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看完《我与地坛》,突然就想起了上面那两句诗。
地坛,地坛,本就是祭地之坛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是仅次于天的存在,是人类及万物的居所,是芸芸众生的承载。大地象征生生不息的欲望,是母亲的呼唤,是肉身的归宿……
所以《我与地坛》里也有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

不容错过的史铁生

史铁生的这本书,根本就是个催泪弹,尤其是有关于母亲的部分,总看得我热泪盈眶。
第一篇即是《我与地坛》,其实很多年前我就看过,虽然记忆肯定已经不清。
一个曾经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苦思着生命的意义,为自己找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或者说能量,不管一个人是健全还是残疾,都是同样需要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
第二篇《我二十一岁那年》说的是史铁生在21岁那年,因腰腿病痛住院治疗,最终双腿再也站不起来的痛苦经历,以及他对自己不幸的命运从不肯接受,到面对现实和苦难,并重新寻找生活意义的心路历程。
这篇文章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在重病或困境中挣扎的人。
第三篇是《秋天的怀念》。之前偶遇这本书时,因为时间有限,我只挑了相对短的一篇来看,就是这篇。
果然它已足以向我证明:泪点低的人,最好不要轻易触碰这本书。
一个每夜肝疼得睡不着觉的母亲,总是怂恿病重丧失希望的儿子去北海看花,因为她知道,一旦绝望中的儿子答应,将意味着什么。
几次三番,儿子好不容易答应了她,然而她却还没来得及同去,就突然吐血,被紧急送往医院。从此母子永别。
好在儿子终于懂得了她的良苦用心,去北海看了菊花,决心和妹妹好好活下去。虽然这是迟到的领悟,想必却可告慰在天之灵。
你看,单这一篇短文,就让我看了好久,难过极了,只想流泪。
此外,尽管《我与地坛》曾经炙手可热,但我偏偏是中年叛逆,不喜欢跟风随大流,更不(没)屑(空)蹭热度,读什么书几乎全凭抓阄。
但我还是买了这本书,因为知道是好书,想着啥时候有空还是要读它的。毕竟,这样打动人心的文字,在我看来就是散文的典范,是一种写作的极致,值得每个热爱阅读的人去品鉴、收藏。
当然,还是闲置了很久没有撕开封皮。因为总觉得要有哪怕几天稍微空闲的时光,好郑重其事地去读它,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去迎接一场眼泪与心灵的洗礼。
然而,其实永远都没有什么时候是“准备好”的。忙乱生活之中,能够一瞥经典已实不易。于是,趁着独处的间隙,我便立刻开启了这趟追随“老史”之旅。
有些书是没时间看,有些书是不忍心看,但终归是看都看了……

不缺朝拜的地坛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但是关于活法,“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然而无论如何,先要活下去。“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
看完这些通透的文字,忍不住想,如果不是在地坛呢?如果铁生碰巧住在天坛或者别的什么坛附近呢?
一样的,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座废弃的古园”,或者说只要是“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园子就可以。只不过地坛刚好在那里。
就像他在《想念地坛》里说的:“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没有地坛,他一样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思考人生。
可是地坛又有些不一样。这是古代皇帝祭地的神圣之所。因此,在地坛的经历恰好又十分匹配作者严肃而深刻的思考。他甚至时常会考虑“上天”的意图。这也很正常,哲学问题往往本就自带神性的光芒。
史铁生甚至直接启用了“园神”,“设若有一位园神”,并与之对话。
在这园子里,有爱情,有亲情,有梦想,有挫折,有人世的不公,有人生的荒诞……其实地坛公园就是个体命运的一处小小缩影,仿佛以更加纯粹的方式体现了造物主的“意图”。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地坛已在铁生心中成了永恒之地,如今还成为许多读者前去朝圣打卡的旅游胜地。甚至我也动过这个念头,可是就连作家自己都说,那里早就面目全非了。
他说:“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因此,去不去膜拜,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仍是“地坛在我”

胡同里的混混“庄子”

