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开。
堂曰:“闻木樨花香么?”
公曰:“闻。”
堂曰:“吾无隐乎尔。”
——《指月录》
在执一应万篇中(相关文章见文末),我们了解到朱波正骨调筋术诊疗体系目前主要以“体—面—线—点”为核心理念,通过探查法与黄金八字法,将当下的三维问题逐渐降维至一维,沿时空因果链寻找主要问题点并进行调神或调形处理。
今天我们要向各位老师介绍的,是诊疗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无念。
在线下课程学习中,高老师团队总会向老师们强调在探查和沿线寻找时要保持始终无念状态,从而能够提取到更深层次的信息。
无念即没有任何的分别,平和地接纳,感受所经历的一切,不为一切停留,也不为一切前进。
很多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向高老师及助教老师反馈:“我找不到异常的区域/点啊,究竟在哪里?”
其实,我们单看这句话,就已经发现问题了,异常的区域/点并不是找到的,而是“遇”到的,我们在诊疗过程中所做的也不过是平和地“经历”,并非主动地“寻找”,患者身体自会将沿途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牧童笛声婉转悠扬,天边飞鸟自由翱翔,天涯游子望月怀乡,而我们只是听众,是看客,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让我们回到那个壬戌年的秋夜,苏子与客人泛舟于江上,客人因怀古而伤感,悲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面对伤感的客人,苏子指了指船边的江水与山间的明月——“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不尽也,而又何羡焉。”放下分别,专注当下,江上清风是你,山间明月是你,包罗万象也是你,你即是世界,即是宇宙,即是我。在这样的状态下,一切信息便会次第展开,无所遁形,我们要做的也只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预设,不评价,不期待,不执著。
《指月录》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黄山谷拜师于晦堂禅师求道,侍奉数年而未得所愿,一天跟着晦堂禅师在山中散步,禅师问他是否闻到花香?黄山谷回答说:“闻到了,也闻道了。” 于是满意而归,大象无形,道不远人,道法自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都是大道的体现,我们也常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答案。
无念状态下遇到异常的区域或点也是类似,如果把整个过程比作在路上行走,当我们途经一段盲道时,我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脚底,没有去仔细的感受每一块地砖是否相同,没有带着“要找到不一样的地砖”的念头,但是当我们走过之后,我们却知道,刚才路过的是一段盲道,与其他地砖不同。
生命中最美好的状态便是不期而遇——没有提前约定的相遇,是偶遇,是邂逅,是风雨如晦时的即见君子,是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怀民,是湖心亭赏雪的张岱金陵……
闻到了吗?木樨花真的很香~
相关文章回顾👇
学员案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