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知识点名称(细目/节) |
一、贫血 |
1.概述 |
2.缺铁性贫血【相关】 |
|
二、白血病【相关】 |
1.急性白血病 |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
3.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
三、出血性疾病 |
1.概述 |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 |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N中性粒细胞
Plt血小板
Ret网织红细胞
贫血
概论
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贫血常是一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红细胞是携氧的工具,将肺毛细血管内的氧输运至全身组织的毛细血管,并将组织中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肺。
代偿功能包括:
①组织增加氧的摄取;
②器官组织中血液重新分布;
③心搏出量增加;
④肺功能的代偿;
⑤红细胞生成功能的增强。
一、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定为:
成年男性HGB<120g/L,RBC<4.5×1012/L及Hct<0.42;
成年女性HGB<110g/L,RBC<4.0×1012/L及Hct<0.37;
孕妇贫血定为HGB<100g/L,Hct<0.3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
举例 |
|
大细胞 |
>100 |
>32 |
0.32~0.35 |
巨幼细胞贫血、MDS |
小细胞 |
<80 |
<26 |
<0.32 |
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贫血 |
正细胞 |
80~100 |
26~32 |
0.32~0.35 |
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
二、分类
(一)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
1)造血干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2)红系祖细胞异常: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1)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
2)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T/B细胞功能亢进所致的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3)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均可因产生EPO不足而导致贫血;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诱导机体产生造血负调控因子,抑制造血导致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4)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再生障碍性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性贫血: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1)内源性
1)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3)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
1)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3)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 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不良性贫血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CD8+T细胞攻击造血干细胞(氯霉素)
1.免疫疾病;
2.三系少、网织红少,但淋巴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多;
3.重型再障:Ret<15×109/L、N<0.5×109/L、Plt<20×109/L;
4.无淋巴结肿大、无肝脾大、未见巨核细胞;
5.治疗:雄激素(司坦唑醇,康力龙)、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
补充: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
◇血管外是脾脏和骨髓,如温抗体、遗传球
◇血管内严重(酱油尿、休克),如输血、冷抗体、PNH
1.蚕豆病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 |
生活注意 |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血管内;CD55、59;Ham试验 |
首选糖皮质激素,其次脾切除 |
3.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渗透脆性增加;膜异常 |
脾切除显著疗效 |
4.自身免疫性溶血 |
Coombs试验阳性,狼疮 |
首选糖皮质激素,其次脾切除 |
(三)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极重度<30g/L;重度60g/L;中度90g/L;轻度120g/L。
三、临床表现
主要取决于:血液携氧能力的降低情况;总血容量改变的程度;上述两种因素发生发展的速率;呼吸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贫血的临床表现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的速度相关,以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一般表现 疲乏无力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
(二)心血管系统症状 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部分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查体可以有心脏扩大,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三)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维生素B12缺乏时可有麻木、感觉障碍及行走不稳等症状。
(四)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较常见。舌炎、舌乳头萎缩见于营养性贫血,黄疸及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病人。
(五)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肾脏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多尿、尿比重降低。部分病人可有蛋白尿、月经失调和性功能减退。
(六)其他 有时伴发低热,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高有关。溶血性贫血常伴有黄疸。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可伴有腹痛、腰痛和发热。
四、诊断步骤
贫血的诊断步骤可分三步:
(一)确立贫血的诊断。
(二)明确贫血的类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类、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性贫血或增生减低性贫血)分类以及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三)病因学诊断。
