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氏国:太平遗址当与有扈氏国有关?

一、华夏文明核心区自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肇起

根据考古,以关中、晋南、豫西为核心的仰韶文化,是由大地湾文化东进和裴李岗文化西传交融发展起来的。从仰韶文化兴旺起来起,就将关中、晋南、豫西和豫东北打造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明地理区域。这个文明地理区域商的文明接力发展,最终汇集成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尧舜禹、夏商周,整个华夏的上古历史,就在这个区域锤炼,以此区域为核心,延展出伟大的华夏文明来。 

华夏文明核心区示意图

“三皇五帝夏商周”,这是中国上古历史的典籍传承。华夏文明核心区的考古文化传承,率先出场的是甘南的大地湾文化、豫中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和豫东北冀南的磁山文化。

在黄饮冰著《新仙女木降温事件之后第二次(距今8000年~6000年)大洪水时期的考古文化及其联系》一文中,我提出了一下观点:

1河南贾湖文化与河南裴李岗文化来源不同

河南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河南裴李岗文化和山东后李文化都有来自北方的人口,北方人口的来源地当是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可能是弇兹氏族东迁形成的。在磁山文化期间,弇兹氏转变成华胥氏。在这里,华胥氏脱离了燧皇神祇的统治,着力恢复女娲神祇的统治,这就是中原地区的风女娲。磁山文化遗留在太行山东麓的支系,就是后岗一期主体居民。

裴李岗文化是粟作农业,贾湖文化是稻作农业,所以贾湖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是来源不同的两个文化族群。裴李岗文化居民来自磁山文化的南下支系,而贾湖文化居民来自两湖,贾湖文化是彭头山文化的姊妹文化。

2、大地湾、裴李岗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

大地湾文化,距今8000年——7000年。大地湾文化向东,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

裴李岗文化,距今8200年~7500年。裴李岗文化向西,成为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

3、仰韶文化史前最强大的超地域文化,这个文化区域的居民就是古夏人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今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带,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红陶黑绘是其特色。

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古夏王国文化(重申)

距今6000年前后,也就是第二次大洪水结束后,以豫西、关中、晋南为中心区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兴起。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保持强劲的整合力,第一次对上古中国的西部、中部之诸文化进行整合,使关中、晋南、豫西豫中豫南、鄂北到汉江以东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城邦共同体。这个以庙底沟文化为核心文化,统一上古中国中、西部和江汉平原东部的城邦共同体,就是最早的华夏氏族国家联邦,即古夏王国。以后的华夏,都是以这个最早的华夏氏族国家集团(古夏王国)为核心不断扩展而来。

5、在庙底沟文化时期,也有两个关键性的类型,就是西王村类型和大河村类型

1)西王村类型是庙底沟类型和早期龙山文化之桥梁,上承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遗风,下开启龙山文化之先河

西王村类型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的西王村遗址是其典型代表。该类型是庙底沟类型和龙山早期文化之桥梁,上承接庙底沟类型之遗风,下开启龙山文化之先河。其典型器物包括敛口平底钵、弧腹敞口平缘盆等陶器,纹饰以附加堆纹和绳纹为主。此外,与庙底沟类型相比,两者在碗、盆、釜等器物以及彩陶用色上存在相似之处,显示了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西王村类型在早期龙山文化中也有显著的影响,如小口尖底瓶和周身有附加堆纹的筒状深腹瓮(或罐)这两种最典型的器物在西王村上层和庙底沟第二期都有出现。所以西王村类型对庙底沟二期文化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文化上的延续性。

西王村类型的小口尖底甁,也是老虎山文化三袋足形器的袋足造型的技术来源。袋足与鼎结合,就是老虎山文化居民的“鬲”。鬲就是袋足鼎。

老虎山文化距今5000年~4000年,遗址包括石墙、祭坛、成排的房子、专业集体作坊、卧室和饮室,主要是窑洞式建筑。老虎山文化已经进入城国文明阶段。

老虎山文化是掌握石砌围墙的红山文化族群的一支南下西进入阴山东南、晋东北、冀西北地区,与西王村小口尖低瓶人群相遇,形成了老虎山文化居民,建立了老虎山城国。老虎山城国的标志就是石城和三空袋足“鬲”。这是整个大夏地区石城的起源地。

