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古称常山、真定,是连接燕晋两地的咽喉之地,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1933年梁思成先生曾两次前往正定进行古建筑考察、测绘工作。一座古城,纵跨千年,数朝古建,众多佛寺,是这座古城池备受瞩目之处。

图片

图1 正定区位图(来源:网络)

图片

图2 正定古城导览图(来源:网络)

正定古城“九楼四塔八大寺”中,“九楼”为四个门楼、四个角楼以及阳和楼;“四塔”指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分别为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洪济寺、舍利寺、崇因寺(后三寺已毁)

从梁思成先生的考察至今,古建筑在历经损毁中不断重修、维护,幸而其中大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而今在正定古城参观,漫步在众多的佛寺建筑之中,不禁感慨工匠巧夺天工的营造技术与审美。

图片
图片

提到正定,不得不说的就是隆兴寺。隆兴寺位于正定县东部,俗称大佛寺,是河北重要伽蓝之一,寺院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北宋重建,后历朝皇室均对其青睐有加,屡经修建。寺中汇聚了古建筑、壁画、雕塑、碑碣等艺术珍品,寺院多个建筑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有重要地位。

图片

图3 隆兴寺鸟瞰图

图片

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三路单孔石桥北侧,是隆兴寺中轴线上第一座大殿。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通面阔23.28米,通进深9.62米,单檐歇山顶,青瓦布顶,绿琉璃剪边。殿内梁架采用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蜀柱上托丁华抹颏栱,下用合㭼,两侧施双叉手。平梁下用六椽栿,栿上附缴背,两侧施托脚,与劄牵外端相接,承托下平槫,中置斗子蜀柱,上施替木,下用合㭼。

图片

图4 天王殿室内梁架(来源:自摄)

图片

图5 天王殿室内梁架角部(来源:自摄)

天王殿只用阑额,不施普拍枋,栌斗直接坐于柱头上,这种做法与开元寺钟楼、正定县文庙大成殿相似。殿内外檐共施七十五攒斗栱,硕大的宋代柱头铺作之间,夹以清代平身科,三踩三幅云交麻叶头。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二跳华栱以下为清代改造。

图片

图6 天王殿外檐斗栱(来源:自摄)

天王殿内还供一尊金代的木雕坐式大肚弥勒佛像,造型逼真,雕刻精致,通体髹漆,甚为精美。

图片

图7 天王殿木雕弥勒佛像(来源:自摄)

图片

摩尼殿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是隆兴寺目前现存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座。大殿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七间,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殿身四面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抱厦,平面形成十字形。四面歇山出抱厦的做法,除在宋画中可见外,目前现存建筑只此一例,足见其珍贵。

图片

图8 摩尼殿南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9 摩尼殿鸟瞰图(来源:自摄)

大殿殿身与四抱厦整体组合,外观重叠伟岸,别具一格。大殿采用副阶周匝金厢斗底槽,分三圈布置柱网,将室内分为内外槽。八根内金柱以额枋相连,柱头四椽栿与铺作相交,栿背上加缴背,明栿上用蜀柱、托脚承托四椽草栿、中平槫。平梁上蜀柱与叉手并用,承托脊槫。外金柱二十二根,内外金柱用乳栿连接。东、西、北抱厦梁架构造相同,四架椽屋用两柱。

图片

图10 摩尼殿平面图(来源:文献[2])

图片

图11 摩尼殿纵剖面图(来源:文献[2])

图片

图12 摩尼殿南一进室内梁架(来源:自摄)

图片

图13 摩尼殿殿身内西北角斗栱(来源:自摄)

图片

图14 摩尼殿抱厦室内梁架(来源:自摄)

摩尼殿斗栱雄达,分布疏朗,样式和谐统一且富有变化。上下檐均为单杪单下昂,内檐出双杪。补间铺作出四十五度斜栱,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上耍头,均斫为昂嘴形,呈重昂之状,大小相等,这是摩尼殿斗栱的又一特色。

图片

图15 摩尼殿外檐斗栱(来源:自摄)

图片

图16 摩尼殿上檐斗栱(来源:自摄)

除此之外,隆兴寺内曾有大量精美的壁塑,已经坍塌的大悲阁曾记载在东、西、北三面均有宋代壁塑。但可惜随着大悲阁的坍塌,这些壁塑也不得见。所幸在摩尼殿内槽背壁的五彩悬塑仍然得以保留,可以窥见寺院壁塑的高超技艺与审美艺术。