前面几篇都不难理解,直到读到相对隐晦一些的《墙下短记》。
“墙”是一个复杂的意象,象征着包括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隔阂,生活中的阻碍和命运的限制,以及“我”与母亲之间的生死鸿沟。
值得一提的还有那篇开头有些无趣的《好运设计》——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完美的人生,竟会如此百无聊赖!好在后面开始翻转,让我们突然醒悟,原来“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
书里还有许多优秀的篇章,不再一一赘述。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大家多读几遍的书。
此外,还有一篇题名《庄子》的文章,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可能因为初读这篇时不太懂。真真假假,云遮雾罩,到底谁在说谎?又为什么要说谎呢?颇有点费脑细胞。
此庄子非彼庄子,此庄子的子是念轻声的。小名庄子的六庄,是史铁生儿时的玩伴。他的名字源于出生时父亲在麻将桌上连坐五庄后又胡了一局的巧合。
既然此庄子非彼庄子,自然就并不会有《逍遥游》式的潇洒。他只是市井中最平凡最底层的一员。母亲是妾室之一,解放前婚姻习俗的产物,因此解放后很被人瞧不起,只能做帮佣养活孩子。
子女众多也导致最小的庄子成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孩子,但他从小就好面子,自尊很强。所以当别人给了他糖,却故意逗他说:“不是你们家有吗,有了还要?”庄子就会“脸上一下子煞白,揪紧衣襟的手慢慢松开,愣了一会儿,扭头跑去再没回来。”
“三岁看老”,从小就很敏感的庄子,长大之后也尤其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
“插队第一年冬天回北京,在电影院门前碰见了庄子。其时他已经长到跟我差不多高了,一身正宗’国防绿’军装,一辆锰钢车,脚上是白色’回力’鞋,那是当时最时髦的装束,狂,份儿。”
打扮新潮的庄子,还是一群年轻人的头儿。他重情重义,但也出了名的爱打架。最后,19岁的庄子在一次打架中丧了命,走时仍穿着他最爱的一套军装。
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那个外号“ 鲶鱼”,满嘴京味脏话的混混,可能确实是在造谣。庄子自己的辩词恐怕才是真的。
历史上的哲人庄子,也和各种“鱼”有着关联。然而这个外号“ 鲶鱼”的,既不是“北冥有鱼”的“鲲”,也不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濠梁之鱼,更不是相濡以沫的车辙里的“鲋”……
有趣的是,书总是相通的,正当我怀疑鲶鱼的话不可靠的时候,碰巧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提到一个外号叫“鲇鱼”(即鲶鱼)的俄国安达:“因为他不仅嘴长得跟鲇鱼一样大,性情也与鲇鱼相似,非常狡猾,仿佛浑身都涂满了黏液。”仿佛验证了此处鲶鱼的品行。
按照鲶鱼的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只是因为别人嘲笑自己的衣服来历不明,庄子就能不要命地打一架,并从此奠定了“江湖地位”。庄子听说后气愤地说:“我不就穿了条好裤子吗,怎么啦?招着谁了?合算像我们这样的家……”
起码庄子说自己还要再打最后一架,就没说谎。而关于这最后一架的起因,鲶鱼说是雪儿“一头热”,可是雪儿却对庄子的死无动于衷。反倒是江湖传言“为了一个女孩”说不定更可信些。换句话说,庄子自己“一头热”的概率似乎更大。
但不管谁真谁假,“像我们这样的家”还是暴露了庄子从小就敏感脆弱的内心。他确实是把自尊看得比命还重要,因此死就像是一种必然。

散文的灵魂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几乎是目前读过的最好的散文。

散文最重要的是什么?依我看是自然、真实、动人的情感!
汪曾祺也曾在《致陆建华(选三十八封)》中说过:
“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只是觉得写什么都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写自己没有感受过的景色、自己没有体验过的感情。最怕文胜于情,有广告式的感伤主义的调子。散文要控制。要美,但要实在。写散文要如写家书,不可做作,不可存心使人感动。存心使人感动,读者一定反感。”
当然,大部分纯文学的文章都需要情感,短视频也会强调煽动情绪……重点是,好文章容不得半点矫揉造作,因为一作人家就看出来了。千万别把读者当傻子。
史铁生几乎没用任何技巧、纹饰,就是最朴实平淡的文字,表达的却是最深沉最令人心痛的情感。
不过,试想一下也会觉得,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其实是蛮痛苦的。
普通人只想忘记疼痛,他们却需要将经历过的各种苦难一遍又一遍地回味、思考,并且写出来,把自己最赤诚的内心,包括最隐秘的角落、自卑、矛盾、苦楚、挣扎、虚伪,甚至恶……都要尽最大努力,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全世界。这个面对赤条条的自我和过去种种的过程相当艰难。
这也是大多数人即便会写文章,也成不了作家的原因。
不过除了真情实感之外,我以为好的散文还应考虑立意。甚至很多散文是立意甚于情感的。但是两者之间不分伯仲,哪怕有一个突出,都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散文了。哪怕立意不是多高,但只要情感写好了,一样可以是好文章。而史铁生却是两者兼备的。
史铁生的散文大多立意高远,皆是关于人生探索、生命意义,在纠结与痛苦中醒悟真谛等等。为此,那篇《我与地坛》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扶轮问路》也用宇宙视角,借用凡·高的话说:“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这也是史铁生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因为他的散文不仅有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还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直面人生苦难的生活态度。
21岁坐上轮椅,医生也不能确诊病因;
47岁尿毒症,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59岁(2010年)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无论命运怎样待他,他的心中仍然满溢对世界的爱。他说:“我的生命密码根本是两条:残疾与爱情。”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不幸,请读一读《我与地坛》;如果你觉得苦闷、焦虑、烦躁或迷茫,请读一读《我与地坛》;如果你渴望爱与希望,也请读一读《我与地坛》……
愿你读完这本书后,也能感受到:“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都看到这里了,

点个免费的“赞”“在看”再走呗~

想要学习更多高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可以点击“原文链接,了解百家付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