五、诊断方法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Hb,RBC,MCV,MCHC,MCH,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周围血涂片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
2.网织红细胞计数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3.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铁染色等。
4.其他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检查。
六、治疗原则、输血指征及注意事项
(一)贫血的治疗原则 除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外,缺铁性贫血者用铁剂治疗,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者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肾性贫血者用红细胞生成素;免疫机制发生的贫血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环孢素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选用雄激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进行骨髓移植。
(二)输血的指征 急性失血性贫血(血容量减少大于30%)、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g/L)。
(三)输血的注意事项 宜推广成分输血;注意输血并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有时输血会诱发溶血,必要时可输洗涤红细胞。
缺铁性贫血
铁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为血红素合成所必须。体内铁缺乏可分为三个阶段:体内储存铁耗尽(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最后发生缺铁性贫血(IDA)。
一、铁代谢
(一)铁的来源
1.来自食物,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1.0~1.5mg、孕妇2~4mg。
2.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制造红细胞所需铁20~25mg。
(二)铁的吸收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食物中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备铁情况来调节。
(三)铁的转运 借助于转铁蛋白,生理状态下转铁蛋白仅33%~35%与铁结合。血浆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未被结合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的量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浆铁除以总铁结合力即为转铁蛋白饱和度。
(四)铁的分布 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0mg/kg。血红蛋白铁约占67%,肌红蛋白铁约占15%,贮存铁占29.2%,组织铁、含铁酶则含量甚低。
(五)铁的贮存 有两种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前者能溶于水,主要在细胞质中;后者不溶于水,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处。
(六)铁的排泄 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出汗、皮肤细胞代谢亦排出少量铁。正常男性每天排铁0.5~1.0mg,女性1.0~1.5mg,哺乳每天可排泄1mg铁。
贮存铁 |
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
功能铁 |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 |
先减少 |
铁蛋白 |
先回升 |
网织红细胞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铁摄入不足和需要量增加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补充不足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二)铁吸收障碍 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三)铁丢失过多 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三、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二)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食欲减退等。
(三)组织缺铁表现 IDA黏膜损害较常见,易出现口炎、舌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 Vinson征)及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无泽、反甲或匙状甲等,以及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甚至发生异食癖。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衰。
四、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体积较小,并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MCV、MCH、MCHC值均降低。
(二)骨髓铁染色 骨髓小粒中的铁称细胞外铁,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称细胞内铁或铁粒幼细胞。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
(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血清铁降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四)血清铁蛋白 是体内贮备铁的指标,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
(五)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当幼红细胞合成血红素所需铁供给不足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值升高,一般>0.9μmol/L(全血)。
血象 |
小细胞低色素 |
骨髓象 |
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病史,红细胞形态(小细胞、低色素),血清铁蛋白和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骨髓检查及骨髓铁染色做出诊断。铁剂治疗有效也是一种诊断方法。确诊后必须查清引起缺铁的原因及原发病。
六、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治疗IDA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一)病因治疗 尽可能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如: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或放化疗等。
(二)补铁治疗 首选口服铁剂。
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铁剂应选择含铁量高,容易吸收,胃肠道反应小的铁剂。
疗效评价: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上升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再服药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常用注射用铁剂为右旋糖酐铁,深部肌肉注射,其指征为:
①口服铁剂有严重消化道反应,无法耐受;
②消化道吸收障碍;
③严重消化道疾病,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
④妊娠晚期、手术前、失血量较多,急需提高血红蛋白者。
缺铁性贫血 |
|
血清铁 |
低 |
铁蛋白 |
低 |
铁饱和度 |
低 |
总铁结合力 |
高 |
游离原卟啉 |
高 |
治疗:
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铁蛋白↑
5~10天高峰→ 2月正常→再4~6月正常
观察有无贫血,最可靠的查体部位是 |
|
『正确答案』A |
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外周血实验室检查特点是 |
|
『正确答案』B |
常见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
『正确答案』E |
女,36岁。乏力,头晕,Hb 64g/L,检查提示红细胞体积减少,中间淡染区扩大。则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正确答案』D |
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不符合的是 |
|
『正确答案』A |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组织缺铁而发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
『正确答案』D |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的最早期指标是 |
|
『正确答案』E |
下列疾病中,骨髓有核红细胞出现“核老浆幼”现象的是 |
|
『正确答案』C |
女性,18岁。1年来逐渐面色苍白,无力,检查: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5.0×109/L,血清铁400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C |
关于铁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D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 |
|
『正确答案』A |
诊断缺铁性贫血铁减少期的敏感指标是 |
|
『正确答案』A |
女,30岁。乏力、头晕伴月经过多半年。化验:Hb 60g/L, RBC 3.1×1012/L,WBC 7.3×109/L,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该患者最可能的化验结果是 |
|
『正确答案』C |
男,45岁。便血、面色苍白3个月,血常规Hb 60g/L,MCV 72fl,MCHC 27%,WBC 8.0×109/L,Plt 138×109/L,网织红细胞0.025。最可能出现的特有临床表现是 |
|
『正确答案』B |
女,20岁。头晕、乏力1年。实验室检查:Hb 70g/L,RBC 3.0×1012/L,WBC 4.1×109/L,Plt 200×109/L,血清铁蛋白4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C |
女,20岁。头晕、乏力3个月,加重1周。近期月经量多。查体: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20,淋巴细胞0.80,网织红细胞0.001,血小板11×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C |
男,26,乏力,间断鼻出血3周,既往体健,查体:T 36℃,面色略苍白,双下肢可见数个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舌尖可见血疱,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RBC 2.3×1012/L,HB 70g/L,WBC 2.9×109/L,分类N 0.30,L 0.65,M 0.05,PLT 22×109/L,网织红细胞0.001。如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
|
『正确答案』C |
女,25岁,双手关节肿胀疼痛2个月,发热伴胸痛1周,查体:见口腔溃疡,血常规:血WBC 21.1×109/L,Hb 90g/L,PLT 65×109/L;尿蛋白(++),RBC(++);胸部X线片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D |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急性白血病 |
慢性白血病 |
|
细胞分化 |
停滞在较早阶段 |
停滞在较晚阶段 |
分类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3)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一、分型
(一)FAB分型
1.LL分为三个亚型
(1)L1型:原始和幼稚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
(2)L2型:原始和优质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
(3)L3型(Burkitt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胞浆内有许多空泡。
2.AML分为八个亚型
(1)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原始细胞>30%,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CD33或CD13等髓系标志可呈阳性。
(2)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NEC,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核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的90%以上,至少3%细胞MPO(+)。
(3)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细胞占骨髓NEC的30%~89%,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
(4)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30%。
(5)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占NEC的>30%,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单核细胞>20%。
M4E0:除上述M4型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NEC中≥5%。
(6)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NEC中原单核、幼单核≥30%,且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为M5b。
(7)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非原始细胞≥30%,幼红细胞≥50%。
(8)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血小板抗原阳性,血小板过氧化物酶阳性。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常以高热、感染、出血为主要表现,缓慢者以贫血、皮肤紫癜、拔牙后出血起病。
(一)贫血 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二)发热 白血病本身虽然可以发热,但是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三)出血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M3易并发DIC。颅内出血是常见死亡原因。
(四)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多见于ALL。
2.骨和关节疼痛和压痛,常有胸骨中下段压痛。
3.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
