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隆化文博网 ,作者王晓强

图片
隆化汉代长城资源

隆化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川相间,资源丰富,是古代北方民族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也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交汇之地。春秋时期,是东胡族活动范围。战国时期,燕国北退东胡后,于新拓疆域修筑自造阳(怀来)至襄平(辽阳)长城,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备东胡进犯,今隆化属于渔阳郡和右北平郡,并在今隆化县城北鲍家营古城设立县一级行政建置。秦汉时期当地建置不变。秦时期,沿用燕国北界长城,史称“燕秦长城”。燕秦长城通过今丰宁、围场县北境。

秦末农民大起义时期,秦长城沿线空虚,匈奴单于冒顿率众乘机入长城,劫掠烧杀,造成严重破坏。西汉立国之处,难以抗拒匈奴。就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朝还每年要赠送若干物资给匈奴贵族,以换取单于的欢心,减少侵扰。这种“和亲”政策是一种“羁縻”政策,效果不大,匈奴仍不断侵扰。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开始以武力反击匈奴,获得胜利后,首先把秦长城加以修缮利用,接着又构筑新的长城和亭障、烽堠、列城,加强防务。

汉在修缮秦长城时,有许多地段是新筑的。这些新修筑的地段与秦长城比较,位置向南推移了。汉代南迁长城由内蒙古卓资县东南经察右前旗呼和乌苏、丰镇县东北和兴和县,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又经张家口地区经承德地区丰宁、滦平、隆化、承德县,进入赤峰市宁城县西;复从宁城县东北折向喀喇沁东南;又由喀喇沁东南转入辽宁省建平县中部,东端直至鸭绿江边。

汉长城在隆化境内多以列燧(烽火台)形式出现,根据文物部门多年田野调查工作表明,烽火台大都建在沿河川和大道两侧可以前后相望的小山上,或者是较高的台地上,相互间距离数里左右。

隆化境内烽火台走向可分为一条主线,四条支线。一条主线:接丰宁县化吉营古城烽火台入隆化县境后,自西北向东南贯穿隆化全境,基本走向为黄家窝铺→北兆营→盆窑→西屯→二道营→二道窝铺→榆树底→燕子窝→碱房→敖包梁→西庙宫下城子→马连道→杨家窝铺→南山根→西阿超→东阿超→步古沟→高丽营→白虎沟→栅子→牛录→哈巴气→白云山→康家沟→蓝旗→西头营子→阿拉营西沟脑→水泉→漠海沟→伊逊河沟→张家窝铺→北沟→马厂沟→牌岔子→十八里汰→韩麻营→铁匠营→马虎营→于家店→粱前→中关,出隆化境接承德县志云乡古城。

图片

水泉西烽火台南侧

图片水泉西烽火台标本

四条支线:

1、牌岔子→德吉沟→冷水头→交界牌山,入滦平县。

2、阿拉营西沟门→山嘴村龙头砬子→头道营→二道营→三道营→四道营菠菜沟→小沟→冷水头。

3、德吉沟→荞麦梁→石灰窑沟→山嘴村龙头砬子

4、郭家屯西屯→大北沟→丰宁凤山古城

隆化辖域的汉代烽火台特点有:

(一)很少建于高山颠峰之上,多建于临近河流的黄土丘陵之上,沿河走向设置。

(二)河流交汇地域,烽火台分布密集。

(三)在地理位置重要地段。如三岔路口、重要通道隘口处,往往设置两 个并立的烽火台。

(四)烽火台夯土构筑。1997年通过对隆化漠海沟烽火台考古试掘表明烽火台由黄土夯筑,夯层厚0.06米至0.09米,每平方米夯窝88个左右,夯窝深0.01米,窝径0.02米至0.07米。夯具为圆木。夯层土质纯净,坚硬。

隆化境内由主线烽火台(烽燧)串联起五座汉代古城址,分别是今苔山镇鲍家营古城(俗称小土城子)、步古沟镇西庙宫村土城子古城、西阿超乡二道河古城、碱房乡二道湾古城、郭家屯镇二道营古城。

鲍家营古城坐落在伊逊河与伊玛图河交汇的山间盆地中,面积2万多平方米,遗物丰富。古城向西和汉代渔阳郡都尉治所在的要阳(今凤山古城)有大路相通,向北可扼守伊逊和伊玛图两川,向南有穿越燕山古北孔道的大道,向东可去右北平郡治(今内蒙古宁城)。古城扼守交通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古城周边烽火台环立,重要路口设置有两个烽火台。城址内出土当面涂有朱红色的“千秋万岁”篆书大瓦当。李柏龄先生研究认为鲍家营古城应是汉代右北平郡所辖的薋县,据史书记载右北平郡都尉与薋县同在一地,所以鲍家营古城也是右北平郡都尉治所地。

