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三億。有人將此歸結為清朝統治者勤政的結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進的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全國推廣的結果。非要把這段時間稱之為“盛世”,那就叫“番薯盛世”吧。
到康乾盛世末期,中國工業產量僅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所謂“康亁盛世”都遠遜明代。
歐洲復興以來,啟蒙運動,體制改革,產業革命蓬勃發展,蒸汽機、紡織機,火車輪船、機械製造、現代工廠林立,連相對落後的俄國,也在彼得大帝時向英法德學習,走向進步。而老朽的滿清帝國卻妄自尊大,閉關自守;在這“康乾盛世”幾乎沒有什麼發明創造和技術更新。直到西方商船和兵艦前來敲開“滿大人”鏽蝕腐爛不堪的國關大門。
一般來說,一個時代要被稱為“盛世”,至少得解決溫飽問題吧?
根據《清史稿·災異志》記載,康乾時期,幾乎年年發生大饑荒。
翻開《清史稿》以及各種地方志,這一時期“人食樹皮”“父子相食”“人相食”之類記載不絕如縷,人吃人現象遠超歷朝歷代。
美國總統華盛頓和清朝乾隆皇帝處於同一個時代,這本身就是個問題
乾隆皇帝與華盛頓總統,給人的感覺,好像乾隆是古代人物,華盛頓是現代人物。其實,他們生活在同一歷史時期,都在同一年去世(公元1799年)。但華盛頓通過立憲制和代議制,成為世界偉人;乾隆皇帝嬪妃三千,吃喝玩樂,收藏了世上無數珍寶。
牛頓不朽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書於1687年。
牛頓和雍正是同時期的人,乾隆和華盛頓是同時期的人。
1793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中那像徵至高無上權威的寶座上度過了第58個年頭,
乾隆固執地認為皇權可以抵抗歷史的潮流,仍然可以千世萬代。僅僅過了40年,船尖砲利的西方殖民者就用大砲轟開了腐朽大清的城門。
关注一高视频号,一高带你玩遍世界
想更加了解一高可购买一高书籍,详情请在公众号留
這是我的新油管,歡迎大家關注
https:///@yigaoinkyoto?si=fCgjzhb3mpkhRFX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