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游市场推动下,取向硅钢市场产需两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取向硅钢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取向硅钢也称为冷轧取向硅钢或冷轧变压器钢,是一种晶粒基本朝同一方向排列的极低碳硅铁合金材料,具有取向性能,可以大幅度降低铁损和涡流损耗。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是变压器里的“核心”制造材料,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据悉,取向硅钢的需求量由变压器不同性能设计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其占变压器成本的比例也因受变压器电压等级、电压容量、性能设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各有不同,一般其成本约占单台变压器生产成本的30%-40%。近年来,在电力基建、新能源并网及老化电路替换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变压器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14.58亿千伏安上升至2023年的20.75亿千伏安,有助于国内取向硅钢需求增长。此外,随着取向硅钢应用领域拓展,其还可以用于制造电机、继电器、整流器等产品,为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取向硅钢也称为冷轧取向硅钢或冷轧变压器钢,是一种晶粒基本朝同一方向排列的极低碳硅铁合金材料,具有取向性能,可以大幅度降低铁损和涡流损耗。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是变压器里的“核心”制造材料,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据悉,取向硅钢的需求量由变压器不同性能设计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其占变压器成本的比例也因受变压器电压等级、电压容量、性能设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各有不同,一般其成本约占单台变压器生产成本的30%-40%。近年来,在电力基建、新能源并网及老化电路替换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变压器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14.58亿千伏安上升至2023年的20.75亿千伏安,有助于国内取向硅钢需求增长。此外,随着取向硅钢应用领域拓展,其还可以用于制造电机、继电器、整流器等产品,为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变压器等下游市场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取向硅钢市场产需两旺,产量和表观需求量不断攀升,2023年分别达到265.02万吨和23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9%和26.83%。未来,随着我国不断推动电网建设,将持续带动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需求;同时伴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和能源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发电建设对变压器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大。受此驱动,预计未来取向硅钢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变压器等下游市场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取向硅钢市场产需两旺,产量和表观需求量不断攀升,2023年分别达到265.02万吨和23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9%和26.83%。未来,随着我国不断推动电网建设,将持续带动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需求;同时伴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和能源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发电建设对变压器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大。受此驱动,预计未来取向硅钢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等、观研天下整理

2.取向硅钢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均呈现整体扩大态势

整体来看,我国取向硅钢市场供大于求,部分产量依靠出口消化。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取向硅钢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均呈现整体扩大的态势,2023年其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达到16.16万吨和49.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08%和11.25%;进口额和出口额13.89亿元和9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1%和5.27%。

整体来看,我国取向硅钢市场供大于求,部分产量依靠出口消化。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取向硅钢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均呈现整体扩大的态势,2023年其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达到16.16万吨和49.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08%和11.25%;进口额和出口额13.89亿元和9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1%和5.27%。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2023年我国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分别达到32.99万吨和32.99亿元,较往年出现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4.24%和1.59%。

此外,2023年我国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分别达到32.99万吨和32.99亿元,较往年出现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4.24%和1.59%。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3.取向硅钢行业进入门槛高,供应格局呈现宝钢股份“一家独大”态势

取向硅钢技术壁垒高,其制造技术高度复杂、工艺流程长、工艺窗口极为狭窄,且对成分控制精度要求高;同时其还存在较高资金和人才壁垒,使得取向硅钢行业进入门槛高,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取向硅钢生产企业数量仅有24家,CR6达到82%,市场供应格局呈现宝钢股份“一家独大”态势,其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2%;其次是首钢股份、望变电气、包头威丰、宁波银亿、浙江华赢,分别占比52%、11%、6%、6%、4%、3%。

取向硅钢技术壁垒高,其制造技术高度复杂、工艺流程长、工艺窗口极为狭窄,且对成分控制精度要求高;同时其还存在较高资金和人才壁垒,使得取向硅钢行业进入门槛高,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取向硅钢生产企业数量仅有24家,CR6达到82%,市场供应格局呈现宝钢股份“一家独大”态势,其2022年产量占比达到52%;其次是首钢股份、望变电气、包头威丰、宁波银亿、浙江华赢,分别占比52%、11%、6%、6%、4%、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观研天下整理(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