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拉萨四处大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在拉萨繁华的八廓街东北角、冲赛康市场南面,有一座三层楼房的藏式院落,被称为“冲赛康”(Tramsigang) (图01),这就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旧址。大门上方挂有一块匾,上书藏、汉双语: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图02)。
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正式建立“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至1911年辛亥革命为止的184年中,驻藏大臣衙门先后至少迁移了四次:
第一处:八廓街的“驻藏大臣衙门”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命令马喇、僧格赴藏办理西藏事务,这被认为是清代驻藏大臣正式设置的标志。这处衙门被称作“通司岗衙门”(藏语汉译作“冲赛康”“扎康”)。由此,驻藏大臣作为朝廷在西藏地方的固定常设官员,驻藏大臣衙门成为其居住和办理西藏事务的行政机关。乾隆十五年(1750年)之前,西藏实行噶伦世俗权力、寺庙宗教权力以及清廷“特派员”(驻藏大臣)三者分立的局面。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任噶伦颇罗鼐病逝,因长子珠尔墨特车布早逝,颇罗鼐的郡王爵位和首席噶伦的政治地位由其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继承。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不甘自己被朝廷和宗教的牵制,1750年勾结准噶尔汗国,与清廷决裂,公开反叛大清,史称“珠尔默特之乱”。此时清廷的主要目标是准噶尔汗国,乾隆帝同意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前的请求,将清军驻防部队从拉萨撤走了。叛乱发生后,拉萨城内无兵,驻藏大臣傅清(大学士富察·傅恒的弟弟)、拉布敦成了光杆司令,面对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已经控制整个拉萨的复杂局面,两位驻藏大臣大胆决定以议事为名,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诱杀在驻藏大臣府衙门。当年10月,诱杀成功,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在衙内擒获正法。叛乱首领虽然被杀,叛军暴乱依旧,他们围攻驻藏大臣衙署,杀入署内,傅清、拉布敦等清廷要员全部殉国。乾隆十六年(1751年)五月,新任驻藏大臣班第由西宁抵达拉萨,同时,四川总督策楞率军入藏平叛。在清军正规军面前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残党先后被歼灭,清军活捉叛军首领全部处决,珠尔默特之乱平息。叛乱平定后,乾隆重新在西藏部署驻军,并成惯例:当时在拉萨、日喀则、昌都驻军,称驻藏三营。从此废除了世俗郡王掌政制度,彻底根除叛乱的根源。
第一处驻藏大臣衙门被毁而废。 后改作为纪念被杀的两位驻藏大臣而建的“双忠祠”,这是后话。第一处衙门存在时间为23年。
第二处:用1750年发动政变被镇压的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府邸 作为新的驻藏大臣衙门,称为“甘丹康萨驻藏大臣衙门”。衙门位于拉萨大昭寺以北,小昭寺西南(图03。红框内)。
由于该地地处城内空间有限,无法满足“衙门”的用地。择地建衙的计划提上日程。庆麟和雅满泰任驻藏大臣时因将衙门粉修扩建,听任驻藏士兵在此演戏(当时驻藏清军驻扎在“扎什城兵营”),军心涣散,致边境失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遭敕责,并将扩建多余房屋,部分改为储积米粮仓库,部分拆毁,改成教场。衙门彻底弃用。此处作为驻藏大臣衙门从1950年至1789年,有三十九年。我认为“甘丹康萨驻藏大臣衙门”存续的后半期与扎什城的驻藏大臣衙门共存,毕竟一个在城里,一个在城外,生活条件差异挺大。这就解释了后来驻扎在扎什城兵营的官兵借口“藏境不靖”而搬进城里,结果因骚扰百姓,建“鲁布衙门兵营”。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大清驻藏大臣衙门或兵营内必建“戏台”。可想而知乾隆帝的喜好,遍及疆防官兵。
