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冈,得名于战国中期楚拓南疆之际。西汉元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历有政区地名称谓。三国吴之后,县名数改,区划数更,县域随调,县治随区划而迁。北宋初复名武冈,县治今址,成古城不易。

关键词:武冈;都梁; 武刚 ;武强; 武攸; 地名源流

武冈境域,上古属《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为楚黔巫中地。秦为长沙郡。汉为都梁,夫夷二县地,属零陵郡。武冈得名于战国中期楚拓南疆之际,实有可能。

图片

《水经注·资水》谓武冈“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代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元和郡县图志·武冈县》:“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为名。”《大明一统志》载:东汉代五溪蛮,与民同保此山,故又名同保山。

武冈地望具指何处?《清史稿·地理》:“武冈州,府西南二百八十里,西北有武冈山,是州以名。”《读史方舆纪要》:“(武)冈接武陵郡界,因名。”清道光《宝庆府志·沿革》:“今武冈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冈山。”今考武冈山位于县城北2.5公里新东乡。山不高,呈圆锥状,有小熔岩 ,[1]海拔495米。由此观之,武冈山地望,皆从《水经注》,武冈县得名源于武冈山,这是对的。

武冈,得名于何时?依《水经注》之载,得名约在后汉伐五溪蛮之时。这值得商榷。

一是地下出土文物确证,武冈行政区划得名在西汉,并非后汉(东汉)。1958年长沙县出土一汉墓,其中发现“武冈长印”,为边长2.2厘米正方形官印。经专家考订:此印为汉文、景时期(前179~前143)之物。1981年《湖南省志》:“长沙近郊出土有西汉’武冈长印’石印一枚。汉大县称’令’,小县称’长’。”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亦有“武冈长印”。这就确证武冈置县,至少在西汉初。共和国《武冈县志·大事记》亦认同此说 。[2]2015年《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武冈市》明载:“汉文帝元年(前179),置武冈县,属长沙郡。”[3]

二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沅水》等典籍载:今湖南湘西、怀化及邵阳部分地域,皆为五溪蛮(武陵蛮)所据。后汉对“五溪蛮”累有征伐,均以失败告终 。[4]《水经注·资水》谓:“旧传后汉伐五溪蛮”,何人所为,难以稽考。不过,《后汉书·孝桓帝》载:元嘉元年“秋七月,武陵蛮反。”明嘉靖《武冈州志》载: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15),武陵(今常德)人詹山,率五溪蛮约4000人,攻陷都梁县城(今武冈头堂乡七里村余家岭),擒县令,朝廷急派大将窦应明率军讨伐,并于今武冈城区渠水北岸距老县城5里处筑新城,防御义军,詹山率“五溪蛮”退守都梁山,后名“新城”处为武冈山。这次朝廷征伐“五溪蛮”,确有其事。但言武冈山得名于此时,应是沿袭《水经注》“旧传”之说,则难以确信。

图片

武冈,因战事得名。

武,在甲骨文中,有从止从戈之状。于省吾《释武》:“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玉篇·止部》:“武,力也。”《孙子·行军》:“故今之以文,齐之以武。”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则指军事、武力。冈,《书·殷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释名·释山》:“山脊曰冈。”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小山、山梁。武冈释义,与《水经注·资水》释义甚合,故武冈为兵争之地,可以定论。

