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问题,我有办法。请点击关注蓝色“安全易一道来”,可阅读更多原创安全文章。
从网上看到一家安装公司一项目工地上发布汽轮机扣缸的喜报消息。安全顺利地汽轮机扣缸当然是个好消息,扣缸代表着机组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安全顺利地扣缸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过程的安全,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过程是安全的;隐患在,事故早晚会发生!隐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隐患那种习以为常的无视,是将存有隐患的照片拿出来做宣传,最大的隐患是对隐患的“不知不觉”!
有哪些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听我易一道来——
▼吊装内缸未在倒链端加设“保险绳”。
▼再离近一点看——
▼吊装低压外缸也未在倒链端加设“保险绳”。
▼再离近一点看——
▼再离近一点看——
▼还有吊装水轮机设备时未挂设钢丝绳扣——真的是“心太大了”!不担心倒链出现故障吗?一个倒链出现问题,四个倒链就会先后断裂,一个贵重的设备就报废了!加设两根绳扣,让绳扣微微受一点力,即使倒链出现断裂的问题,钢丝绳扣也能在瞬间承接倒链的荷重,不是吗?
☞还有更危险的组织行为——无措施站在吊物下!
▼是否忘了不能站在吊物下方?
☞4.12 起重与运输
4.12.1通用规定
1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和作业人员应全部签字。
2作业应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得从事与作业无关的活动。
9 起吊重物时,吊臂及吊物上严禁有人或有浮置物。
10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或通过;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机臂杆及吊物的下方逗留或通过。对吊起的物件必须进行加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通知起重机操作人员。
▼标语也得很好!但是“知行没有合一”,这张图片是不是很滑稽?!
★为什么要在倒链端加设“保险绳”?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国外援建发电机组时,吊装低压外缸扣大盖时,一个倒链断裂,另一个倒链也断裂,外缸砸在下缸上,对汽轮机设备造成破坏性损失,由此,当时的主管部门下达文件,要求在倒链端加设“保险绳”。那时候我担任起重班班长,从那时起,就在吊装设备时,在倒链端加设“保险绳”了。而且,也确实在吊装过程中,倒链出现问题,保险绳及时出手,承接了倒链的荷重,避免了一次起重事故。
☞倒链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越复杂,隐患也就越多,也就越危险!
▼越复杂越危险,了解一下倒链的结构:一个倒链大约有40个零部件,其中有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
▼实验过的倒链在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即使外观检查没有问题,倒链在受重后也可能出现焊缝断裂的可能,有了保险绳的保护,即使链环焊缝断裂,在其断裂拉长的过程,保险绳也就逐渐承接倒链的荷重,一场起重事故就避免了。
所有的隐患都能被识别,让风险得到有效被控制。我们既然已经有事故的教训,已经知道了这个隐患和风险,我们也知道简易的控制措施,就落实好,执行好这样的预防预控措施吧!
☞请阅读《图话安全24:吊装汽轮机设备用倒链调平时,为什么必须加配保险绳?!》
★正确的做法
▼在倒链端加设与倒链同样荷重的钢丝绳扣作为“保险绳”进行保护。
▼提前制作至少四个支撑钢管,在钢管顶部放置橡胶,将缸微微接触支撑,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到吊物下方进行短暂的维修打磨检验工作了;这个时候,起重指挥作为监护人,要时刻观察吊车、吊钩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动异声立即呼喊,有了支撑的防护,可以为吊物下工作的人员赢得躲避的时间和空间,一切风险都是可以控制的!
▼吊装轻型部件,也要在倒链端加设与倒链同样荷重的钢丝绳扣作为“保险绳”进行保护。
▼我也曾在项目部报告信息中看到未在吊装内缸倒链端加设“保险绳”保护的问题。
▼立即通过邮件和微信发出整改的要求,倒链端加设与倒链同样荷重的钢丝绳扣作为“保险绳”进行保护。
▼立即得到响应,在吊装低压外缸的时候,在倒链端加设了“保险绳”。知道就去做,就是最好的风险管控!

▼看一下这张图片,无论是盗链葫芦内的机构部件发生问题,还是链环发生问题,它们都有“行程”,在滑落的过程,挂设在倒链端的保险绳扣就慢慢地承接了倒链的荷重,一个起重吊装事故就避免了。
☞请阅读《为什么吊车吊物使用倒链调节必须配置保险绳?》
★正确的做法必须做:
☞吊装设备时,在倒链端加设与倒链荷重一样的钢丝绳扣。
☞需要有人在吊物下工作时,在吊装设备前,根据设备的重量,由工程师进行计算设计钢支撑,在有人需要到吊物下方工作时,将设备放在钢支撑上。
照着做,安全其实很简单!
P:有计划+没布置=0
D:有布置+没执行=0
C:有执行+没监督=0
A:有监督+没考核=0
☞安全都是设计出来的。
☞安全都是管理出来的。
☞安全都是干出来的。
知道了,就去做!就是最好的风险管控!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安全——是知行的结果!
平安——是行为的回报!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