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殷周王朝“帝”字的源流及其在三星堆的传承
三星堆与夏字之争
近年来,学界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不断深入,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与夏王朝存在重要的关联。然而,也有声音质疑三星堆是否与夏王朝存在直接的联系,尤其是从文字系统上考察。针对这一点,本文以“帝”字为例,探讨夏、殷、周王朝的“帝”字的源流及其在三星堆的传承与演变过程,进一步证明三星堆遗址中的遗物可能属于殷商之前,即夏王朝时期的遗存。
1. 三星堆的“帝”:源自夏鸟图腾的象形
三星堆的“帝”字,源自早期的鸟图腾象形。根据考古发现,三星堆文化中的神灵、王者形象往往与夏鸟类图腾有关。这种鸟类崇拜不仅代表了王权与天神的联系,也在文化和宗教上具备了特殊的意义。
三星堆所发现的“帝”字图形符号具有明显的鸟形特征(图一),这与夏朝鸟类图腾的崇拜习俗紧密相连。早期的“帝”字并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象形符号,表达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与天神的合一。可以推测,三星堆的“帝”字图形是对夏朝图腾的传承和发展。
2. 殷商早期的“帝”:夏帝与鹰翅的象形融合
进入殷商时期,早期的“帝”字在形象上经历了进一步的演变。此时的“帝”字,结合了夏朝的“鸟图腾”与鹰翅的象征,形成了独特的文字结构。根据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文物(图二、三、四),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帝”字依然保留了鸟类元素,但增加了象征王权的翅膀,表达了统治者与天神的密切关系。
在殷商文化中,“帝”字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宗教和政治双重意义的符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并成为国家与天命相连接的象征。这一演变过程显示出夏朝“鸟图腾”的传统在殷商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3. 殷晚至周代的“帝”:帝与天齐平
到了殷商晚期及周代,帝字的象形符号再次发生变化(图五、六)。此时的“帝”字逐渐脱离了具体的动物形象,转而成为一个抽象化的符号,表达“帝王与天齐平”的思想。这一符号变化表明王权与神权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统治者不仅是大地上的主宰,也是天命的代表。
与殷商早期相比,殷晚期至周代的“帝”字逐渐简化,其象形符号的含义更侧重于神权和天命的象征。这种演变过程显示出文字结构逐渐从具象的图形符号向抽象符号的过渡。
4. 文字演变的方向性:从“老到小”的发展
从三星堆的“帝”字到殷商与周代的“帝”字,文字的发展呈现出由复杂到简约、由具象到抽象的趋势。三星堆的“帝”字作为夏朝遗存,其象形符号明显更为古老和复杂,体现了早期文明对鸟类图腾的崇拜和象形文字的原始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殷商和周代的“帝”字逐渐简化,发展成我们在甲骨文、金文中看到的形式。
这一演变趋势证明了文字的“逆生长”是不可能的——文字的简化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三星堆的“帝”字象形特征更加原始和古老,证明其属于殷商王朝之前的文化遗存,极有可能属于夏王朝时期的遗物。
结论:三星堆与夏王朝的联系
通过对“帝”字源流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星堆的“帝”字具有明显的夏朝鸟图腾特征,而殷商和周代的“帝”字则经历了进一步的演变和抽象化。这一演变过程为三星堆遗址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说明三星堆的部分文化遗存应早于殷商,甚至可能属于夏王朝时期的遗存。
因此,三星堆不仅存在“夏字”,而且其“帝”字的源流清晰地展示了夏、殷、周三朝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三星堆与夏王朝在文字系统和宗教信仰上的深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