武冈得名,始于何时?实难稽考。然而,也非无迹可寻。得名于战国中期,楚拓南疆之际,实有可能。

其一,得名于秦蜀郡守张若伐楚时,可能性不大。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载: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白起攻取赵国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后,挥师南下攻楚,取楚北境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楚被迫割上庸(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及汉水之北与秦,秦赦罪人徙南阳,控制占领区。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至二十一年(前278),秦兵分两路强攻楚,公元前278年,一路由白起率军攻楚之郢都及周边地区,《史记·楚世家》:“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5] 秦白起取郢置南郡。公元前279年,另一路由张若率水陆军东下,攻占楚巫郡(治今重庆市巫县治)及江南之地黔中郡(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二十里)。在楚春申君黄歇调停下,秦楚暂时结盟休战。公元前276年,楚顷襄王集东部兵力(东越兵)10万,向西攻取秦占领的沿江(长江)15座城池,重划为郡县,抗击强秦。杨宽《战国史》认为:“江旁十五邑,是指巴东一带临江一带。”[6] 魏昌《楚国史》亦认同,[7]于《史记·楚世家》记载甚合。由此可见秦攻楚郢置南郡,攻楚巫郡、黔中郡,置秦巫中郡及黔中郡,战事主要涉及楚境江汉腹地及楚境沿长江两岸。其时,武冈一带未发生大的战事。历代武冈县志,亦有同载。

其二,武冈得名秦伐楚置黔中郡或洞庭郡后,亦乏依据。《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武王三年(前308),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舩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8]《后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2003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记载。秦袭楚制。秦取楚洞庭郡、苍梧郡时,于秦始皇二十五年置洞庭郡、苍梧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因秦置两郡后,楚人多叛之。秦分黔中郡地及“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长沙郡,从此洞庭郡消失。《史记·楚世家》载:楚王负刍五年(前223),“秦将王剪、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集解]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云楚名,以楚地为三郡。”[5]1419即秦于楚地置苍梧郡,黔中郡、长沙郡。出土地下文物证实,秦“以楚地为三郡”时,今武冈一带并无战事。1974年,广西桂林平乐县银山岭4号墓出土铜戈一件,内正面横刻“江”、“魚”二字。据专家考证:“江”指古江州,即今重庆市渝中区;“魚”指古巴国魚复,为古庸国县邑,即今重庆市奉节县治处。两字均为张若伐楚之后所刻。字为秦篆,属战国晚期秦戈。共和国《武冈县志·文物古迹》载:县境内无秦战事发现,仅一处“云山古迹”石刻(在今武冈市南5公里)。这也佐证,秦代武冈一带无大的战事。武冈得名于此时,亦乏依据。

其三,武冈作为军事政区地名,得名约在战国中末之交。一是武冈地域历属楚地。《明一统志》:“武冈州,春秋战国皆为楚巫黔中地。秦为长沙郡。汉为都梁,夫夷二县地,属零陵郡。”清康熙《武冈州志·地理志》:“武冈本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为楚黔巫中地。”共和国新编《邵阳县志》《城步县志》《新宁县志》《绥宁县志》皆言与武冈市相邻,春秋战国时属楚巫黔中地。二是《国语·郑语》:“楚蚡蝐(前757-前741年)于是乎始启濮。”《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濮地,其时也包括今湖南常德及湘西北部分地域。据湖南地下文物考古发掘证实,商周至春秋中期,广泛分布着越族。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才逐渐取代了越文化。春秋中晚期,今益阳、[9]湘乡、[10]株洲[11]等地,出现了越、楚器物交混随葬现象。《淮南子·兵略训》:楚国“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史记·秦本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约在楚宣王八年(前362),楚乘秦魏大战,择机略巴蜀汉中,旋以枳东(今重庆市涪陵一带)长江河谷置巫郡,治今巫县;以长江之南盐泉区,置黔中郡,郡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二十里。[8]13后秦沿袭楚制,亦有以上四郡。三是吴起变法时,武冈得名,极有可能。春秋中末期至战国中晚期,楚国实际上全面掌控今湖南全境。于战国中晚之交,其时一支楚军,溯沅水、资水、湘水而入今武冈市境,与世居此地的“五溪蛮”,发生激烈争战。其时“五溪蛮” 应包括三苗人后裔,苗、徭及古越人后裔,侗、僚等少数民族。他们世居此地,遭楚军攻占,惨烈血战,保此蛮冈。 “五溪蛮”败退后,此地被楚人占领,后置城邑成大聚落,命名为“武冈”,意为用武力争占的山冈。至《水经注·资水》中,才释其义,被后人传颂。

