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雁门关,我们还是要从它的历史说起,大家知道现在的雁门关位于恒山山脉的雁门山上,当然这座雁门山它的古称应该叫“句注山”,或者叫“勾注山”!《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什么意思啊?

图片

(底图来自:《地图上的地理故事·长城》)

我们来看一下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时候的雁门山并不是现在的句注山这个地方,而是在高柳的北部,高柳就是现在山西省的阳高县。

图片

我们再来仔细看以下地形图,阳高县的北部确实有一座山,这座山我们现在叫它“云门山”,准确的说云门山应该属于阴山丘陵段了,和现在我们所说的雁门山直线距离大概有170公里左右,为什么这两座毫不相关的山脉会有相同的名称呢?其实很多地方的命名,都和历史有关!

图片

大家都知道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逐渐强大起来后大破林胡、楼烦,将自己的国土面积北部拓展到大漠,西部拓展到河套。并在新征服的这片土地上设置了雁门、云中、九原三郡。所以雁门郡的得名应该是跟当时的雁门山,也就是现在的云门山有很大关系的。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雁门这个地方,既是山名,又是郡名。

图片

后来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将高柳及北部的雁门山一同并入了代郡,这种划分就直接将雁门山和雁门郡的关系给剥离了。大家看下图中秦至西汉时期的雁门郡与代郡的大致区域,明显我们能看到高柳及古雁门山已经是代郡的管辖范围了。

图片

到了曹魏时期北部边境的人口越来越稀少,雁门郡虽然没有被撤销,但到了曹丕时期,整个雁门郡的区域只有秦汉时期的一小部分了,所以雁门郡的治所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是在不断南迁的,最后越过了句注山,南移到了广武,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代县附近。这也是雁门郡的治所第一次越过了句注山,也就使得雁门二字和句注山联系上了。后来又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可以说整个中原板块动荡不安,这个时候的鲜卑拓跋部向南迁徙,同时向并州刺史刘琨请求句注山以北的土地,刘琨为了拉拢拓跋部一起抵抗刘渊,所以就把句注山以北的土地送给了拓跋部。那从这以后,胡汉之间就以句注山为界了,那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兵家把守的重地。大家读过历史应该知道,在三国前的历史文献中,是找不到“雁门关”这个地理名词的,一般都只能找到雁门山或雁门郡。那雁门关的设立,应该就是在西晋以后了。

图片

讲完了雁门关的历史,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雁门关的位置,恒山山脉切断了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的联络,同时它的东部衔接太行山,西部连接吕梁山,整个山体是不太容易跨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一下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这三座关隘的位置,如果恒山山脉可以随便翻越,就不会非要走雁门关北上去往大同盆地了。而雁门关这个地方刚好是恒山山脉最窄、最低矮的地方,所以从北往南进攻的游牧只有跨过了雁门关,进入忻定盆地后便可直捣太原,同时可以挥师东进,走平型关、紫荆关进入华北平原。雁门关战略地位的重要就在于它扼守了通向关中和京师的命门。

图片

我们把图拉近一点看,虽然雁门关这个地方是最容易通过恒山山脉的,但它并不是一座关城就能够守住的,整个雁门关的防御体系可以用“两关四口十八隘”来形容,大家看看这张图,这里有两条非常明显可以跨过恒山山脉的道路,它们对应的关口分别是东径关和西径关,东径关就是现在的雁门关景区。同时在两条道的南北两侧还有广武口、白草口、南口和太和岭口,这就是所说的“四口”。为了防止一些细小的沟壑渗透,又在两关四口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八道小型关隘,这才是整个雁门关的防御体系。

图片

如果我们把地图放大了看,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可以说是一字排开。古人称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看完这些图大家就能一目了然了。球局7月份有幸去了一趟雁门关,下面是我们实地探访的视频,大家可以看一看!

其实大家要是去了雁门关,不妨去看一看广武明长城段,它离雁门关并不远,因为雁门关目前它毕竟是一个景区嘛,我们能欣赏到它的雄伟,但很难感受到它的沧桑。而广武明长城段带给你的应该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感。

图片

每次讲古代关隘,我就忍不住要给大家推荐《地图上的地理故事·长城》这套书,这套书的优势就在于可读性强,将知识点通过插画与地图呈现出来,能够更好的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也是我目前见过的讲长城、黄河、长江最详细的儿童读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