4.齿龈和皮肤浸润以M4和M5多见。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多见于ALL,常为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6.睾丸浸润多见于ALL,为仅次于CNS-L的髓外复发根源。
三、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一)血象 白细胞可升高、正常或降低。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有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低于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外周血分类幼稚细胞增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细胞≥30%(FAB分型标准)或≥20%(WHO分型标准),可出现裂孔现象。少数病人呈低增生性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常有形态异常,Auer小体见于AML。
四、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
ALL(淋) |
AML(粒) |
M5(单) |
|
髓过氧化物酶(MPO、POX) |
(-) |
(+~+++) |
(-)、(+) |
糖原染色(PAS) |
阳性 |
(-)、(+) |
(-)、(+) |
非特异性酯酶(NSE) |
(-) |
(-)、(+) |
阳性,可被NaF抑制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
增加 |
减少或(-) |
正常或增加 |
吉林吃汤圆;单身汉被姊妹拿下俯首称臣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维持营养。
(二)化疗 早期、联合、足量、分阶段(诱导缓解、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完全缓解(CR)指白血病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正常。其标准:
①骨髓象:原始细胞≤5%,红系、巨核正常。
②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和儿童),WBC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Plt≥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③相关的症状及体征消失。PR为1~2项未达标,NR为三项均未达标。
六、常用化疗方案
(一)ALL 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儿童缓解率80%~90%,成人50%。成人常用VDP方案(VP+柔红霉素)或VDLP方案(VDP+门冬酰胺酶)。
(二)ANLL 标准诱导缓解方案为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此外还有HA方案(三尖杉碱+阿糖胞苷)。M3(APL)使用全反式维A酸和(或)砷剂治疗。
七、CNSL防治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此外可用颅脑脊髓放射治疗。
八、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
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有HLA相合供者的成人ALL,高危型儿童ALL,除M3之外的AML。病人年龄50岁以下。如无合适供髓者可选择自体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AML(急粒) |
AML-M3急性早幼粒:DIC、Auer成堆、PML-RARA、t(15,17) |
DA、M3全反式维A酸 |
ALL(急淋) |
L1:小细胞 |
VP、DVLP |
CML(慢粒) |
巨脾、BCR/ABL、t(9,22)、Ph染色体 |
羟基脲、伊马替尼 |
急粒——DA、IA方案——M3全反式t(15,17)早幼粒Auer小体、DIC出血
巨脾,慢粒,BCR/ABL,羟基脲、伊马替尼,t(9,22),Ph
打屁股的丽丽带bra救二儿子,一枪一马进费城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胸骨压痛+POX阳性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胸骨压痛+淋巴结肿大+糖原PAS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胸骨压痛+Auer小体+PML/RARA+t(15,17)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胸骨压痛+牙龈+非特异性酯酶NaF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巨脾+Ph+BCR/ABL+t(9,22) |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HA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VD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VP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全反式维A酸 |
中枢神经 |
甲氨蝶呤 MTX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伊马替尼、羟基脲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
1.年龄 都可发病,以中年最多,起病缓慢。
2.脾大 以脾大最突出,可呈巨脾。
3.白细胞显著增高 常>20×109/L,WBC极度增高时(>200×109/L)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血象分类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4.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 粒/红明显增高,以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活性明显减低或呈阴性反应。
6.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二、Ph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标记
90%以上病人白血病细胞中有Ph染色体,t(9;22)(q34;q11),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P21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三、临床分期
可分为三期。
(一)慢性期 病情稳定。
(二)加速期 发热,体重下降,脾进行性肿大,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慢性期有效的药物失效。嗜碱性粒细胞增高>20%,血或骨髓细胞中原始细胞>10%。除Ph染色体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
(三)急变期 临床表现同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或原淋+幼淋>20%,一般为30%~80%;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慢粒急变多数为急粒变,也可转为急淋,少数转为M4、M5、M6、M7。
四、诊断及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要点
(一)诊断 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可作出诊断。
(二)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要点
1.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
2.脾大不如慢粒显著。