其四,武冈境内陆下文物发掘,亦佐证武冈得名于战国时期。共和国《武冈县志·文物存留》记载:境内1993年有库存战国文物共8件,其中铜剑、铜戈、铜矛占4件,其余为农具铜铲1件,乐器铜铃3件。铜铃,可能是楚人随军敬神的礼器,常作祭祀用。有关史料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武冈山附近,发现不少战国时兵器,有刃剑、戟、矛、镞等等。这可能是楚人与“五溪蛮”争战此地的结果。秦大举攻楚,发生在公元前280年至公元前276年之间,然而,以上情况说明,属楚巫、黔中郡的武冈境域,竟无大的战争,也无秦争战此地的地下文物出土。这表明,秦楚在此境内,未发生激烈冲突。《史记·吴起列传》:“南平百越,北并陈、蔡。”时,今湖南才有较多楚文物出土,且多武器。由此推断,武冈得名当在楚“南平百越”之时,即楚悼王“吴起变法”之时。自此后,成为著名的地域地名。楚国于此是否设县,无考,但置军邑无疑。秦代于此是否设县,亦无考。至西汉汉文帝元年(前179),始置武冈县;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一带。

图片

都梁。《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辖10县,其中有 “都梁”侯国、都梁县之载,[12]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王子刘遂为都梁国敬侯,侯治在今县城七里桥。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都梁县,亦以侯国名名之。

都梁,何以为名?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都梁县西有小山,山上水极清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谷。俗谓兰为都梁,即以县为名也。”在古今文中,都,多指城邑之意;梁,多指堤坝之意。显然这里的都梁,是药草名。何谓都梁?春秋战国之交《夏小正》有“蓄兰。为沐浴也。”都梁亦名泽兰,始载于战国至西汉时《神农本草经》:“泽兰,一名虎兰,一名龙枣。味苦,微温,无毒。”可治乳妇恶病。《本草纲目》:泽兰“为妇人要药。”因生于诸大泽旁,故名泽兰。但《经》中无载“都梁”之名。可见,俗称都梁(泽兰)之药草,得名当在秦汉时。秦汉时武冈地域,已被楚人、汉人占据,世居当地的“五溪蛮”苗、徭、侗等少数民族,多退守都梁山一带。因山上悉生泽兰,故俗称“都梁”,可能为苗语汉译地名。《武冈州乡土志》:“道(光)、咸(丰)以后,吏治废驰,水火、盗贼、兵戈、饥谨、痢疾辄岁不止。”清晚期尚且如此,远在秦汉时,这一带荒凉贫苦。《元和郡县志》:“武冈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冈山。”其时因食物匮乏,缺衣少药,人口渐少,为繁育族群人口,妇女生病时,多采“都梁”治病,遂成远近名山。西汉初始封都梁侯时,当以此山名之。

都梁侯之封,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密切相关。

西汉初,汉高祖认为秦朝速亡,与大封异姓王,反叛朝廷有关。汉初,于是先后翦灭异姓诸王,陆续分封同姓王。然而,随着藩国势力扩张,终于汉景帝三年(前154)酿成“七国之乱”。平叛后,汉王朝接受惨烈教训,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将自己的封地推恩给其他子弟,封号由皇帝赏封认可。这是继“削藩政策”又一次大的削藩之策,致使以后诸王子叛乱难行。在这种政治况景下,元朔五年(前124),才有长沙定王子刘遂,封为都梁侯之举。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以都梁侯国地域置都梁县,以侯国名为名,属零陵郡。侯址与县邑,

同治于今县城郊新东乡七里桥。

西汉初始元年( 8 年),历132年侯国除,仍存都梁县。直至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与昭陵县同属昭陵郡;又复名武冈县,属昭陵郡,治今市城区;又分原都梁县部分地置建兴县,治今洞口县高沙镇文丰村附近;都梁县,治今隆回县桃洪镇。