步古沟镇西庙宫村土城子古城,位于河谷开阔地,坐落于两条大路交汇处。城址西北角筑有烽火台。城址面积较大。

西阿超乡二道河古城,建于临河的山坡上,城址随山就势,为不规则形状。城河之间为古道,古城居高临下,控制交通。

碱房乡二道湾古城,城址近呈正方形,面积约970平方米。四面城墙保存较好,北墙长38米,南墙长36米,东墙长32米,西墙长38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夹杂有碎石。墙体现存顶宽2.6米–3.6米,底宽4.3米–7.6米。墙体外侧较高,大部分存高3.5米左右。夯层厚0.12米–0.15米。墙壁上有清楚的架孔,孔距上下约1.0米,左右0.6米–0.8米。南墙偏西处有一豁口,宽9米,似为门址。城址位于南北向沟谷中较高位置,坐落于山前台地上,正对面西侧隔河山梁上筑有烽火台。城址与烽火台互为犄角,扼守要冲。

图片

碱房古城
图片碱房古城标本

郭家屯镇二道营古城,城址呈长方形,北墙226米,南墙172米,东墙222米,西墙215米,面积约42000平方米。城址东北角延伸出翼墙。考古勘探显示,二道营古城设内外两城,外城四面城垣环绕护城河。

图片郭家屯长城墙体

在二道营古城址东侧山脊上,修筑有一段墙体。墙体黄沙土夯筑,夯层不明显。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存长4.2公里。基宽6~9米,存高0.5~2.8米。自然风化及人为破坏严重,地表遗物稀少。墙体上设置有2座烽火台。
据李柏龄先生考证,汉代渔阳郡与右北平郡分界线以今滦河、伊玛图河分水岭为界。今隆化县西部属渔阳郡,中、东部属右北平郡。二道营古城是隆化境内发现面积最大的汉代古城址,处于滦河河谷的山间盆地中,与西南的化吉营古城,东南的渔阳郡都尉治所在地凤山古城距离均不足百里,大路相连,燧火相通。大小滦河于此交汇,道路四通八达,二道营古城扼两河,控三川,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渔阳郡北部边防线的重要军事据点。

图片

二道营城址现状鸟瞰,阴影部分为城垣范围(无人机拍摄)

图片

  二道营城址形制考古勘探图
据张维华先生《中国长城建置考》载,汉代与边防有关的建置大致有烽燧、亭、障、斥候(堠)。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堠,烽台、烟墩、墩台等,在隆化地方还俗称狼烟墩、敖包,炮台、大包、王子坟、王爷坟、插大旗处等等,主要发挥传边警,通消息作用。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古代烽火台报警信号大约有六种,即:烽、表、烟、苣、积薪和鼓。其使用方法,历来说法不一。烽、表、烟为白天使用的信号。“表”以布为之,红白二色相间,十分醒目,白昼用以悬挂示警。更多情况下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汉代烽火台在台子上竖立一个高架子(桔槔),上面挂着一个笼子(兜零),笼子内装有干柴枯草,平时笼子低垂着。如果发现敌人来犯,夜间防火叫做“烽”。在台子上还堆有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燃烟,叫做“燧”,所以叫烽燧。根据汉简记述推算,汉代烽火传递速度大概是每小时30公里左右,综合考虑实际传递速度还要快些。
如果在异常情况下,不能将信号发出,就需要马上采取补救措施。譬如柴草被雨淋湿不能点燃,或风沙晦日无法示警,或信号虽已发出,而前烽没有响应等,就必须派人“亟传檄告”,通知有关人员。如系误发,必须赶快放下高悬的烽,灭掉燃起的薪火,并驰报都尉府。误发或遇警不发信号,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在没有敌情的时候,为防止意外,各烽火台早晚都要举火报平安,叫“平安火”,如果到时不见“平安火”,就说明该烽火台可能有变,应立即采取行动。有意思的事,经过长期观察,匈奴人也了解到汉军烽火传递使用规定。有时在夜间故意在长城沿线烽火台近处燃放烟火,给汉军造成错误信息和恐慌心理。
烽火台有戍卒把手,一般每个烽火台是6至10人左右。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的任务必须有一人守望(侯),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还需专门出一人作炊事工作。隆化境内烽火台,如水泉烽火台、太和梁烽火台附近都发现有含有汉代大瓦的文化层,表明烽火台建有房屋。
亭,汉代沿袭秦代制度,在内陆十里设一亭,五里一邮。亭有亭长、亭候。在边境地区也设置有亭,为管理烽燧传递边警之地。为探视敌情,传示烽火,多建于近边地区较高地方,驻守吏卒负责管理,类似一种小规模的碉堡形式。亭同时负责管理邮递。碱房乡二道湾古城,当属汉代“亭”之建置。
障,汉代人称呼所筑边防之城为障。唐代颜师古说: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按照汉代制度,各边境郡太守之下,有长史,有部都尉,分驻缘边要地,屯兵防守。部都尉而下,又百里置尉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巡行徼塞。郭家屯二道营古城,当属于汉代“障”。
隆化境内汉代长城所属障、亭、烽燧等,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以及人为破坏,个别线路烽火台缺失,不能连贯,有待持续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查漏补缺,完善丰富隆化汉代长城文物资源体系,为长城文化资源更好地保护、研究、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