2)大河村类型文化遗存长达3300年,既有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遗存,也有“天文图像”的遗存

大河村类型,起始年代在距今6800年,文化存续达3300年。是华夏文明不可多得的标本。主要分布在豫中、豫西,处于大洪水时期的岗地和山区。

大河村类型第三期(距今5000年~距今4700年)发现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物,我将它看做是凤少昊势力曾经西和天子神农北上重建北中原统治的证据。

第四期(距今4700年~距今4500年)大河村类型。彩陶上绘有各种天文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晕纹,这些具有天文观测证据性质的彩陶片,应该就是这个时期的。这个时期,対映的就是炎帝南下河南,而不是伏羲。

大河村类型与女娲伏羲还是有关系的。大河村类型是后岗一期族群的一支下建立的。后岗族群的来源,是风姓华胥氏族东迁太行山形成的。在太行山东麓,华胥氏终于脱离了燧皇神祇的统治,不再屈从于燧皇神祇,恢复了自己族群的女娲神祇。这就有太行山也是女娲山的说法。华胥族群在太行山东麓发展很好,就是遇上了第二次大洪水。华胥之女女娲和华胥之子伏羲,被阻隔在凫山。大洪水结束,在凫山形成的女娲伏羲族群西迁,也许大河族群就是女娲伏羲组群西迁的原因。

后岗一期居民可能是华胥氏族群与贾湖族群北迁部组成。或者贾湖族群北迁支曾经跟华胥氏族群生活过一段时间。然后贾湖文化族群北迁支继续北迁,创造红山文化;华胥氏族群南迁新郑,创造出早期大河湾文化,又与迁徙而来的女娲伏羲组合成新的女娲伏羲族群,再与西边来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联合,成为创建古夏王国庙底沟文化的主体族群。

6、第二次大洪水结束后形成的庙底沟文化,是多文化族群汇合的结果

庙底沟文化,承接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后岗类型,承接了大汶口文化凫山类型,承接了大溪~屈家岭文化类型,承接了红山文化类型,才形成了庙底沟文化。所以庙底沟文化是第二次大洪水结束后,上古中国诸文化的第一次大组合。

二、华夏文明核心区最早的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三个支系

黄河中游的关中、豫西和晋南地区,继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三个支系,即关中地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豫西和晋南的三里桥二期文化,汾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寺文化。

1客省庄二期文化俗称陕西龙山文化,因这种文化遗址最初发现于陕西长安客省庄遗址的第二期文化中,故名。这一文化主要分布于陕西的渭水中下游。该文化已经发掘的遗址除长安客省庄外,还有长安县斗门镇、西安米家崖、临潼县姜寨、武功县赵家来等。长安县斗门镇的遗址就是太平遗址。

2三里桥二期文化分布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区,包括渑池以西的豫西地区,汾水以南的晋西南地区和关中华山以东地区。主要遗址有豫西陕县三里桥,晋西南平陆盘南村、芮城西王村、夏县东下冯等。

3陶寺类型主要分布于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在该地区内的临汾、襄汾、侯马、曲沃、翼城、绛县、新绛、稷山、河津等地,共发现陶寺类型的遗址70多处。其中有些遗址的规模很大,除陶寺遗址(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外,曲沃和翼城两县交界的开化遗址和方城南石遗址(包括曲沃县方城村、翼城县南石村、古巨村),面积也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陶寺类型可能处在公元前25世纪至公元前20世纪。陶寺类型早期大约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时代或稍晚,晚期与三里桥二期文化时代相当。

三、太平遗址的基本情况及有关学者对其历史价值评价

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它是在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古遗址。