图片

武刚。“晋改武冈县为武刚县”。[13]刚,古文中有坚强之意。在甲骨文中,字形象人持刀断网之状,为音形字。《易·说卦》:“兑,其于地也,为刚卤。”《书·皋陶谟》:“刚而塞。”《说文》:“刚,强也,断也。”在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刚强。今谓之强劲有力。武刚,意为武力刚强。

武刚,何以得名?应与东晋奠基者王导为政密切相关。

《晋书》载:西晋末有“八王之乱”,之后天下纷争。王导与琅邪王司马睿友好,便倾心支持。永嘉元年(307)九月,司马睿都督杨州军事,听从司马王导建议,移镇建邺(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永嘉末(312),王导官至宁远将军,拒绝朝廷征召。次年(312)时任丞相的司马睿改封晋王。东晋建兴五年(317)十二月,晋愍帝被弑死,司马睿在建康即帝位,改年号曰建武,旋改为太兴(318)。王导因功封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之后,王导执宰相之位,协助元帝司马睿,建立江南政权。太宁元年(323),又奉命平定王敦叛乱。同年(323)十一月,因王敦之乱,元帝忧愤而死。[14]太子司马绍继位。王导因功封太保,领司徒。咸和元年(326)后,王导又助成帝司马衍,击败石勒,平定苏峻之乱。咸康五年(339),王导逝世,享年64岁,谥文献公。

王导配曹氏,生6子,其四子王协,《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协》:“协字敬祖,元帝抚军参军,袭爵武冈侯,早卒,无子,以弟劭子谧为嗣。”[14]1165因王导生前曾封武冈侯,后均以武功文治而功成,故其子王协在元帝建武元年(317),因袭武冈侯不久,王导改武冈为武刚县。一是避其父封爵之讳,二是企愿儿子王协武运昌国,故有此举。

梁简帝太宝元年(502),因避梁简文帝萧纲之讳,改武刚为武强县,治今武冈市区东北新东乡七里桥,属邵陵郡。辖境当今武冈、洞口、城步等县地。[13]209

武强。强,古今文中多有刚强之意。银雀山《孙子兵法·客主人分》:“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韩非子·安危》:“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字汇·弓部》:“强,壮也。”武强,意为武力刚强。《梁书·卷四·简文帝》云:“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史书记载:他用兵能拓地千里,好文学,善纳士。“实有人君之懿。”但他生逢乱世,好“梦符”“善言玄理”,在位仅两年,终被侯景部下王伟、彭儁所害。

避讳,始于周,行于秦,汉以后继之,盛于隋唐,密于两宋,明代后前驰后紧,清代日趋严酷,民国才废此恶行。南北朝“符瑞”、“避讳”之事甚于前朝。《宋书·卷二十七》中专列“符瑞”三篇,因避讳而改县名者,更是累见。如《宋书·州郡志》:“富阳令,汉旧县……晋简文郑太后讳’春’,孝武改曰富阳。”因避太后讳而改县名,足见东晋避讳盛行。南北朝宋时,避讳仍盛行。据华林甫教授对《宋书·州郡志》研究,郡县改名最多者为避讳地名,共7郡、县,其中郡3县4[15]。因避梁简文帝萧纲之讳,改武刚为武强县,是有依据的。

南朝陈,建兴县并入都梁县,都梁县及武强县,仍属邵陵郡。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并夫夷、武冈、都梁三县入邵阳县,县治邵陵故址,属长沙郡。[16]

图片

武攸,意为武运长久悠远。攸,在甲骨文中,字形如数条溪河曲行远逝之状,当为河流专名。湖南攸县,即以攸溪(攸水)而得县名。《说文》:“攸,行水也。”段玉裁注:“按:当作’行水攸攸也。’”攸,古文通悠远绵长之意。当是指以武立国长远之意。

