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大地的辽阔疆域中,河南宛如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熠熠生辉。这片地处中原的广袤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厚重根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仿佛是历史之神对河南的特别馈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二十多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或迁都,老子的深邃哲思、庄子的逍遥意境、杜甫的沉郁诗篇、吴道子的神来之笔、岳飞的忠勇豪迈,如夜空中的璀璨繁星,照亮了河南的历史天空。

河南,不仅以嵩山少林寺的雄浑、洛阳牡丹的娇艳闻名于世,更因 “河南蛋” 这一独特的称呼而在全国引发诸多争议与传奇。如今,河南已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那些勤劳而智慧的河南人,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祖国的建设默默奉献。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科技很活” 的传闻让河南人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渐渐地,河南籍的人在全国许多地方被戏称为 “河南蛋”,甚至有人调侃他们为 “蛋族”,仿佛他们成了全国第五十七个独特的 “民族”。这个称谓中,既有几分看似亲切的玩笑,又有几分让人哭笑不得的调侃,还夹杂着几许让人无奈的轻贬和一种复杂的让人不得不服的感慨。

不知不觉间,“河南蛋” 在中华大地上演变成了一个道德评价不太好的贬义词,如一片阴霾,笼罩在河南人的心头。

在我那充满回忆的部队岁月里,战友潘连生,那个讲着纯正青海话的河南人,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色彩。他就像一本活的故事书,总能带来各种新奇的话题。潘连生身材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善良的光芒。他说起话来,那浓浓的青海口音仿佛带着高原的豪迈与质朴。

刚到部队时,当战友们询问他的老家,他会笑眯眯地告诉大家,我是 “蛋族”。他回答时很平静而坦然。战友们时常与他开玩笑,笑称他这个河南人,完完全全的 “蛋族”,青海话说得比本地人还地道。那爽朗的笑声,在部队的日子里回荡,成为我们难忘的回忆。

而战友们时常与他开玩笑,笑称他这个河南人,完完全全的 “蛋族”,青海话说得比本地人还地道。

我们作为内卫警卫,日常的生活充满了艰苦的训练和在大墙上站岗放哨的寂寞。在那些漫长的夜晚,寂静的哨位上,战友们之间的交流成为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记得有一次,都兰的夜色如墨,深沉而静谧,繁星点点,如同镶嵌在天幕上的宝石,微风轻轻拂过哨位,带来一丝清凉。

我好奇地问潘连生:“为什么大家把河南人叫做’河南蛋’呢?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潘连生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很快他的眼神又变得深邃起来,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他如同一位智慧的讲述者,缓缓开启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河南蛋” 的来历与西宁这座高原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称呼河南人为 “河南蛋” 的原创地就在西宁。上了年纪的人们都还记得,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买生活用品都要凭票、凭证。那时,西宁的许多农副产品都依靠外省市调拨,西宁市民吃的鸡蛋也不例外。

七十年代,西宁市商业局所属的副食蔬菜公司从河南省调拨了一批鸡蛋到省城西宁。那些鸡蛋全部装在竹编的圆形筐篮中,一层草一层鸡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然而,经过火车和汽车的长途运输,部分鸡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破损。破损的烂鸡蛋无人问津,副食商店决定处理这些破损的鸡蛋,不再凭票供应。处理鸡蛋时,古城台商店的一位服务员在小黑板上写下了 “处理河南坏蛋每斤六角二分”。
附近的居民们相互转告,不知怎的,在口口相传中将 “坏” 字省略了,只说古城台商店在处理“河南旦,六毛儿,” 。由于青海方言中 “蛋” 发音接近 “旦”,“二” 发音接近 “儿”。于是,这个称呼便在西宁传播开来。

当然,网络上也有人在探寻 “河南蛋” 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比较接近:青海省西宁市的一个小商店挂出一条横幅:处理河南坏蛋,每斤一毛钱。有河南人前去抗议后,店方改为:处理河南蛋,每斤一毛钱。再强烈抗议,后改为:处理河南坏鸡蛋,每斤一毛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商店里卖东西,价格全部写在商店门口墙上的黑板上,或者挂一个小黑板,根本不可能悬挂横幅。

接着,潘连生又提到了另一种说法。在战争年代,河南人为了生存挑着扁担,携妻带子四处逃生。他们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一头挑被窝行李,一头挑娃娃。陕西人嘲笑他们为 “河南担”,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每当他乡人看到用扁担挑着行李的人,就知道挑担子的是河南人。他们也因此遭到了嘲笑与讽刺,把原有的 “河南担” 叫成了如今的 “河南蛋”。河南蛋简单的说 “就是一个挑着扁担的河南人”。

但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真正的 “河南蛋”,还是从西宁传播开的。

在生活中,河南人也知道人们对自己的称呼和评价。在西宁北山家具市场,当顾客挑选家具时候,问起卖家的老家,他们中有些人就很忌讳这种叫法,会说自己是河北人或者安徽亳州人,反正是中原地带,离河南很近的。在工作中,我也有许多河南籍的同事。当身边人细数河南人的种种劣迹时,有个同事她也心平气和地听着,绝不反驳。那种平和与坦然,倒让人有些不好意思,众人默契地开心一笑,也就过去了。

一部分河南人明白这个称呼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原因,虽然不认同这种称呼,但也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中坦然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称呼逐渐流传下来,一些河南人认为与其过于纠结和抗争,不如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其实,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古代有岳飞,作为军事家,精忠报国,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典范;还有玄奘,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不畏艰险西行求法,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近现代有杨靖宇,抗日回族英雄,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在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血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壮烈牺牲;吉鸿昌,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县人,为实现抗日救国变卖家产,积极联络各地抗日力量,最终英勇就义。

当代有施一公,科学家,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海霞,回族新闻主播,以专业素养和亲和形象为观众传递新闻资讯,展现河南人的风采;邓亚萍,体育明星,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多次夺冠,为国家赢得巨大荣誉,彰显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河南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时代的浪潮下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用汗水与拼搏铸就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成就,向世人展示着河南人的风采与魅力。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每个群体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而给一个群体贴上片面的标签,而应该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摒弃偏见,用包容的胸怀拥抱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文化,用理解的目光看待每一个群体的奋斗历程。让 “河南蛋” 这个曾经充满争议的称呼,永远成为历史的记忆,而尊重与理解的阳光,则将照亮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未来之路。
作者:冶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