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彩玉

图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规培生
文章来源:天府临床营养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Q:医生,我现在是确诊了慢性肾脏病,但是还没得开始透析,我想请问一哈,吃啥子东西对于我目前这个疾病状态会好点噻?

A:推荐您日常饮食还是要保证充足热量,在能量基础上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注意低盐低脂。

Q:安?啥子是优质蛋白质嘞?低盐低脂我应该低到啥子程度才Huo shi嘞?

A:面对上述情况,我们营养干预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营养指导和干预呢?

慢性肾病(CKD)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我国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已达到10.8%。

除临床治疗手段外,营养治疗是改善CKD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营养治疗对于改善CKD预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营养补充。

01 营养治疗对CKD患者的重要性
营养不良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CKD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达22.5%~58.5%!营养不良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并发症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重点关注CKD患者的营养状况。

02 如何科学地进行营养补充
2021 年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推荐:

CKD1~2期/非糖尿病患者

能量:建议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同时维持健康体重稳定

蛋白质:

1. 避免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应<1.3g/kg/d

2. 非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患者0.8g/kg/d

3. 大量蛋白尿患者0.7g/kg/d,同时加用酮酸治疗

钠:不超过100mmol/d(钠2.3g/d或食盐6g/d)

CKD1~2期/糖尿病患者

能量:30~35kcal/kg/d

肥胖患者建议摄入 1500kcal/d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减少至30kcal/kg/d

蛋白质:0.8g/kg/d

钠:限制在2.3g/d(食盐6g/d)但不推荐严格限制钠的摄入(<3g/d)

CKD3~5期/非糖尿病患者

能量:30~35kcal/kg/d,建议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去脂体重及其它个体化因素调整热量

蛋白质:低蛋白饮食(0.6g/kg/d)或极低蛋白饮食(0.3g/kg/d)联合补充酮酸制剂

钠:<2.3g/d以降低血压和控制容量

外源性营养补充:合并PEN风险的成人患者,经过营养咨询不能保证足够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时,建议给予至少3个月口服营养补充剂

CKD3~5期/糖尿病患者

能量:30~35kcal/kg/d

蛋白质:0.6g/kg/d

外源性营养补充:建议出现高分解代谢或PEW的患者,可考虑口服肠内营养制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能量:35kcal/kg/d,建议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力活动水平、体成分、合并疾病和炎症水平及其它个体化因素调整热量

蛋白质:1.0~1.2g/kg/d

钠:控制钠盐摄入(食盐<5g/d)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

能量:35kcal/kg/d;60岁以上患者活动量小、营养状况良好(血清白蛋白>40g/l,SGA评分A级)可减少至30~35kcal/kg/d

蛋白质:无残余肾功能患者1.0~1.2g/kg/d,有残余肾功能患者0.8~1.0g/kg/d

液体量和无机盐:推荐容量情况稳定的患者每日液体量=500ml+前一天尿量+前一天腹膜透析净脱水量。

目前对于CKD患者的营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钠、钾、钙、磷和液体的摄入与控制。
希望营养治疗能达到以下目标:
①维持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②预防或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
③配合医疗,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④整体评估患者疾病状态,结合其他合并症进行,根据情况减少蛋白质、磷、钠、钾的摄入,同时确保足够的热量摄入。

对于患得慢性肾脏疾病(未进行透析治疗或换肾)的患者日常饮食中我们需要注意:
1. 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三餐均衡饮食。
2. 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均匀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保证充足能量摄入,可在三餐间加餐。
3.控制并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BMI=体重(kg)÷(身高(m))²

图片

4.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及蛋白质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建议要限制米面类的蛋白质,因为米面等所含蛋白质属于植物蛋白质,是非优质蛋白质,对于CKD患者来说只会增加代谢负担!
所以:

图片

①建议可采用小麦粉(其他淀粉)作为主食(例如粉丝、藕粉等),部分代替普通米类、面类;

②将奶类、蛋类、各种瘦肉类、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作为日常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5. 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患者应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g。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品、腊肉、泡菜、咸鱼等。
6.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维持肠道健康。多食用蔬菜类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7. 补充必要的营养素,CKD早期患者可能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素,如钙、磷、维生素D等。

因此,患者应定期接受营养评估,并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后期若出现高磷血症时,病情需要要限制磷的摄入量。这个时候要少吃包装食品,可以用开水煮的方式有效降低食物磷、钾、嘌呤的含量。
本期关于对患得慢性肾脏疾病(未进行透析治疗或换肾)的患者日常饮食相关注意事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源于1946年华西协和大学新医院创立的营养部,目前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营养治疗中心。
科室以“为医疗事业奋斗,为营养学科发展”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诊疗模式,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担当,秉承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承担起全院临床营养治疗、医疗膳食配制、临床营养专业教育以及国家省部级科研等工作。
图片
科室始终致力于我国临床营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率先在国内创建H2H营养管理新模式、实施循证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以及开展规范化的医院膳食系统管理,先后获得全国“十佳营养科”、首批全国“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临床营养示范单位”、“中国临床营养示范基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营养师协会会长单位”等称号,并率先开展国内住院营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进“社区营养师培训”建设,并取得国内临床营养专业的多个第一。【医院营养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进修报名信息

图片

参考文献:

[1]. Chung HF, Al Mamun A, Huang MC, et al. Obesity, weight chang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aiwan[J]. J Diabetes, 2017, 9(11):983‐993. DOI: 10.1111/1753‐0407. 12514.

[2]. Zhu Y,Liu X, Li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ron status and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ese adults[J]. Front Med (Lausanne), 2019, 6: 303. DOI: 10.3389/ fmed.2019.00303.

[3]. 董捷, 范敏华,齐惠敏,等.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 质能量摄入不足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1):61‐65.

[4]. 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T/CNSS 021—2023)[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9): 1335-1337.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30804-00055

[6]. Hanna RM, Ghobry L, Wassef O, Rhee CM, Kalantar-Zadeh 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Nutrition, Protein-Energy Wasting, Sarcopenia, and Cachex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lood Purif. 2020;49(1-2):202-211.

[7]. Ikizler TA, Burrowes JD, Byham-Gray LD, Campbell KL, Carrero JJ, Chan W, et al.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nutrition in CKD: (2020). Update. Am J Kidney Dis. (2020) 76(3 Suppl 1):S1–S107.

[8].Tallman DA, Khor BH, Karupaiah T, et al. NUTRITIONAL ADEQUACY OF ESSENTIAL NUTRIENTS IN LOW PROTEN ANIMAL- AND PLANT-BASED DI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J Ren Nutr. 2022 Nov 29:S1051-2276(22)00203-5.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