武攸得名,当与南朝梁萧铣割据长江中游有关。

《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武冈县》:“武攸县,《隋书》载,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罗川令萧铣据巴陵立梁国。萧铣析邵阳县置武攸县,属长沙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更名为武冈县。”共和国《武冈县志·大事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都梁、建兴二县并入邵阳县,大业间置武攸县。”事实上《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统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四县。其注曰:邵阳“旧置邵陵郡。平陈,郡废,并扶夷、都梁二县入焉。”可见隋平陈(589),都梁(武冈)县已并入邵阳县。《隋书·卷四·炀帝下》载:隋大业十三年(617)“丙申,罗令萧铣以县反,鄱阳人董景珍以郡反,迎铣于罗县,号为梁王,攻陷旁郡。”萧铣称梁王后,割据今邵阳一带。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有兵40万。

《新唐·书列传第十二·萧铣》记:武德三年(620)镇守长沙的大司马董景珍之弟欲作乱,事泄被诛。景珍惧而欲降唐高祖,铣遣张绣攻景珍,景珍溃败,被部将所杀。铣因忌张绣骄功,杀之。于是大臣旧将皆疑惧,后多叛铣。唐武德四年(621)高祖遣大将李靖,率巴蜀之兵顺江而下,庐江王瑗,黔州刺史田世康,皆合兵攻铣。铣统辖地将领,遇唐兵献城而降。为挽败势,铣于今邵阳置建州。约在此时,萧铣分邵阳县置武攸县,复建兴县,有充分依据。建州辖武攸、邵陵、建兴三县。建,《说文》:“建,立朝律也。”萧铣置建州,当以此意,以图东山再起。

事实上,萧铣置武攸县后,当年降唐,被唐高祖“诏斩。”《旧唐书·地理志》:“邵州,隋长沙郡之邵阳县。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南梁州,领邵陵、建兴、武冈三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17]这也明证,隋平陈后已撤邵陵郡,萧铣是分邵阳县置武攸县。高祖“平萧铣”后,改建州置南梁州,改邵阳为邵陵县,该《志》又记武冈“武德四年,分邵阳复置。”《新唐书·地理志五》亦有同载。北宋崇宁五年(1106)武冈县升为武冈军,迁治于今县城。

由上所述,汉文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至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县治、侯治在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历132年,侯国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武冈县改称都梁县,以侯国名为名,属零陵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又复名武冈,属昭陵郡。此后,武冈改称武刚、武强、武攸,皆以“武”字当头,足见武冈地望古久悠远。唐武德四年(621年)又复武冈县,迁治于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属邵州。其历朝改名,皆有主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不察。

隋唐之后,区划数改,县域亦更,县治随迁,归属随区划而定。不过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武冈县为武冈军,治今治,属荆湖南路,[2]47-48逐成千年古城不易。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武冈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武冈府;九年降为州,省武冈县入州,属宝庆府。民国2年(1913)废州称武冈县。后称名不改,政区略调,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1994年撤县设市,属邵阳市代管。

境内多山地,赧水两岸有沃野,为邵阳市著名“粮仓”。气候湿润。河溪众多。富农产多特产。武冈铜鹅为省内名产。多林产,云山自然保护区有伯乐树、香果树、杏银等。矿藏富有。交通方便。工业有基础。传统木作富有民族特色。古迹有法相岩、明城墙、凌云塔、文庙等。纪念地有城关南正街文化书社、邓元泰镇木瓜桥、县第一中学校园“红军山”。[18]

图片

参考文献

[1] 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武冈[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214.

[2] 武冈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3.

[3] 湖南行政区划大典[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517.

[4] 后汉书·马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563-564.

[5] 史记·楚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17.

[6]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03-404.

[7] 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78.

[8] 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8.

[9] 潘茂辉、曹伟.湖南春秋晚期越楚墓葬辨说[EB/OL]2012-10-29

http://www.l

[10] 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J]考古学报,2003(4)

[11] 株洲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华文史出版社,199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