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刊发的“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中有数据指出:中国成年群体中,慢性肾病发病率达到10.8%,患者总数高达1.3亿,为全球最多。其中,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患者接近4000万。
也有调查显示,国内老百姓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仅有12.5%。这也增加了尿毒症的防治难度,同时促使尿毒症患病数量与日俱增。
去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脏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主任接连收治了3位尿毒症患者。3位患者惊人相似,都是因为剧烈头痛就诊,高压200毫米汞柱以上、血肌酐均在1000微摩尔/升,属于恶性高血压,且肾功能受损严重已经进入了尿毒症期。
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头晕头痛,很多人认为这是普通的症状,却不知道这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先兆,大多数人常因防患意识淡薄,加之疾病隐匿而延误就医,因此这种肾性高血压常常容易被忽视。
赵进喜主任提醒:9中异常信号,就表明肾脏在呼救。
第一种信号:眼皮浮肿、下肢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脏功能下降,水就会蓄积。如果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久坐久立后双足和双下肢水肿、手指发胀等,都要注意肾脏的问题。
第2种信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第3种信号:皮肤瘙痒
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第4种信号: 尿液泡沫较大
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时可出现泡沫尿。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不易消散时,应警惕蛋白尿的可能,如果泡沫较大应警惕。
第5种信号:尿液颜色变化
正常的尿液为澄清的淡黄色,当尿液变成洗肉水、浓茶色、酱油色或者浑浊如淘米水样时需及时就诊。
第6种信号:尿量变化、夜尿增多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一般在1500-2500毫升,当一天的尿量小于400毫升时叫做少尿,小于100毫升时叫做无尿,大于2500毫升为多尿,尿量无论增多还是减少都应考虑与肾脏疾病相关; 正常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夜间起夜超过3次,特别是年轻人夜尿次数增多,都是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第7种信号:血压莫名升高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常伴有血压升高,血压突然升高,要首先考虑有没有“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
第8种信号: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它的升高就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肾脏受损后,肌酐不能排出体外,从而使血肌酐升高。
第9种信号:出现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早发现,避免进展到肾脏病的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的阶段。肾行为尽量少做!
赵进喜主任指出:6种诱发尿毒症不良习惯,你有几个?
1. 长期熬夜晚睡
长期熬夜会使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功能受到干扰,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与毒素含量增加,并致使人体免疫力紊乱,加重肾脏负担。
2. 长时间的憋尿
长期憋尿会对泌尿系统与肾脏造成一定压力与损伤,大量尿液的长期储存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携带有害物质与细菌的尿液可能回流,导致尿路感染、肾脏积水甚至更严重的肾病。
3. 重口味的饮食
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过滤血液中钠和其他物质的负担,增加高血压风险,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4. 随意滥用药物
部分肾毒性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这类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5. 过度暴饮暴食
保护肾脏要避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加重肾脏负担。大量饮酒则很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代谢疾病,诱发肾脏疾病。
6. 日常喝水太少
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大约一次性纸杯的7-8杯水。
长时间喝水太少,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容易引发肾结石等。如果有水肿、心力衰竭及肾衰竭等情况,需要遵从医生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