第三处:扎什城兵营和驻藏大臣衙门。
扎什城位于拉萨北郊,开始是一处称作“拉什塘”的地名,地处大昭寺和色拉寺东侧中间的位置(图04)。
雍正十一年(1733年)驻藏清军就选择这里作兵营。当1750年第一处的“通司岗衙门”被毁,第二处空间太小,在拉什城兵营建“驻藏大臣衙门”是理想的选择。从申请上报到批准新建直至兵营翻修新衙建成最晚在1760年前已经完成“扎什城”的全部建设。此时驻藏衙门应该已经建成,各方面的条件远不及城里“甘丹康萨驻藏大臣衙门”,两处同用共存了一段时间。
扎什城是包含驻藏衙门的正副官邸。兵营的清兵营(洋人用“中国”一词,以说明他们是清廷官兵,有译作“汉兵营”)和藏兵营(他们是清军在藏地征招的“藏族兵”,仍属“清廷官兵”)
据史料记载:拉什城兵营方圆二百丈,南东西设门。城基宽一丈,高一丈三,垛墙三尺,共一丈六尺,均以石砌。城上宽五尺,三门,每门阶梯一。总兵官住房计大门在内十五间;游击、守备各一员,每人计大门在内七间;千总、把总十员每人住房三间。…… 兵五百,每两人合住一间。如果细看图04中“扎什城”的绘制,布局结构似乎就是为这座兵营而绘制的。(图05)
扎什城从康熙年的清军驻营地,到雍正年扩建成城堡式的兵营:包括营房,米仓,物仓,药库,校场,帝君庙(关帝庙。清八旗兵营设“关帝庙”是常规,通常庙院建有“戏台”)
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建立的时间多认为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即:驻藏大臣因治军懈怠遭朝廷斥责后,把衙门搬出城的时候。
仅依此计算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的存续时间大约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咸丰七年(1857),因藏境不靖,衙门移至拉萨城,扎什营房遂废,即1789年-1857年,共计68年,其实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建成的时间更早,只不过于因于“甘丹康萨驻藏大臣衙门”共存通用,而被忽略。
目前所见扎什城兵营布局的图只有19世纪初的地图照片(图05。还有一张类似的地图标注绘制时间为1881年,图06),其中扎什城兵营的布局图,特别是将官营帐内的住房布局几乎能和资料对上号(或许是巧合)。
从该图绘制的时间和内容看:此时的扎什城驻藏衙门和兵营已经作废,原址仍有原驻军家属和后代占用,多为藏亲兵或汉亲兵娶藏女的家属。
目前能见到扎什城兵营最早的照片是俄国探险家贡博扎布·采别科维奇·崔比科夫(Gombojab Tsebekovitch Tsybikoff 1873年—1930年) 1900年-1901年在西藏地区拍摄的《五十张西藏相册》相册中的一张。
这个相册目前问世的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为原版,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除“五十张”照片,还有用台式打字机打写的照片标注,原标注手写原稿,俄文相册介绍和每图标题及介绍,部分俄文版照片。第二版本为第一版本的“剪边版”(图07),今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该版除标题,收藏者还作了一些补充说明,对看懂每幅照片的内容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图08为法国图收藏, 原标注:Tchja-chi-tau, fortin à 2 kilomètres au N. de LHASSA. Campement de la garnison chinoise (拉萨北边两公里的扎什城大清驻藏兵营)。
原注” Tchja-chi-tau” 中“tau” 是 原手稿“tan” 的误认。(图09)
需要说明的是照片拍摄于1900年-1901年,而继扎什城兵营的“鲁布兵营” 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也就是说照片拍摄时“扎什兵营”已经“弃用”的至少三十年,照片中的建筑和布局有可能发生变化,但细看局部,还是能基本看出“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的大致轮廓。
下面就扎什城照片(图10)提供的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纯粹推想):