3.WBC一般不超过50×109/L。嗜酸、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RBC、Plt大多正常。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反应增强。
5.Ph染色体阴性。
6.病因消除后,类白血病反应可消除。
五、治疗
(一)分子靶向治疗 首选甲磺酸伊马替尼,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慢性期400mg/d、加速期600mg/d、急变期600~800mg/d。
(二)化学治疗
1.羟基脲 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常用剂量3g/d,分2次口服,待白细胞减至20×109/L左右时,剂量减半,降至10×109/L时,改为小剂量(0.5~1g/d)维持治疗。
2.α-干扰素(INF-α) 起效慢,常用剂量300万~500万U/(m2·d),每个月连用10天。
(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根治慢粒最有效的方法。45岁以下病人有HLA相合同胞供髓者慢性期缓解后尽早进行。加速期、急变期或第二次缓解期疗效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临床表现
患者多系老年,男女比例2:1,CLL起病缓慢,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往往因血象检查异常或体检发现淋巴结或脾肿大才就诊。
1.一般表现 早起症状常见疲劳、乏力、不适感,随着病情进展而出现消瘦、发热、盗汗等,晚期因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宜并发感染。
2.淋巴结和肝、脾大 60%~80%患者淋巴结肿大,颈部、锁骨上部位常见。
3.自身免疫表现 合并免疫功能异常,伴发AIHA、ITP。
4.其他 小部分患者有肾病综合征、天疱疮、血管性水肿等副肿瘤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50%,绝对值≥5×109/L,以小淋巴细胞为主。Coombs试验可(+)。
(二)骨髓象 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三)免疫分型 多为B淋巴细胞标志,CD5(+),CD19(+),CD23(+),CD27(+),CD43(+);SmIg、CD20弱阳性;FMC7、CD22、CD79b弱阳性或阴性;CD10阴性。
(四)细胞遗传学 常规核型分析仅40%~50%的CLL患者伴染色体异常,13q最常见。
(五)分子生物学 50%~60%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IgVH)体细胞突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按IWCLL标准:
①CLL时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且至少持续3个月,具有CLL免疫表型特征;或②虽然外周淋巴细胞<5×109/L,但有典型骨髓浸润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及典型的CLL免疫表型特征,均可诊断为CLL。
(二)鉴别诊断
1.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呈多克隆性和暂时性,淋巴细胞计数随感染控制可逐渐恢复正常。
2.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侵犯骨髓的小B细胞淋巴瘤与CLL易混淆,其细胞形态、淋巴结及骨髓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细胞遗传学与CLL不同。
3.毛细胞白血病 多数为全血细胞减少伴脾大,淋巴结肿大不常见,易于鉴别。但少数患者白细胞升高达(10~30)×109/L,外周血及骨髓中可见“毛细胞”,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染色反应阳性,CD5阴性、高表达CD25、CD11c和CD103。
四、临床分期(Rai分期和Binet分期)
分期 |
标准 |
中位存活期 |
Rai分期 |
||
0 |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
≥150个月 |
Ⅰ |
0+淋巴结大 |
101个月 |
Ⅱ |
Ⅰ+脾大、肝脏肿大或肝脾大 |
≥71个月 |
Ⅲ |
Ⅱ+贫血(Hb<100g/L) |
19个月 |
Ⅳ |
Ⅲ+血小板减少 |
19个月 |
Binet分期 |
||
A |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3个区域的淋巴组织肿大 |
≥10年 |
B |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3个区域的淋巴组织肿大 |
7年 |
C |
与B期相同外,尚有贫血(Hb:男性<110g/L,女性<100g/L)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 |
2年 |
注:5个区域包括头颈部、腋下、腹股沟、脾、肝;肝、脾大专指体检阳性 |
五、治疗
(一)化疗 苯丁酸氮芥(瘤可宁),4~8mg/(m2·d),连用4~8周,对C期患者可合用泼尼松10~20mg/d。环磷酰胺50~100mg/d。
嘌呤类似物:氟达拉滨抑制腺苷脱胺酶作用,CR率20%~30%,连续3天或5天,每4周重复一次,亦可联合烷化剂,如环磷酰胺(FC方案),优于单用氟达拉滨。
(二)放疗
(三)生物治疗 如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和α-干扰素(INF-α)等。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数不适合移植治疗,预后较差的年轻患者可作为二线治疗。
非特异性酯酶(+),被氟化钠抑制见于 |
|
『正确答案』C |
男,高热伴皮肤淤斑1周,查体:T 39℃,胸部和下肢可见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部分黄,胸骨压痛,右下肺可及少许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未及,检查:Hb 75g/L,WBC 2.8×109/L,Plt 2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细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Auer小体,呈柴团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诊断是 |
|
『正确答案』D |
最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疾病是 |
|
『正确答案』E |
男,25岁。高热1周,头疼,呕吐,血常规Hb 87g/L,WBC 33.5×109/L,Plt 30×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见分类不明的原始、幼稚细胞占0.82,为鉴别该细胞的来源,目前最准确的检查技术是 |
|
『正确答案』D |
女,35岁。发热、牙龈出血20天。查体:左侧颈部触及一个2cm×2cm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胸骨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血常规:Hb 105g/L,WBC 3.6×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大的原始细胞占0.80,细胞大小均一,胞浆内可见明显空泡,PAS细胞(+),其余细胞系受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E |
患者,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瘀斑。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 16.0×109/L,血小板34×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0.6。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
|
『正确答案』D |
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是 |
|
『正确答案』E |
下列哪项不符合SLE的血液系统改变 |
|
『正确答案』E |
