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

出处:《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配伍: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个体有差异,用药需辨证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效主治: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
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
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方歌: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
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浅析

平肝息风:

天麻、钩藤、石决明:
天麻是平肝息风的要药,在方中为君药,其作用在于平息内风,改善因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头晕症状。

钩藤能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与天麻配伍,增强平肝息风之力。

石决明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作用,它质地沉重,能镇潜上亢之肝阳
这三味药是平息肝风、降低肝阳上亢的核心组合,对于缓解头痛、头晕起到关键作用。

清热泻火:

栀子、黄芩:
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头晕头痛名方——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二者合用,主要是清泻肝火,因为肝阳上亢往往伴随着肝火旺盛。
这两味药可以清除体内的火热之邪,减轻因肝火上炎导致的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症状,从源头上减轻肝风内动的因素。

补益肝肾:

川牛膝、杜仲、桑寄生:

川牛膝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它能引血下行,将上亢的气血引导下行,减轻头部的压力,从而缓解头痛、头晕。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其对肝肾的滋补作用可以增强肝肾的功能,使肝肾阴液充足,防止肝阳过度上亢。

桑寄生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它与杜仲配合,起到滋补肝肾、稳固下元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体质。

安神定志:

益母草、夜交藤、朱茯神:

益母草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在方中可以帮助调节气血运行,同时其寒凉之性也有助于清热。

夜交藤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对于因头痛、头晕导致的失眠、烦躁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朱茯神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在安神方面作用显著,与夜交藤配合,能够安定神志,使患者的情绪平稳,减轻因情绪波动引发或加重的头痛、头晕。

注意:以上仅为方剂、思路分享,并不构成任何用药指导。非专业人士,如需治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