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玉之风:全民焦虑时代的修炼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汉大一统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政治的两大关键词是“乱世”与“门阀”。这一时期包括三国、两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各朝代,政权更换频繁,战事不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纷乱的时代之一,以至于在两汉时期达到高峰的玉器制作,此时也陷入了低迷。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制作难以为继的原因很复杂,包括:用玉习俗的改变;战乱导致颠沛流离,匠人们没有精力再去精雕细刻;战乱阻断了昆仑山的玉石运入中原的玉石之路,玉料减少,匠人们无玉可琢。所以,后世不论是从史料记载中,还是文物发掘中,魏晋时期的玉雕作品都是少见的。

虽然玉器制作陷入了低迷,但是玉文化的发展还在继续。后人在历史文献的字里行间,终于能够串联起魏晋时期玉石去向的蛛丝马迹。除了继承自古代的葬玉习俗,成为魏晋时期典型用玉传统的,便是在道家玄学兴盛之时,流行起来的食玉文化。

                          青玉螭纹板

在“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里,有人看到的是纷乱,有人看到的是飘逸。这种思想的飘逸源自儒家文化的没落与道教的兴起。而道教兴起,则是来自对世界的失望和对自身的焦虑。在门阀制度为入仕唯一途径的年代,文人不能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实现阶层的上升,便转而由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中寻求精神的慰藉,除了研求经典中的玄学修真之术外,食玉之风也在此时兴起了。

                青玉四灵纹

关于食玉,在中国古代典籍之中早有记载。《山海经·西山经》说道:“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说明被尊为华夏始祖的黄帝就已经将玉当成食物。《周礼·玉府》也有记载:“王齐,则供食玉。”说明周代就有专门供皇帝食用的玉,这种食玉活动应该是祭祀礼仪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上古传统的影响,到秦汉时期,方士们开始以丹药玉屑作为延年益寿的仙方,开启了食玉的先声。这种以食玉为不死之药的思想,对于后世道家方士炼制金丹玉液之类的长生药起到很大的影响。《列仙传》中更明确指出食玉是成仙的重要途径之一,赤松子就是因为“服水玉”,从而达到“能入火自烧,随风雨上下”的神迹。在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之上,也刻有“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醴泉,得天道,物自然,驾蛟龙,乘浮云”,还有“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宜侯王而兮”的文字记录。从这些文字之中可以窥见汉代人期盼长生不死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也认识到了玉类矿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保健作用。

食玉之风兴起和中国道教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在道教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始终贯穿了一根信仰的主轴,那就是相信宇宙生命由“道”演化而来,相信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与道合真、长生不死的神仙境界。而玉是延年益寿的药物,所以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食玉之风逐渐兴盛起来,堪称中国玉文化史一大奇观。

                           青玉凤纹佩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凤纹佩,来自南北朝时期,算是少见刻纹饰的佩饰。这枚片雕玉佩,上端呈“三圆山”形,正面用阴线雕出展翅的凤纹,旁边琢朵云纹和流云纹,背面琢流云纹。凤的形象舒展,身边又有祥云环绕,整体感觉优美。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里,这枚玉佩展示着人们对于自由与平安的追求,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远离人间,如凤舞九天一般飘逸、飞升。既然战火连绵,人间已无净土,那就远离它吧,在道家的玄学中,追寻那或许真正存在的、长生不老的清净世界。」

“玉为仙药”的食玉思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神仙信仰和道教的影响之下发展到了极致。从帝王贵族到普通的文人武士,人人都笃信食玉可以让自己成仙得道获得永生,从而四处寻玉,将历朝历代的古玉都拿来食用,甚至从坟墓之中挖掘出古玉器来食用。屈原在《涉江》中写道: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他也在期盼登上巍峨的昆仑山,服用玉羹,和苍茫天地同寿,和璀璨日月同辉。汉代《神农本草经》更是表明“玉屑”的奇效,“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葛洪是食玉成仙思想的提倡者,他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中明确提出:“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在葛洪看来,“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玉和金石类矿物都被视为仙药之中的“上药”,所具备的神奇功效也就被无限放大崇敬。南北朝时期的名士陶弘景也极为推崇食玉养生,认为玉石可以和丹药一起修道成仙。到唐代,道教神仙思想继承了魏晋时期的传统,食玉之风依旧盛行。至宋代,神仙道教中的金丹派才逐渐式微,玉石通神升仙的作用才逐渐减弱。

                           青玉辟邪

「辟邪类玉器以瑞兽摆件为主,瑞兽都不是常见的动物造型,一般会在身体两侧雕出羽翼,面目也多呈狰狞之态,给人一种凶猛之感。瑞兽可能表达的都是神仙坐骑的意象,希望借此能够在死后飞升。」

