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俗,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原始社会初期,人去世以后,遗体常被抛弃于荒山野岭。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对死亡的关注。人们认为,人的存在,包括肉体和灵魂两个方面,人死以后灵魂不死,他们在阴间里生活,同时制约着人间的生死祸福。因而人们自觉地保护逝者的遗体,帮助逝者超度亡灵。这样做,不仅可以使逝者在阴间里脱离恶道,而且对于生者来说,也是积善积德,保佑自身的平安。于是,便产生了各种丧葬礼仪和习俗。西周以来,形成一整套丧葬流程和一系列礼仪规范。
二
古代的各种殡葬方式
不同的民族,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同,殡葬的方式也不同。
土葬,人们相信万物生于土,死亡是一种自然回归;土葬是汉族的代表性葬法,匈奴、突厥、回纥等族也以土葬为主。土葬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殡葬方式。
水葬,将遗体投于江河湖海;藏族和门巴族部分地区实行水葬。
树葬,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颇常见。
崖葬,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遗体,西南少数民族如此。
天葬,将遗体搬运到露天某地,让鸟兽吞食;这是蒙古、藏族的殡葬方式。
火葬,架起柴草以火焚尸,把骨灰装进坛子后土葬或崖葬;这在彝族地区颇为流行。
三
古代丧葬礼俗的一般程序
以土葬为例,讲述古代丧葬礼俗的三个阶段和主要特点。
第一阶段,丧礼。人去世后,亲属为其净身整容,穿寿衣;然后报丧,即把消息传递给亲友;孝子和晚辈穿上孝衣,接待前来奔丧的亲友。第二天小殓,把遗体迁到堂屋靠边的灵床上,头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摆一盏长明灯和各种食物。第三天大殓,将棺木放在堂屋中间的寿凳上;棺底摆九枚青铜钱,棺内放三个大灰包,若干小灰包,根据逝者年龄,一岁一个小灰包;孝子及其他晚辈侍立于棺旁,将遗体放入棺内,钉上棺盖。
第二阶段,葬礼。停棺一至三个月以后,举行葬礼。先占卜,选定安葬的日期和坟墓的界址;搭灵棚,设祭桌,摆供品,烧香烛。葬前一日,在灵堂举行家祭,孝子、家属、族人、亲戚依次行礼。葬日早晨,再行一次礼;然后抬灵柩出堂,孝子在棺前,其余人按照与逝者关系的亲疏排列于棺后,一路哀哭、喊路、烧纸、招魂,直到墓地,称路祭。灵柩下葬后,覆盖好泥土;孝子绕墓三周,众人跪拜,极尽哀思。然后,到土地庙祭神。葬礼之后第三天,孝子和近房族人来到坟地,将新坟筑得更大更圆,称圆坟。
第三阶段,服丧。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叫服丧。为父母、丈夫服丧三年,为祖父母、妻子服一年,为曾祖父母服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三个月。孝子为父母服丧,要临时搭建屋舍,守护在父母墓旁,睡草垫,枕土块,表示孝敬。此外,孝子百日不理发、不剃须,三年不结婚、不生子、不进考、不任官职;家中三年不贴红色春联。死后的七期(七天为一期)、百日、周年,要烧纸;每年清明节要扫墓,上元节、冬至、除夕都要烧纸祭奠。
四
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特点
保持生前的生活状态。古人认为,人去世以后,进入阴曹地府,那里的生活习惯,与人间相似。因此,为了方便逝者生活,逝者入殓,放入衣物,供其穿戴;仿照房屋,修筑坟墓,供其居住;殡葬祭祀,焚钱烧纸,供其开销。
体现传统的孝道文化。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尽孝,子女对父母丧葬的作为,是衡量孝的重要标准。无论是治丧期间,还是服丧期间,丧葬礼俗中的基本程式,孝的特色贯穿始终。陪伴灵柩的时间越长,丧葬礼仪的安排越周到,越是尽孝。
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和民间习俗渗透融合。丧葬礼俗,是不同文化冲击融合的产物,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佛教。佛教关于生死的观念,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教义,深入人心。汉魏隋唐以来,丧葬礼俗中的这些佛教因素,被延续下来。
显示鲜明的等级观念。生前地位不同,死后待遇有别。用饭,《周礼·舍人》:“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棺椁,《礼记·檀弓》:“天子棺椁四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士一重。”殡葬时间,《周礼·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或逾月而葬。”甚至连死的称谓也不同,《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五
古代的厚葬与薄葬之争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统治者生前穷奢极欲,幻想死后到另一个世界,仍能显示赫赫权威,享受富贵生活,因而建造高大的坟墓,用许多贵重的物品随葬;加之儒家对孝道的倡导,故而形成厚葬之风。秦汉时期,随着集权政权的建立,坟墓等级分明,帝王的坟墓最宏大,称为陵。秦始皇陵, 先后征发70多万人,修建40年,墓内还有阵容庞大的兵马俑;明朝十三陵,有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清朝东西二陵,有气势恢宏的陵寝建筑群。
历史上,薄葬与厚葬两种观念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墨子·节葬》提出:“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庄子更是身体力行,《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后世,除帝王和一些显贵家族以外,用贵重物品随葬已不多见。
六
古代丧葬礼俗的社会影响
在古人眼里,给逝者送行是子孙们应尽的孝道,丧葬礼俗强化了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规范。这些礼俗,以礼制的形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式化,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促进作用。丧葬活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增强了家族内部的团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但是,在礼和孝的名义之下,根深蒂固的厚葬观念、繁琐的丧葬仪式、大量的葬品焚烧,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浪费了物质财富,污染了自然环境。
课 后 练 习
解释下面各段中关于丧葬礼俗的文字。
1.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殽之战》)
2.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左传·殽之战》)
3.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墨子·节葬》)
4.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5.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袁枚《祭妹文》)
7.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
8.公侯墓地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坟高一丈二尺,围墙周围三十丈……庶人墓地九步,坟高四尺,围墙周围八丈。(清朝礼制)
附:课后练习答案
案
1.晋文公卒,《左传》以鲁史为线索,鲁国国君去世称薨,其他诸侯去世一般称卒。殡,停柩待葬。卜偃,掌管卜筮的官,他解释灵柩里声音的内涵,实为假托君命。
2.子墨衰绖,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遂墨以葬文公,于是晋襄公穿着黑色的孝服给晋文公送葬。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3.墨子分析王公贵族办理丧事时实行厚葬的一系列表现,并揭示其危害:国家必定会贫穷,人口必定会减少,刑法政令必定会混乱。
4.合葬,夫妇死后安葬在一起。除正常合葬外,亦有夫妇离绝死后合葬。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合葬,即为后者。此外,还有未婚逝者由家长撮合而成的合葬,即冥婚。
5.庐冢,服丧期间,孝子等人在墓旁临时搭建的住所。王安石游褒禅山,所经慧空禅院,即唐朝僧人慧褒的弟子为师傅服丧而搭建的庐舍。
6.故乡有先茔应归葬,不得已葬于他乡,故说墓穴“尚未谋”“而宁汝于斯”。
7.祭奠食品,焚烧纸钱,让逝者在阴间保持生前有食品吃、有钱用的生活状态。
8.丧葬显示鲜明的等级观念。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死后丧葬的待遇也会有别。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