图片

图17 摩尼殿北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18 摩尼殿北侧内槽壁观音悬塑(来源:自摄)

图片

转轮藏殿

转轮藏殿为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通面阔13.98米,通进深13.3米。下层前出副阶,上层设回廊一圈。转轮藏阁为彻上明造,上层六架椽屋四椽栿劄牵对乳栿。平梁上用斗子、蜀柱、丁华抹颏栱和叉手。建筑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在当心间檐柱和大梁之间设置一根具有自然弯曲弧度的弯梁。上层因前后做法不同,使用大斜柱,大斜柱与下平槫下襻间交接。

图片

图19 转轮藏阁东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20 转轮藏阁测绘图(来源:文献[1])

图片

图21 转轮藏阁室内弯梁(来源:自摄)

阁内放置的转轮藏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转轮藏,重檐八角形,转轮藏整体可绕中轴旋转。藏针置于室内正中的圆形地坑中央。藏座部分下由藏针尾部出斜戗,上置八根平铺角梁呈放射状,各角梁下悬垂柱,里外两根,斜戗施于内柱与藏轴之间。如此年代较早、形制完整的转轮藏并不多见,是小木作的经典之作。

图片

图22 转轮藏(来源:自摄)

图片

慈氏阁

慈氏阁与转轮藏相对而立,外貌、规模都与转轮藏阁相近。阁内构架与转轮藏阁不同,减去底层佛像前两根内柱,上下层空间打通,室内置木雕菩萨像,高至二层楼面。慈氏阁采用了永定柱造,底层斗栱和平坐斗栱分别由地平立柱承托,平坐柱和底层柱相依并列。这种永定柱做法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建筑实例。

图片

图23 慈氏阁西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24 慈氏阁平坐斗栱(来源:自摄)

图片

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位于戒坛以北中轴线上。原先大悲阁两侧有两座耳阁,御书楼和集庆楼。1944年,隆兴寺的大悲阁重修,两侧御书楼、集庆楼拆除,旧材用于大悲阁。1997年至1999年,大悲阁和耳阁得以重建。

大悲阁,又名观音阁,创建于北宋初年,元、明、清均有重修。百年前曾有法、德、日等国记者、学者拍摄到大悲阁的影像,1933年梁思成先生考察时,大悲阁已损毁严重,其阁内的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铜像露天已数十年。

图片

图25 法国记者拍摄大佛殿(来源:网络)

图片

图26 山本照相馆1907年拍摄御书楼(来源:网络)

图片

图27 大佛阁(来源《支那文化史迹》)

图片

图28 梁思成先生所见大悲阁塑像(来源:文献[1])

图片

正定府文庙最早记录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建造,元末毁于兵燹,明清均有修葺。梁思成现场考察时,主要建筑保存尚完好,大成殿“很有点宋元风味,但是梁架斗栱则系明末作法”。建国后大成殿等主要建筑遭到拆毁,所幸现存戟门及耳房。

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戟门木构架简洁,斗栱用四铺作单下昂,补间外拽下出华头子,昂上置令栱,里拽昂后尾,斗栱分布疏朗,明间补间各三朵,次间梢间各两朵,为典型的元代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图片

图29 正定府文庙戟门正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30 正定府文庙戟门室内梁架(来源:自摄)

图片

正定县文庙与府文庙相去不远,府文庙仅存戟门,而县文庙存留的为大成殿。这座正定县文庙大成殿至今仍然具有颇多引人探讨的话题,对其年代断代,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梁思成现场考察时根据其建筑构架、构件形制、用材尺度等方面,认为其为唐末五代建筑。但其殿内仍有很多不同于早期建筑的特征。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柱之上用四椽栿,梁架用驼峰和斜柱构成。四椽栿下有内额一道。内柱与檐柱之间,则用双重枋联络。

图片

图31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测绘图(来源:文献[1])

图片

图32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正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图33 大正定县文庙大成殿角部铺作(来源:自摄)

图片

图34 大正定县文庙大成殿室内梁架(来源:自摄)

图片

开元寺布局独特,是现存寺塔与钟楼对峙布局的孤例。唐中晚期,寺院布局不再以塔为中心,有些另建塔院,有些在大殿前建造双塔,或一塔一阁并峙。开元寺的布局正是这种佛寺平面过渡时期的例证。开元寺三门楼于建国前后倒塌,后于2008年修复。法船正殿为开元寺主殿,现仅存基础遗址。