参看图05。图10中可见有多道围墙围起的空间,能看出方方的城墙,那应该是营房墙。从墙头露出的屋顶,应该是“清兵营” 和“藏兵营”,两兵营之间是“将官营”,图05和图06都显示这部分是凹进去的。而图10 是凸出左右兵营的围墙。“带白围墙凸出的建筑”疑是“驻藏大臣衙门”, 衙门建筑的前面(南)有一处基本位于城中轴线的“建筑群”,掩映在大树内。该建筑的外立面似庙宇, 此处可能是兵营“关帝庙”(当地人称“扎基拉姆”)的位置,关帝庙外有一道围墙和兵营北墙相接,形成兵营外(南),驻藏大臣衙门和关帝庙独立的空间。中轴往南与外围墙交汇处,隐约可见一城门,这里可能是扎什城的“南大门”,毕竟废弃太久,图中无“城门楼”,也可理解。兵营外侧和背后可见较大的空间,可能是“校场”,校场外有外围墙,建在高高的河堤(墙基)之上,或山脚下;堤下是车辙交错的大路”,应该是色拉寺和大昭寺之间的主要通道、兵营城西北角有两处建筑:一处可能是“土地庙”,一处可能是校场的阅兵台。(参看图11 加注。图12、图13、图14为图11的分解图)
第四处为鲁布(街)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
“鲁布衙门”在多张老地图中都有表现(图15。1904年)。
从图中可以发现“鲁布”位于“环道”南段内。这条“环道” (图15中紫色圈)到底起什么作用?有两种说法:拉萨城墙和布达拉宫大转经道。从历史看无论是宗教,还是世俗都没有建“拉萨城”的记载。我倾向是相对于布达拉宫“小转经道”外侧的“大转经道”。
在一张绘于1881年的拉萨图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鲁布衙门和兵营” (图16。红框内)。如果细看就会发现“鲁布驻藏衙门”是由两座并列的院子组成,各座门前有“一对旗杆”,这里的“四旗杆”就成为“鲁布衙门和兵营”的代名词(图17。图16局部图)。
为什么要建“两个衙门”?这和当初的设置有关。
驻藏大臣全称为“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 正、副各一员,正职称“办事大臣”;副职称“帮办大臣”。驻藏办事大臣与帮办大臣名义上为一正一副,实则互不统属。清朝中央政府还规定正副大臣需同驻一处衙门,门内分左右两个院落。由于正副同样行使权力,容易相互掣肘,清末取消“帮办”,而改两位低一级的官员协办。图18中可能因此只见一对大旗杆(参看图22)。
在俄国探险家崔比科夫 《五十张西藏相册》中有一张标注为:Lhasa, Amban‘s Yamen (Residence of Chinese Official) from Southeast(拉萨中国官员-安班的办公和私邸,东南面。源自:美国国会图书馆);Yamin de l’amban chinois à LHASSA. Vue du Sud-Est. Au fond, Bodala. 中国安班驻拉萨衙门:东南面。背景是布达拉宫。源自:法国国家图书馆)(图18)。
“Amban”是洋人对驻藏大臣的专门称谓。根据照片提供的衙门和布达拉宫的位置,以及拍摄的时间:1900年,可以肯定照片中展现的是“鲁布驻藏大臣衙门” 。
目前问世的“鲁布衙门”的照片极少,除一张表现“鲁布衙门东辕门外”(图19)照片,还没有“外景照”,更别说“全景照” (图20。加标注。图18局部)。
按常理:鲁布衙门和兵营是在一个大院内,院有围墙设大门。大门内,衙门在西,兵营在东,各有自己的围墙,中间为校场。衙门自南向北是:大影壁,东、西辕门,三间大门,门前石狮一对(早几年军区二所内发现的一只“朵森格”,即为鲁布衙门前石狮对狮之一),大门内是前院办公地,设仪门和大堂,左右配房为衙门常设办公机构。可惜图中建筑简陋无法具体辨认。衙门的围墙有明显的白色斜条,斜条纹止即为衙门后围墙。
图21-图24是图20的分解图
图21:根据大清兵营建筑规制,应该设一道把衙门和兵营围在一起的外围墙,图左应为外围墙上的南大门,大门上方设“一间门楼”,大门内外各设“值房”。这道“外围墙”已经残缺。有将此墙称“拉萨城墙”,无证据支撑。图中门楼若为“城门楼”,过于简陋。该外墙的“基础”可能沿用原“布达拉宫大转经道”上传经墙是有可能的。
图22. 衙门影壁,东辕门,门内大旗杆,右吹鼓台(可能另有它名),衙门大门。
图23. 大门后有一座“单坡建筑”疑似“仪门”,仪门后拟有并列的“歇山大堂”。背景为布达拉宫。
图24. 大堂后边应为“内院”。图中的衙门“带白斜纹”围墙中止处即为围墙的东北角。
照片提供了鲁布驻藏大臣衙门的外景轮廓,实地原址和布局还需考古部门提供准确的依据。
今天在拉萨,只有八廓街的“通司岗衙门”原址,以建展览馆为目的,重建恢复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其结构和布局更多是今人的想象,以说明这段历史。第二处不见遗存。第三处留有“扎基路”和“扎基拉姆”寺。第四处,留有地名“朵森格街”,和早些年出土的一只石雌狮。(图25.四处驻藏大臣衙门在拉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