太平遗址已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同时期文化联系密切,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它是陕西地区发现的第一个两重环濠、2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夏商时期遗址,填补了西安、关中乃至陕西地区的该时期遗址的考古学空白,对研究夏朝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太平遗址的考古证实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核心区域关中地区文明化进程从未断裂,这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古代文明的演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太平遗址的考古成果

从规模上看太平遗址是具有两重环濠、200多万平米的大型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中心聚落,是西北最大规模夏商时期遗址,其规模相当于2.7个故宫,已达“高等级中心聚落”级别。目前已完成勘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清理灰坑164座,其中91座为隋唐时期,73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清理灰沟7条,其中5条为隋唐时期,2条为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清理2座房址,1座为隋唐时期,1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

太平遗址距今约4150-3700

从出土文物看。太平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还发现了玉器、卜骨、叶形陶牌饰等高等级文物。其中,玉璜、玉璧、玉刀及玉璧芯和玉圭等玉器,表明遗址应有玉器作坊存在;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一件陶铃为关中少见,之前仅在山西、河南的个别都邑性遗址中有所发现。这些出土文物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太平遗址出土的陶器

太平遗址出土的玉器

五、太平遗址的文明内涵

1、朱砂的使用。朱砂的使用作为贵族葬仪中不可或缺的程序,是在龙山时代的陶寺文化中确立的,为此后的二里头文化或夏时期文化所继承,成为商周墓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

2、卜骨。在太平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多以羊、猪的肩胛骨制成,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不见修整、钻、凿的痕迹,是我国古代占卜祭祀传统的早期代表。墓葬、祭祀遗存和卜骨的发现,说明太平遗址先民丧葬方式与礼仪、宗教信仰等精神文明与陶寺以致二里头是一致的,是一个文明系统

太平遗址卜骨

3、图文“黍”。遗址中发现的叶形陶牌饰枝叶纹刻画精美,与甲骨文字的写法极为相近,可以见到图文的痕迹,先民创造“文”的起始及甲骨文的源头

4合瓦形陶铃出土的一件带柄的合瓦形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是我国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同类器物在陶寺遗址和新砦遗址也有发现,显示出太平遗址应有一定的级别。

太平遗址合瓦形陶铃

5、陶器器型的多元化。出土的陶器,既有典型的客省庄文化的各类器型,如绳纹单把鬲、篮纹斝、花边口沿罐等,也有一些来自周边文化区域的典型器型。如来自河南龙山文化的磨光黑陶单把杯、圈足盘、黑陶高柄豆,晋南地区陶寺文化的合瓦形陶铃,山东龙山文化的鬶、盉等,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双大耳罐、麻点绳纹罐、双耳罐、三耳罐等。同时,齐家文化的占卜术、小麦种植,陶寺文化的朱砂墓,江汉地区的玉饰品等文化因素也在太平遗址共存。多元文化在此汇聚,文化的包容性为关中地区走向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道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太平遗址出土的鬲

6、中心聚邑和文化交流枢纽。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区域所展示出的文化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之地。

7、出土甲骨文。有位读者(乐泓)建议我去太平遗址看看。这是我收到的做好的建议。他还告诉我太平遗址出土了甲骨文,并发给我相关图片。没有他的这个建议,我也不知道关中太平遗址。夏朝肯定有文字的。根据司马迁的论述,夏朝也是占卜的,使用的占卜材料有卜骨,也有筮龟。所以他说太平遗址出土甲骨文,我自然是确信的。

六、我对太平遗址的定位:有扈氏国

(一)在有扈氏—兼谈高庙考古文化之“互”族徽和河姆渡考古文化之“护”族徽》一文,我已经论述过有扈氏的来历和有扈氏在关中建立有扈氏国的历史

我为什么能够直接就将太平遗址定位为有扈氏国呢?因为我曾经对有扈氏进行过专门探讨。这篇论述就是《有扈氏—兼谈高庙考古文化之“互”族徽和河姆渡考古文化之“护”族徽》一文。在这篇论述中,我论述了以下内容:

一、有扈氏与夏后氏的两次争战,让有扈氏名垂青史

(一)有扈氏与夏后氏的第一次争战:禹征有扈,以行其教

(二)第二次有扈氏与夏后氏之争战:甘之战

(三)有扈氏与夏后氏争战的本质—争夺天下共主权。借机谈一谈天下共主权的继承、争夺和流转

二、有扈氏,是一个很古老的氏族国家

(一)依据考古证据,有扈氏的源头在河姆渡文化遗址

1、户、扈、有扈氏

2、我所考证的有扈氏,要追溯到考古文化的河姆渡文化

3、河姆渡护族徽与殷商护族徽

4河姆渡文化特色的深入考究确定河姆渡居民是有扈氏

(二)在良渚古国,有扈氏演变成九扈氏,是良渚诸氏族之一

1、良渚氏族族徽

2、良渚诸氏的去向

1)五雉演变成雒越

2)鸤鸠氏演变成九黎

3)有虞氏和九扈随西少昊昌意西迁,演变成昌意节制的有虞氏和有扈氏

(三)关中有扈氏国的确立

1、齐家文化是西少昊西迁的开基文化

2、宝墩古城是昌意监察西部的第一城

3、昌意在关中建立昌意城,城在今关中户县

4、元始前2400~元始前2300年,昌意失关中昌意城,流亡石家河

5关中有扈氏国的确立

三、现在可以确定,河姆渡“双鸟朝阳”图是“护图徽”,高庙“双鸟朝阳”图是“互图徽”

元始前2500年,黄帝轩辕氏代神农氏为天子(天下共主),黄帝设东西大监监于万国。黄帝将东部人口一分为二,一部分随西少昊昌意西迁到上古中国西部;一部仍然居留东部,接受东少昊玄嚣统治

在这次大西迁运动中,大汶口古国的太昊遗民、良渚古国有虞氏、九扈氏、部分古黄人等随昌意西迁。西部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因素在西部的考古文化遗址开始表现,就是这次大西迁运动的结果。

对于这次大西迁运动,我在《黄帝设两少昊为东西大监,监于万国》等系列文章中阐述过。

意要行驶监察西方的职责,向西得控制甘青地区、向西南得控制川藏边,齐家文化、宝墩古城的位置正适当。要确保西部长治久安,必须保持对关中的控制。所以昌意完成了河关(齐家文化区域)和宝墩城(成都和川藏边)的建设后,精力会回到关中。所以要在关中建立城池。这个城,就是关中最早的城池,昌意城。

轩辕黄帝100年(元始前2400年)崩,共工霸九州。共工氏向西击溃了西少昊昌意,昌意流亡到石家河;再向东驱逐了东少昊玄嚣,玄嚣败退回东北。共工氏霸九州,大约100年。

昌意有两个布局:一是派自己的儿子颛顼到玄嚣处,辅助东少昊振兴;二是组建夏后氏鲧、有虞氏、有扈氏联军,以夏后氏鲧为主北伐。鲧收复关中昌意城,有扈氏留守此城,建立有扈氏国,重建关中。鲧继续北进陕西,在神木建立石峁城。

大约元始前2300,颛顼取得华夏共主地位,称黄帝颛顼氏,都濮阳,自此东西两少昊退出了历史。有扈氏在关中建立的有扈氏国,获得帝颛顼的认可,从此被封建为有扈氏国。

崇伯夏鲧勤王石家河和北上关中、陕北路线示意图

 

