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王羲之可谓“神”一般的存在,若想超过他,那真是难如登天,但明代“草圣”王铎做到了,当年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受到日本人追捧,轰动一时,衍生出“明清调”,甚至他们称赞“后王胜先王”,把王铎草书排在第一位,认为他的水平,胜过王羲之,配得上“书圣”之称。
近代很多书坛巨匠,对其也是赞不绝口,譬如启功曾说“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沙孟海也评价:“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不过现代学者,仍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他们是否“言过其实”。
从功力论就,王铎悟透“二王”笔法,虽然比不上晋唐书家,但其婉转精炼的势态,宋代之后确实无人能比,其次分析艺术境界,晚明时期,朝野局势压抑,书家不再克制自我,全面进行创新,通过或狂肆、或古拙的线条,宣泄内心情感,王铎也不例外,他打破传统,独创“涨墨法”,脱离空间结构的束缚。
运笔时让墨色自然滴落,顺应缓急开合,呈现线条的浓淡、轻重等变化,意态率性自然,具有返璞归真之美,同时王铎行笔迅疾,变化动荡欹侧,于中轴线上下摆荡,一方面加强线条的连接关系,更具流动性,另一方面,凸显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强烈,笔笔气势磅礴、骏健飞扬,质感毫不逊于古人。
可惜因王铎“降清”,再加上野逸张狂的书风,导致现代钦慕其字的人偏少,甚至很多喷子,骂他写的是“丑书”,势态过于张扬、夸张,不懂得含蓄内敛,丧失中华传统风韵,并说真正顶起“元明清”书法的人,乃赵孟頫和董其昌,它们的秀逸虚和之风,美得更加直观,这才算得上“正统艺术”。
上述观念自然是错误的,古人曾对比他们的书法,并给出客观评价,比如戴明皋说道:“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确实秀媚俊丽,符合大众审美,但是筋骨不够刚健。
王铎劲力深沉,每一笔纵横郁勃,骨力刚健洞达,肌理和层次性丰厚,艺术境界高妙,远比“赵董”经得住品析,这一点赢得近代书家的支持,吴昌硕亦云:“而王铎的书法,则是一种苍凉与成熟的禅意,他流露出的矛盾与感伤使作品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这种境界,让后世观者倍感精到,为之击节不已”。
您对王铎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