通过食玉来达到养生、升仙的目的,将玉作为仙药,古人还专门研制出了一套相应的食玉之法。首先,所食的玉是有所讲究的,“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他们认为璞玉的药效是最好的。其次,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还专门介绍了食玉的方法,先要用乌米酒及榆化为水,以葱浆消之为怡,饵以为丸,烧以为粉。如果遵循这样的一套法则来食用,就可以收到“服之令人身飞轻举,其命不限”的效果。葛洪明确提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

在食玉求长生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些禁忌,葛洪便曾经提出,“服玉屑者,宜十日辄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散发洗沐寒水,迎风而行,则不发热也。”即是提醒那些服用玉屑的人最好十天服用一刀圭雄黄和丹砂,而且需要披头散发,用冷水沐浴、迎风走路,以便散发身体的热量,避免产生副作用。

食玉之风盛行的魏晋时期是将玉和医疗、养生结合起来的一个高峰期,之所以会有这一风气和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想有很大关系。这一阶段关于黄帝、西王母和蓬莱仙岛的神仙思想走向了实践化,神仙思想的传播者、主持者集于一身的神仙方士集团大规模兴起,让这种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之后的食玉思想兴盛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而魏晋时期,时代动荡不安,战火硝烟四起,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士大夫阶层感叹人生苦短,向往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道家追求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说教也迎合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作为永恒象征的金玉成为人们崇尚的对象,服用金玉仙药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还可以长寿不死,神仙思想传播的同时道家还推出了一系列服食仙药、修炼道术的成仙之路,让成仙得道之说变得切实可行。道家神仙人人可致的思想不仅吸引了帝王和贵族阶层,更让士大夫和平民百姓都加入了追求永恒生命的队伍。一代枭雄曹操曾经创作很多神仙题材的诗歌,在《气出倡》中他写道:“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聚。”“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诗中所描写的神仙和仙境都洋溢着追求生命永恒价值的热切渴望,就算是枭雄,在生死问题上也陷入了和常人一样的困顿之中,虽然深知永生不灭不可求,也希望通过服食饵药来延年益寿。

                       白玉飞翼兽

晋代方士文人郭璞博学高才,通晓古文奇字和阴阳历算,《晋书·郭璞传》记载他“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他还曾经注释过《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典籍,有崇尚神仙思想。郭璞所做《游仙诗》中描绘了自己对神仙生活的想象:“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麟赏逐电曜,云盖随风回。”诗中“仙人”观念的描述表示他愿意采集仙药,借此延年益寿,在山中呼吸玉气,都能够让人神清气爽。南朝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沈约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尤擅长诗文。在其诗作《奉华阳王外兵诗》中对食玉也有记载,诗云:“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质。眇识青丘树,回见扶桑日。烂熳蜃云舒,嵚崟山海出。”诗中他直接点明食玉可以延年益寿,吸取彩霞的精华可以装饰容貌。“玉”和“霞”都汲取了大自然中的精华,是养神、养生的不二之选。沈约还是“神不灭”论的积极维护者,宣扬“养形可至不朽”。在《神不灭论》中他说道:“生既可夭,则寿可无夭,夭既无矣,则生不可极,形、神之别,斯既然矣。然形既可养,神宁独异?神妙形粗,较然有辨。养形可至不朽,养神安得有穷?养神不穷,不生不灭,始末相较,岂无其人。自凡及圣,含灵义等,但事有精粗,故人有凡圣。圣既长存,在凡独灭。”通过这段论述,他明确表示神可以和形一样得到修炼,从而得到长存不灭。

纷乱了数百年之后,随着陈后主向隋文帝杨坚的投降,魏晋南北朝终于结束,国家又重新统一了。迎面而来的,将是短暂的隋朝统治,当然还有至今令人神往的巍巍大唐。对于传承数千年的玉文化来说,魏晋时期的食玉之风,带给后世的当然不仅仅是玄之又玄的哲理玄思。正是由于食玉文化的过渡,魏晋之前,高高在上的玉器,终于不再是纯粹王权或者神权的象征,落拓不羁的士人们将玉文化从祭坛和庙堂之上拉了下来,让玉进入了民间,民玉时代也呼之欲出了。

魏晋之后,又过了二百年。诗人刘禹锡写下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是在讲述门阀制度的消失,也是在向后人讲述着玉文化在那个丧乱时代的转身。那些被王侯将相们专属的玉器,终于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真正供全社会享用的宝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