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三年医治无效的病例
仲景阴阳脉法纯脉法学习班第四期学员
仲景阴阳脉法解读伤寒杂病论私塾班学员   
张桂华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病人访遍名医,治疗了很长时间,但疾病却不见好转,病人或认为身患“不治之症”,或认为中药质量不佳。可是,换一位中医大夫,方药数量很少、服药时间很短,却收到明显的疗效。追根溯源是在中医辨证的环节出了问题。中医临床中很多治疗无效的病人,有的甚至在“虚实”、“寒热”的辨证中出现原则性错误。

辨证准确是中医的灵魂,唯有辨证准确,才能确保临床的疗效。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抓住病机的过程”,即全面诊察“阴阳盛衰”的过程,陈建国老师的《仲景阴阳脉法》理论,提高了中医临床的辨证准确性。只有准确把握病人阴阳盛衰基础上开出的方药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2023年12月18日,遇到一位头晕医治三年无效的患者。
患者记录眩晕日记:

其他医生治疗过程:

2023年12月18日,办公室头晕发作,正躺在沙发上,正巧路过遇到,要求给看一下。
患者:女,32岁。
头晕医治三年无效,且发作频次增加,症状出现后天旋地转,呕吐,出汗,恶心,心慌,脖子僵硬,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最长一次持续3个小时,时间短者持续三、五分钟。多处名医医治无效。分析其三年治疗无效的根源主要是“虚证”辨为“实证”。

脉证图:
处方:桂枝10g,生甘草20g,大枣20g,生白芍20g,生姜10g,麦芽糖60g,生地30g,当归6g,生黄芪50g,浮小麦50g,黑顺片5g(先煮一小时),5剂。
2023年12月24日开始服药,三剂后反馈:

头晕医治三年无效的根源主要是“虚证”辨为“实证”
服药三剂后脉证:
处方:炙甘草20g,生姜10g,人参10g,桂枝10g,生地20g,熟地20g,阿胶10g,麦门冬40g,麻子仁15g,大枣30g,酸枣仁15g,黑顺片4g,5剂。
2024年1月4日,服药五剂,较之前几乎每天都犯明显减轻。

脉证:左寸不及。
处方:炙甘草30g,生姜10g,人参20g,桂枝10g,生地30g,熟地30g,阿胶10g,麦门冬60g,大枣30g,酸枣仁15g,黑顺片6g(先煮一小时),生黄芪50g,7剂。
2024年1月20日,已经连续一周没有发作。
处方炙甘草30g生姜10g,人参10g,桂枝10g,生地40g熟地40g,阿胶10g麦门冬50g大枣30g,知母15g,麻子仁10g,酸枣仁10g,黑顺片6g(先煮一小时),5

2024年3月1日,上方服用10天,中途头晕4次。

脉证:左溢脉0.1,右溢脉0.2
处方:麦门冬50g,清半夏6g,人参10g,甘草20g,大枣7枚,浮小麦60g,生地30g,百合30g,炙黄芪30g,5剂。
2024年3月13日,上方服用5天,中途头晕1次。
脉证图:
处方:竹叶6g,生石膏20g,麦门冬70g,清半夏6g,人参15g,甘草30g,大枣10枚,浮小麦60g,生地40g,百合40g,砂仁6g(后下),7剂。
2024年3月13日最后一次处方到5月16日再次开药,中途停药,但感觉良好。
脉证:左溢脉0.1,左不及
处方:麦冬60g,清半夏6g,北沙参15g,生甘草20g,大枣7枚,浮小麦40g,生地40g,百合40g(泡),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