民居
查阅资料,王府曾发生过一次火灾。2010年11月09日,孚王府西院西配殿后侧的3个大棚突然起火,大棚距西配殿不足一米,起火的3个大棚面积共约20平米,是一名于姓电工自行搭建的简易房,大棚里放有自行车、被褥等杂物。一名目击者称,事发时,他在胡同口看见一股浓烟,走近查看时才发现是简易房失火,“浓烟一直往外冒,还能看到火苗”。随后,王府井、故宫、金宝街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时,由于院内住户众多、房屋比较密集,且胡同狭窄,消防员无法直接开消防车抵达火场,只得从院门口架设水带,拿着水带冲进火场灭火。数十分钟后,明火被基本扑灭,但由于火场内杂物较多,为排除复燃可能,消防员直到2010年11月10日凌晨3点多才将现场处理完毕。
火灾造成数根雕花梁柱被殃及,起火的3个大棚已被完全烧塌,火场南侧原本由福晋居住的西配殿也被殃及。虽然墙壁和主体建筑并未被烧毁,但燃起的火苗还是将屋檐下几根雕花梁柱烧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