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乡下老中医不做手术,只用一张方子消除脂肪瘤。我们医院每年都会去乡村进行为期1年的义诊,于是我就报了名。路途虽然过于遥远,但是我却收获满满。当时我就和村里的老中医住在一起。这个老中医医术虽然很好,但总是摆着一张臭脸,就像别人欠他百八十万一样,平常也不爱说话。只有我问他时,他才会说话,否则就不会主动和我搭话。

有次来了一位老伯,他一进来就撩起衣服说:医生你看我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凸起的包块。我摸上去不痛不痒,还软软的,皮肤表面也不热不红。而且他那个包差不多和鸡蛋一样大,我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脂肪瘤。

当时在医院里边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我看老中医的方子更注重健脾化痰、散结。我实在不太明白老中医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怕老郎中不搭理我,但是为了弄清楚方子的妙处,帮助更多的患者,再三犹豫下还是开口问了老郎中。出乎意料的是,老中医侃侃而谈,不仅把方子给了我,还把方子的用药原理也给我详细地讲解了一番。

老中医说:一般中医认为脂肪瘤这个不疼不硬、不红不肿的东西,其实是痰浊汇聚而成的。那么,这个痰浊包块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因为它是开方的关键。《医宗必读·痰饮》中说:’脾为生痰之源,’而这个患者本身也确实有脾虚的问题。

乡下老中医,不做手术,只用一张方子,消除患者的脂肪瘤问题

在患者就诊的时候,可见他整个人的形体比较瘦弱,精神疲惫,看上去十分倦怠乏力。详细沟通下,发现患者舌质淡脉象细弱。患者还说,自己一直以来食欲不振,四肢还会出现沉困酸乏的症状。结合上述症状可以看出患者脾虚。脾主人体全身的肌肉,脾虚就会造成肌肉失养,身体出现肢体困倦乏力。同时脾虚还有食欲不佳、下降的症状。

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的患者也会出现气血不足,而导致脉细、舌淡。老中医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辩证后,得出要以健脾化痰为基础开方。才能扯绝患者的生痰之源,才能把他这一身的脂肪瘤’去根’。

再来看看这个方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木香贝母炙甘草。患者用后效果如何?患者用四剂后明显感觉身体有力气了,食欲也变好了;接着又喝20剂,一摸身上的包块就发现明显地缩小了。患者见状信心大增,又持续喝了6个月,身上的脂肪瘤基本上全消失了。同时患者的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差、四肢酸困等症状也都基本消失。

方中党参有健脾益气的效果;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利水,可以恢复中焦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脾生痰,那谁来化痰浊?当然是陈皮和半夏了。为什么?陈皮在化痰鼻祖方二陈汤中是主角之一,所以能够抗下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半壁江山。半夏燥湿化痰散结是化痰界的打把子。

半夏手里拎着两把小刷子,左右开弓,把肺胃里的痰湿洗刷干净。除了化痰,还能降逆,让上泛的痰湿往下走。然后加木香和贝母,木香增进行气健脾开胃之效。贝母可以散结,有助于化开脂肪瘤。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