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带着女儿去浙图之江馆,在附近的草坪上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我指着这种植物跟女儿说:“你看,大型含羞草!”女儿满脸惊讶:“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含羞草。”她立即上前,触碰了一下它的叶子,感觉不对劲,回过头疑惑地说道:“爸爸,它的叶子怎么不会闭合,你不会骗我吧?”“哈哈,我确实跟你开了个玩笑,它其实叫田菁 Sesbania cannabina (Retz.) Pers.,虽然不是含羞草,但和含羞草都属于豆科家族,算是远房亲戚。”
田菁是豆科田菁属的一年生草本,植株高大,一般可长到2-3.5 m,甚至更高。就其身材看,它绝对算得上是灌木。
田菁的茎为绿色或略带褐红色,微被白粉;见到它时,不要轻易掰折它,容易弄得一手黏糊糊的汁液。其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0对以上,多的达40对;有人觉得密密麻麻的叶子看着像蜈蚣的脚,就给它取了个颇具个性的名字“向天蜈蚣”。到了晚上,它的叶子会闭合,这是很多豆科植物具有的感夜性。
田菁的花期始于7月,一直持续到深秋时节。不过,相比叶子,它的花并不出众。
其总状花序上稀疏地生着几朵花;花冠黄色,旗瓣横椭圆形至近圆形,长约1 cm,翼瓣倒卵状长圆形,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三角状阔卵形,较翼瓣短。
田菁的花果期是重叠的,所以,你在这个季节可以看到植株上已结出了细长的荚果(呈长圆柱形),内藏着二三十颗种子;到冬季果荚干枯开裂,短圆柱状、绿褐色种子就会弹射出去,待万物复苏时开启新的生命周期。
由于种子并不能弹出很远,基本落在了母株周边3 m以内的区域,所以在野外见到时,多为成片生长。
这个季节,在水沟边、稻田旁等潮湿地,或公路旁、荒地中,基本都能找到田菁。然而这么常见的一种植物并非我国原产,而是外来入侵植物,其家乡可能在大洋洲至太平洋岛屿,具体何时进入我国无法确定。目前,在我国浙江、安徽、四川等二十多个省区出现归化。
田菁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耐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抗病虫害及抗风能力强,这些特质也促就了它能高度适应各种不利环境,帮助它快速入侵扩张。
虽然田菁作为入侵杂草,对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如果利用好它,能带来非凡的价值。田菁和其它多数豆科植物一样,根能够固氮,植株养分含量丰富,所以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将它作为绿肥植物栽培种植。它的茎、叶蛋白质含量高,是比肩苜蓿的畜牧饲料。
▲曹晓风院士(左3)团队 图:@吉林大喇叭
田菁被誉为“盐碱地先锋植物”,我国很多省份已尝试种植田菁来改良盐碱地土壤。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由曹晓风院士带领的团队,通过5年的科研实践,在吉林松嫩平原重度盐碱荒地(当地人称“碱巴拉”)上种出了比人还高的田菁(中科菁1号),土壤PH值由10.14下降到9.57,有机质提高10%以上,收获饲草2.03吨/亩,使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有望“破碱”重生。
最后透露一下,田菁还有一位颜值很高的姐妹,叫大花田菁 Sesbania grandiflora (L.) Pers.,为小乔木,故也称木田菁。
它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花大而美丽,花冠白色、粉红色至玫瑰红色,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地区,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