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里的光
——读辽京《白露春分》有感
文/徐静
《白露春分》书名蕴含的意境优美,本以为作家辽京的故事会是一段充满诗意与美好的旅程,未曾料到,它引领我们走进的是生活那布满褶皱的深处。
《白露春分》如同一幅用细腻笔触绘制的生活画卷。在书中,“白露”和“春分”不仅是自然的季节,更是人生的两个阶段,成为这部小说创作的两条关键线索。“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的词恰如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豁达解读,当一个普通女性的生命逐渐衰老,她与家庭的关系,她的内心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家庭展开。退休后的秀梅奶奶,本应在儿孙绕膝的温馨中安享晚年。然而,现实养老的难题却如巨石般横亘在子女之间,成为不可言说的禁忌。秀梅奶奶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如同暗夜里的潮水,无声地侵蚀着她曾经温暖的世界。她就像那棵曾为家庭遮风挡雨的大槐树,最终在岁月的洪流中无奈地老去。正如北师大文学教授张莉所说,女性身份从母亲变化到祖母,是从“意气风发”逐渐走向“无能为力”的一个过程。
孙女佳圆和佳月,在成长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却分别被生活的荆棘刺得遍体鳞伤。佳圆满怀梦想地远走他乡求学,归来时却只剩满身的疲惫与伤痕;佳月在工作与照顾奶奶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地寻找着生活的平衡。辽京以悲悯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家庭中的琐碎细节、隐忍不发的痛苦,并将其一一展现出来。
从秀梅,到秀梅的女儿立春、立秋,再到第三代的佳月和佳圆,这三代女性都是孤独的悲情的,她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存身立足的位置。辽京对这个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也有她的质疑和悲悯。我们从小说中能够看到秀梅一家人的悲剧,也能看到悲剧的来源,情到极致就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辽京的文字,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而无情地剖析着这个家庭的每一丝裂痕。她的笔触近乎冷酷的真实,阅读的过程,仿佛是一场心灵苦旅,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被钝刀慢慢切割的痛楚。
但辽京并不是真无情,《白露春分》让读者在生活的褶皱里捕捉到了那一丝永恒的光。那是秀梅奶奶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的对家庭的爱,是佳圆和佳月在迷茫中不曾放弃的对未来的渴望,是家庭成员之间虽有矛盾却依然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个家庭中一次次熠熠生辉。
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复杂与多面。它让我们看到,生活既有表面的平静与美好,也有深藏在底层的痛苦与挣扎。然而,无论生活如何不堪,我们都能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找到希望的火种。
《白露春分》所书写的重点在于家庭生活本身,将角色视为真正的人,恰恰是这本书最为打动读者之处。它让我们明白,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风雨,我们或许会在其中迷失,或许会被打击得遍体鳞伤,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总能在生活的褶皱里,寻找到那温暖而明亮的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活的希望永远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