男性,25岁。急非淋M2型经DA方案后部分缓解,近日自觉左下肢疼痛,腰椎4~5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应如何治疗 |
|
『正确答案』A |
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0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 78g/L,WBC 18×109/L,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 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A |
男,25岁。头晕、乏力1周,发热伴牙龈出血2天。既往体健。查体:T 38.2℃,四肢及躯干皮肤可见出血点,胸骨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78g/L,WBC 2.0×109/L,Plt 20×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原始细胞占0.85,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该患者应选择的化疗方案是 |
|
『正确答案』B |
男,26岁。发热、乏力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贫血貌,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化验:Hb 75g/L,WBC 28×109/L,Plt 57×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84%,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C |
易发生DIC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 |
|
『正确答案』C |
女,18岁。发热、鼻出血3天。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者2.5cm×2cm大小,胸骨压痛(+),肝脾肋下均可触及边缘。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原始细胞占0.65,过氧化物酶(-),非特异酯酶染色(-)。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D |
染色体检查结果为t(15;17)的白血病类型是 |
|
『正确答案』A |
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0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 78g/L,WBC 18×109/L,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 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明确诊断后,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
『正确答案』B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治疗是 |
|
『正确答案』A |
(1~2题共用题干) |
|
『正确答案』C |
2.该患者应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是 |
|
『正确答案』A |
(1~3题共用题干) |
|
『正确答案』D |
2.该患者最可能的染色体改变是 |
|
『正确答案』B |
3.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
『正确答案』A |
女,28岁。发热、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贫血貌,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胸骨压痛(+),左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腹软,脾肋下1cm。血常规:Hb 71g/L,WBC 3.0×109/L,Plt 6×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见原始细胞占比0.90,细胞化学染色:MPO(-),PAS(+),骨髓染色体检查为正常核型。应首选的治疗是 |
|
『正确答案』B |
患者,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瘀斑。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6.0×109/L,血小板34×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0.6。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
|
『正确答案』B |
女,65岁。常规体检发现脾左肋下5cm,化验:Hb 135g/L, WBC 117×109/L,分类中幼粒5%,晚幼粒12%,杆状核22%,分叶中性粒34%,嗜酸粒5%,嗜碱粒14%,淋巴细胞14%。Plt 560×109/L,NAP(-)。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査是 |
|
『正确答案』E |
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普遍采用的标准化疗方案是 |
|
『正确答案』B |
出血性疾病
概述
一、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
包括以下因素:
1.血管因素:血管收缩是最早的生理反应
2.血小板因素:血管受损后,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参与止血
3.凝血因素:内皮损伤后,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二、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类。
(一)血管壁功能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 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2.获得性 如感染、化学物质、药物、代谢因素(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等)、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机械性紫癜、体位性紫癜等。
(二)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减少
(1)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药物、放疗和其他原因骨髓抑制等。
(2)破坏过多:多与免疫有关,如ITP、其他原因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4)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等。
2.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继发性:某些血液病(如急性失血或溶血)、脾切除术后、感染、肿瘤、创伤等。
3.血小板质量异常
(1)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颗粒性疾病。
(2)获得性:由于药物、尿毒症、感染、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三)凝血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友病和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FⅤ、FⅣ、FⅩ缺乏症等。
2.获得性严重肝病、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和因子Ⅷ抗体、因子Ⅸ抗体。
(四)抗凝或纤溶亢进
肝素样抗凝物质、抗凝药物(肝素、香豆素类)治疗、溶栓药物过量及蛇毒咬伤、水蛭咬伤。
(五)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vWD)。
2.获得性DIC。
三、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出血性疾病病史和体征 |