石峁皇城台出土的卜骨

东下冯遗址出土的卜骨 

夏启驱逐伯益示意图

(二)太平遗址应该是“禹攻有扈”之有扈

总而言之,有扈氏与有虞氏一样,原本属于良渚王国,是良渚王国的“九扈”之民。在轩辕黄帝统一上古中国成为天子之后,设立东西大监,把良渚王国的居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划归东少昊青阳氏玄嚣统领,一部分划归西少昊金天氏昌意统领,这样有虞氏、有扈氏就随昌意来到了上古中国西部,协助金天氏昌意监察西部各国。我说过,有扈氏在关中立城应该是遵从金天氏昌意的命令。青东甘南齐家文化、关中昌意城、川西鲧城(宝墩古城遗址),是昌意建立的监察西部督察府。

昌意的时代结束后,夏鲧继承了节制西部的权力。夏鲧被帝尧的摄政官虞舜杀死后,鲧的部族归于夏禹,大概有扈氏不服夏禹,所以有传说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通过“禹攻有扈”之战,通过建立父子氏族关系,有扈氏被纳入了禹的统治,成为了夏禹的子氏国有扈氏国

到夏启登帝位,作为兄弟氏国的有扈氏不服,有跟夏启打了一战,再次失败。夏启对关中有扈氏国进行了再次改造,组建臣服于夏启的关中有扈氏国。

禹征有扈(太平遗址)和夏启征有扈(鄠邑区)位置示意图

(三)继昌意之后,有扈氏国一直是关中柱国

我在论述《古夏王国》的时候,就将关中视作古夏王国的疆域。古夏王国当然也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也由多个氏国或城国组成。杨官寨遗址,就是古夏王国时期的关中氏国(城国)遗址。在古夏王国前期,实际上跟后来的周朝一样,也是分陕而治的。神农氏居陕州,治理西方;女娲氏居河洛,治理东方。在距今5600距今5300年期间,由于炎姜和玄黄东进南下,对古夏王国产生挤压,古夏王国形成了北女娲南神农的治理局面。女娲在河洛,神农在随孝。在距今5300年后,女娲西迁甘南(南佐遗址)以至于河湟,神农立都于孝之澴川(叶家庙遗址)。大约前3020年前,神农氏完成了对两湖地区形式上的统一(王母族群依附于神农族群),就开始着手恢复古夏王国的北部疆域。通过王母氏依附于神农,王母的战斗氏族蚩尤氏归并于神农氏,所以神农氏的战斗力大增。在距今49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出现,我一直就定位是神农氏回归北部收复古夏王国北部疆域的结果。这个时期的神农氏,将北部的有喬氏(女娲)炎姜、玄黄、两昊和南部的王母并于麾下,建立了天子体制,神农为天子,炎帝和黄帝为两后,蚩尤为天官,少昊为地官,实现了华夏早期的大一统局面。

这个期间,有扈氏和有虞氏,还在良渚遗址。大约在前2500年,玄黄之轩辕氏代神农氏为天子,以黄帝称号君临天下。我也论述过,玄黄历经天鼋氏、有熊氏,在轩辕氏时期才成为天子。轩辕氏的龙兴文化,就是老虎山文化。轩辕造车是后来的附会,这个氏族从红山文化到老虎山文化,都是以造石墙和房子著称。所以我以前说过,轩是房,辕是垣。

轩辕黄帝为天下共主,就设立“东西大监”,东部的人口被一分为二,一部分随西大监昌意氏西迁,有扈氏和有虞氏就成为了西大监昌意氏的部族西迁。在颛顼与共工争帝期间,有扈氏和有虞氏又作为有崇鲧的部属随鲧北征。颛顼在关中建立有扈氏国,从而确立了有扈氏国在关中的柱国地位。尽管有禹和启对关中有扈氏国的两次征伐,但作为夏朝的关中柱国的有扈氏国,都没有被扼杀。

到殷商,崇国建立于丰镐之间,是殷商的关中柱国。这个期间,有扈国迁往原阳。

有崇国一直作为殷商的西部屏障,阻止姬氏向东的扩张。大约在周侯国姬昌时期,姬昌灭了有崇国,并在此地设立丰镐二京。

黄饮冰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