开元寺钟楼在中国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唐代现存唯一一座钟楼”,中国的“三座半”唐代建筑中的“半”指的即是开元寺钟楼。虽然现在的钟楼经过大规模修缮,但其一层仍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

开元寺钟楼照片

开元寺钟楼为二层楼阁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二层经后世重修,变化较大,但一层斗栱硕大,内金柱、月梁风格古朴,其二层为后来集旧料改建,楼上悬一铜钟,为唐代遗物。钟楼一层地面正中有一口井,对应上方的铜钟悬挂位置,这口井也是钟楼地宫所在。

图片

图38 林徽因在开元寺钟楼梁架上(来源:网络)

图片

图39 开元寺钟楼二层历史照片(来源:喜仁龙)

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顺治十八年塔自然倾倒,康熙七年得以重修。梁思成先生在《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认为该塔“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则明嘉靖四十一年修,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

须弥塔为密檐空心塔,立于方形台基之上,塔身共九层,通高42.5米。塔身为正方形,逐层收分,基本由砖砌而成。除南面辟门窗外,其余四面均不设洞口。塔内一层上设斗八藻井,现已损毁,塔内壁上下贯通。

图片

图40 开元寺须弥塔(来源:自摄)

图片

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寺中原有天王殿、前殿、华塔、地藏殿等,现仅存华塔。华塔集中修建于宋辽金时期,现存的华塔仅十余座,广惠寺华塔则被称为“中国最美古塔”之一。该塔平面布局独特,立面造型别致,以其独特的形制成为海内孤例。华塔高约33.35米,历经金、明、清数次重修,于1999年重修中发现宋太平兴国四年之题记。

塔由主塔和四个小塔组成,塔身分为四层,八角砖砌仿木构楼阁式塔,底层为八角形台基,四正面辟拱门,四角为六边形单层套室小塔。二层正面置门,余面设佛龛。三至四层间壁塑为华塔之精华部分,由力士、吼、狮子、大象、佛、菩萨等造像交叉分布于塔身,期间分别以莲座、单檐小塔间隔。华塔立面繁华富丽,既承袭了印度教的华丽,又兼具犍陀罗的形式,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式样,在建筑史上尤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图片

图41 华塔剖面图(来源:文献[6])

图片

图42 广惠寺华塔(来源:自摄)

图片

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大修,元、明、清三朝均有修葺。

澄灵塔是一座八角形密檐实心砖塔,共九层,高约30.47米。塔基分为两层,台基上为须弥座,座壁雕刻平坐、栏杆,须弥座上砖制莲瓣三层。塔身九层中,第一层甚高,四面砖雕拱形假门,各层转角做方形柱,其上各层高均匀,逐层略有收分。砖雕斗栱采用45度斜栱,栏杆及其他雕刻样式均展现出金代密檐塔的风格特征。

图片

图43 澄灵塔(来源:自摄)

图片

图44 澄灵塔远景(来源:自摄)

图片

天宁寺建筑遗迹较少,现仅存凌霄塔和前殿基础遗址。凌霄塔位于前殿中轴线上,前殿与后殿之间,具有唐早期寺院以塔为中心的布局特点。

凌霄塔据记载,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敕建,后于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在重修,金皇统元年(公元1161年)重建,明清两朝均有修缮。凌霄塔是一座八角形砖木混合的楼阁式塔,平面为八角形塔心室,塔的东、南、西、北四面辟有门,北门入口设楼梯登临。凌霄塔共9层,通高40.98米,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塔身四层以下为青砖砌筑,四层以上以梁柱承重为主,采用塔心柱,斗栱、平坐、门窗均为砖造,正定人称为木塔。凌霄塔主体具有金代建筑特征,其塔心柱的使用是研究塔类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片

图45 天宁寺凌霄塔剖面图(来源:文献[7])

图片

图47 天宁寺凌霄塔立面(来源:自摄)

图片

梁思成先生在《正定调查记略》中,曾提到很多重要的古建筑,有些在梁先生到访之前即残损破败,几尽倾颓,有些则在此后的近百年的历史中因各种天灾人祸而消失,我们只能在历史照片中触及这些建筑的影像。

如正定的“九楼”之一“阳和楼”,被梁先生盛赞的一座古建筑,并认为其为金元遗构。但可惜的是阳和楼在解放前被拆除。阳和楼南面的关帝庙也在1966年冬被拆毁。隆兴寺内的钟楼、大悲阁、御书楼、集庆楼,开元寺法船殿以及各古建内的雕塑等珍藏……

图片

图48 摩尼殿侧面(来源:历史照片)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