|||
项目 |
血管性疾病 |
血小板疾病 |
凝血障碍性疾病 |
性别 |
女性多见 |
女性多见 |
80%~90%发生于男性 |
阳性家族史 |
较少见 |
罕见 |
多见 |
出血后脐带出血 |
罕见 |
罕见 |
常见 |
皮肤紫癜 |
常见 |
多见 |
罕见 |
皮肤大块瘀斑 |
罕见 |
多见 |
可见 |
血肿 |
罕见 |
可见 |
常见 |
关节腔出血 |
罕见 |
罕见 |
多见 |
内脏出血 |
偶见 |
常见 |
常见 |
眼底出血 |
罕见 |
常见 |
少见 |
月经过多 |
少见 |
多见 |
少见 |
手术或外伤后渗血不止 |
少见 |
可见 |
多见 |
(二)实验室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正常人不超过10个出血点;超过10个出血点为异常。
临床意义:束臂试验阳性者可见于:
①血小板减少;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③血管壁病变,如坏血病、败血症、过敏性紫癜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性紫癜;
④其他:如血管性血友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也可见于正常人,尤其是妇女,因而其诊断价值较为有限。
2.出血时间(BT) Duke法正常参考值1~3分钟,超过4分钟为异常;Ivy法:参考值2~7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BT延长见于:
①血小板明显减少;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③血管性血友病;
④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⑤药物影响:如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此检查结果易受检查技术因素影响,目前临床上已基本不用。
3.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50×109/L时,轻度损伤可有皮肤紫癜,手术后可出血;<20×109/L时,可有自发出血。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线损伤、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②血小板破坏增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感染、过敏性药物损伤、血小板同种抗体破坏等;
③消耗增多: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
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
血小板>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持续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病人、急性大失血或溶血后等。
4.血块收缩试验 血液凝固后1/2~1小时血块开始回缩,于24小时回缩完全。
临床意义:血块回缩不良见于:
①血小板减少;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③凝血因子缺乏:如Ⅷ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缺乏等;
④纤溶亢进者,一度形成的血块又会重新溶解;
⑤红细胞过多等也影响血块回缩。
5.试管法凝血时间(CT) 正常参考值4~12分钟;<4分钟为高凝;>12分钟为低凝。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①血友病、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明显缺乏时;
②抗凝物质增多时;
③抗凝药物,如肝素等的应用时。
凝血时间缩短见于:
①高凝状态;
②血栓性疾病。
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参考值30~45秒,与正常对照相差10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APTT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项有价值的筛选试验。APTT缩短见于DIC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凝状态。APTT延长见于:
①因子Ⅷ、Ⅸ、Ⅺ缺乏;
②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纤溶亢进等所致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③抗凝物质增多,因此它是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7.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参考值为11~13秒,与正常对照相差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活动度(PA)的正常参考值为80%~12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0.8~1.2。
临床意义: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一项有价值的筛选试验。PT延长见于: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Ⅻ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②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后期、抗凝药(如双香豆素)的应用等引起的上述凝血因子缺乏;
③可用作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INR达到2.0~3.0为宜。PT缩短见于:口服避孕药、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8.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参考值16~18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TT延长见于:
①循环中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明显增高;
②肝素样物质增多;
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
④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9.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这是检测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试验,是诊断DIC筛选指标之一。正常人应为阴性。3P试验阳性主要见于DIC,但应注意损伤性静脉穿刺、非DIC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或肌肉血肿等亦可以出现3P试验阳性;而DIC晚期FDP以小碎片为主,3P试验可出现阴性。
10.D-二聚体 正常参考值(胶乳试剂)<0.5mg/L。
临床意义:D-二聚体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DIC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显著增高,而原发性纤溶亢进患者正常,故D-二聚体检测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指标。溶栓治疗患者的D-二聚体可明显增高,当血栓完全溶解后,其含量可降至正常,故D-二聚体检测对溶栓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不明,发病机制如下:
