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血管母细胞瘤是一个良性、缓慢生长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管性肿瘤,WHO I级,主要发生在小脑半球,是成人小脑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分为散发性和家族遗传性两种。
家族性病例常与VHL病相关:
-
伴发视网膜血管瘤或同时有肝、肾、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时则被称为Von-Hippel-Lindau综合征(VHL),多发性的HB多与VHL综合征有关
-
超过40%的血管母细胞瘤发生于VHL患者
散发性和VHL患者均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
好发位点:中线旁小脑半球内部/靠近脑表面;脊髓
病理:起源于血管周围的间叶细胞。大多数为囊性,囊壁可见血管丰富的实性壁结节,囊壁为神经胶质组成;少部分为完全实质性,血供极丰富。
根据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分型:
-
1型(5%):单纯囊性,无肉眼可见的结节
-
2型(60%):单纯囊性,伴壁结节(大囊小结节型)
-
3型(26%):实性结节
-
4型(9%):实性结节伴内部小囊
影像学表现:
-
肿瘤通常为囊实性,界限清楚或欠清,实性部分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及T2-FLAIR呈稍高/高信号,实性部分T2WI高信号与肿瘤实质内大小不等、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或血窦组织构成有关。
-
肿瘤于DWI呈低信号,反映肿瘤内富含大量的薄壁血管而组织结构疏松。
-
肿瘤内或瘤周可见大量条状血管流空影,推测原因为肿瘤生长过程中缺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升高,导致组织血管大量生成,其反应组织学上富血供的结构与成份,此为HB的重要特征性表现。
-
瘤周水肿是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另一特征性表现,与瘤体内富含大量成熟毛细血管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渗出较多有关。
-
肿瘤附近常可见沿小脑沟走行的T2-FLAIR高信号,即“脑沟征”,可能是由于大量VEGF导致富蛋白水分渗透至蛛网膜下腔导致,或由于局部静脉高压淤血所致,该征象常可见HB及其他血管源性肿瘤。
-
增强后HB实性部分呈显著强化,强化程度等同血管,反映其血供丰富的病理特点,即肿瘤实质部分主要由大小不等、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或海绵状血管网和网状内皮细胞组成,因此增强后血窦由对比剂填充,使其T1时间显著缩短。
-
HB实性部分的长T2区域常出现更高强化,T2等信号区域强化相对较弱,分别对应HB网状结构中血窦结构及细胞结构,类似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双相征”,此为该肿瘤的特征性表现。
-
血管母细胞瘤(HB)四主征:流空、水肿、高强化、高灌注。
-
囊液:T2WI、FLAIR高信号>CSF信号 -
壁结节:常较大(相比血管母细胞瘤) -
DWI无明显受限 -
强化囊壁:由肿瘤组织构成 -
不强化囊壁:由反应增生的胶质/受压脑组织形成
-
形态:表现多样;单发/多发 -
囊变多见,囊壁光滑/厚薄不一 -
增强:不规则,环形强化;囊壁明显强化 -
瘤周水肿:较明显 -
钙化: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