(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 ITP的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有关。50%~70%的ITP患者血浆和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板膜GP特异性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靶抗原为血小板膜GP,主要包括血小板膜GPⅡb/Ⅲa,GPⅠbα。抗原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生成不足 血小板膜GP特异性自身抗体可损伤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造成ITP患者血小板生成不足;ITP患者的CD8+细胞毒T细胞可通过抑制巨核细胞凋亡,使血小板生成障碍。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相对不足,提示血小板生成不足是ITP发病的另一重要机制。
二、临床表现
1.起病 成人ITP—般起病隐匿。
2.出血倾向 多数较轻且局限但易反复,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很常见,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较少见,女性可有月经量增多。
3.乏力 部分患者有此症状。
4.血栓形成倾向。
5.其他 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2.脾脏一般不增大。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4.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5.具备下列5项中的任何一项
①泼尼松治疗有效;
②脾切除治疗有效;
③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④PAC3阳性;
⑤血小板寿命缩短。
(二)急性型与慢性型ITP的鉴别
急性型与慢性型ITP的鉴别 |
||
项目 |
急性型 |
慢性型 |
年龄 |
2~6岁多见 |
30~40岁多见 |
性别 |
无区别 |
女性多见,男:女约1:3 |
诱因 |
发病前1~3周多有感染史 |
不明显 |
起病 |
急骤 |
缓慢 |
出血症状 |
严重,常有黏膜和内脏出血 |
皮肤紫癜,月经过多 |
血小板计数 |
常<20×109/L |
常为(30~80)×109/L |
巨核细胞 |
增多或正常,幼稚型比例增高,无血小板形成 |
明显增多或正常,颗粒型比例增高,血小板形成减少 |
血小板生存时间 |
1~6小时 |
1~3天 |
病程 |
2~6周,80%以上可自行缓解 |
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未见自行缓解 |
四、治疗
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避免应用减少血小板数量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一)血小板减少急症的处理适用于:
①血小板<20×109/L;
②出血严重、广泛者;
③疑有或已有颅内出血者;
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应予紧急处理。
1.血小板成分输注。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静脉滴注,连续用5天。
3.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d或甲泼尼龙800~1000mg/d,连续用3~5天。
4.血浆置换。
(二)慢性ITP的处理
1.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近期有效率约为80%,其作用机制为:
(1)可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减轻抗原-抗体反应。
(2)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对结合抗体的血小板的清除作用,使血小板寿命延长。
(3)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出血症状。
(4)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以泼尼松效果较好。每天用量为1mg/(kg·d),一次顿服。待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缓慢减量。小剂量(5~10mg/d)维持治疗3~6个月。少数病人可根据情况选用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若血小板在30×109/L以上而无明显出血者,可暂不予治疗。
2.脾切除 脾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率为70%~90%。其机制为:
(1)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2)去除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3.免疫抑制剂治疗 一般不作首选治疗。其应用指征为:
①对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效果不佳者;
②不能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脾切除者;
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常用药物:
①长春新碱;
②环磷酰胺;
③硫唑嘌呤;
④环孢素适于难治性病人;
⑤霉酚酸酯(MMF,骁悉)适于难治性病人,注意白细胞减少;
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4.其他 达那唑,分次口服,疗程在2个月以上。应注意肝功能。
检查是否存在纤溶亢进的检查是 |
|
『正确答案』C |
血管壁异常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
|
『正确答案』C |
男,17岁。双下肢出血点伴关节痛2周,水肿1周。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30~40/HP,尿蛋白4.2g/d,血浆白蛋白28g/L,肾免疫病理示IgA沉积于系膜区,其病因诊断为 |
|
『正确答案』C |
下列支持ITP诊断的是 |
|
『正确答案』E |
女,28岁。反复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査:Hb 82g/L,RBC 4.0×1012/L,WBC 5.6×109/L,Plt 1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36%,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少,骨髓内外铁均减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B |
女性,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就诊。化验Plt 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征支持ITP诊断的是 |
|
『正确答案』E |
女,40岁。皮肤出血点及瘀斑、牙龈出血1周。查体:肝脾不大。血常规:Hb 110g/L,WBC 4.0×109/L,Plt 10×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巨核细胞95个/2cm×2cm,产板型巨核细胞1个。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B |
男,32岁。反复皮肤紫癜1个月,加重并腹痛2天。查体:四肢皮肤散在紫癜,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6次/分。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该患者目前不适合的治疗药物是 |
|
『正确答案』E |
男,18岁。平素体健,因偶尔碰伤后流血不止,经检查为血友病甲型。则该患者缺乏的因子是 |
|
『正确答案』A |
男,65岁。畏寒、高热1周余,查体:T 39.5℃,P 132次/分,R 28次/分,BP 85/50mmHg,左臂皮肤可见瘀斑,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102g/L,WBC 16.8×109/L,Plt 45×109/L,PT 18秒(对照12秒)。纤维蛋白原1.19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