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彦琳《走进》、网络、新疆我的家

我是生长在第七师123团加工厂的”兵二代”,也有人称”疆二代”。

按照惯例

还是要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

兵二代

“兵一代”是指的第一代建设者,他们中有当地的新疆人,还有第一批进疆的解放大军,以及当年一大批响应祖国号召前来建设新疆的热血青年。“兵二代”自然就是他们的儿女了。

地窝子前的童年兵二代

没有星光环绕,没有特权泽被,没有家财万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的扎根新疆、建设新疆、保卫着新疆。这一代人,被人称之为“兵二代”

接下来

就要跟大家讲一讲

我从父亲那里听到和我眼里看到的

真实的!

初进新疆

我父亲所在的那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他们北上行军,遇到土匪就打,没有土匪就行军,人拉爬犁走了几百多公里,在荒无人迹的戈壁滩安营扎寨,开荒种地。

后又继续北上,来到可大面积开垦的地方,具体位置是位于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车排子,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出生地和至今居住的地方。

这个地方当年是没有人迹的荒漠,只有一个不知是哪个年代留下的一个残破车棑子而得名。图片上的几颗老胡杨树谁也不知道她们的年龄,这就是当年那个放置破车排子的地方,是父亲那支部队的营寨。

第一个家

我父亲他们放下行装,开始安营扎寨,所谓的营寨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坑里留一排平台,那就是床铺,坑的上面放上树木,再盖上芦苇摸上泥巴,一间冬暖夏凉的地窝子就成了。我感觉这地窝子应该是父辈们的专利吧?

这样的地窝子我刚参加工作时还真住过,还别说,刚住进地窝子时感觉挺好玩的,远远的看上去,光秃秃的没人,开饭的钟声一响,那才叫壮观呢,跟耍魔术似的,一下子从地底下冒出那么多人,打完饭各自又回到”洞”里,地面又回复了平静。

可住的时间长了就不舒服了,地窝子里面阴暗潮湿,白天进到地窝子里面眼前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要适应一会眼睛才能看清东西。

遇到大雪,外面的人找不到”洞”口,里面的人出不了”洞”,不熟悉地形的人,会一脚踏空掉进洞口被雪埋住,没有外面人的帮助里面的人出门都困难。

这是地窝子里面的构造,一平台就是大家的床铺。

粮 食

王震将军有一首诗:生在井冈山,转战南泥湾,戍边建兵团,安家戈壁滩!这就是王震将军的那支部队的一生!

父辈们安顿下来以后,就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粮食问题。

全国刚解放,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况,光吃饭就是一个头等难题,从内陆运粮,那是不可能的;那时候的火车,只通到兰州,父辈们几乎都是步行从兰州走到新疆的,这是运输方面的大难题;另一方面,内陆的粮食也是相当奇缺,而当地人,种植方式很原始,他们骑着马,撒下麦种,就不管了,能长多少就收多少,粮食还不够他们自己吃的。因此,要解决二十多万人的吃饭,必须向土地要粮,父辈们开展了一个凭着自己的双手开垦荒地种粮的大运动。

父亲说:他们是清一色的男兵,洗洗补补的活都是自己动手做。新疆的冬天零下四十多度,常冻坏手脚,他们就把筷子插在洋芋萝卜上捻线,自己织手套袜子,他们部队有很多男兵会织袜子。

说起王震将军,老一辈的人们就会想起解放前陕甘宁边区大生产的南泥湾,当时就是王震将军带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如今这支部队又跟随王震将军来到新疆,和陶峙岳将军的部下组成了一支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兵团的前身就是这支部队。

知识分子出生的张仲瀚将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进军新疆后,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将军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病逝时才65岁。张将军为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震将军命令战士,发扬南泥湾的精神,在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在茫茫的戈壁里开垦土地,自己种粮。那个时候可没有任何机械化工具,唯一的工具,就是坎土曼,内陆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坎土曼,坎土曼是新疆种地的专用工具,有盆地哪么大的钢铁片,再安个把就行了,既能当锹又能翻地。

这些战士们一边守卫疆土,一边开荒,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拼着命的开荒。

听父亲说,他们开荒的时候,都是比赛开荒,看谁开垦的最多,常常是日夜奋战在荒漠中,蚊子多就用泥巴涂抹全身防蚊咬,还要时时防备野狼的侵袭。没日没夜的劳作让他们多么希望能美美的睡一觉。父亲说,他们常常在走路时能睡着、吃饭时能睡着、连上厕所都能睡着。

为了节省服装,战士们赤裸裸地战斗在开荒的土地上(那个时候团级一下,清一色光棍),新疆的夏日最高温度40多度,战士们不知晒脱了多少层皮,不知累倒多少次,最艰难的是哪么多官兵断粮近40天,但他们仍没有停止开荒,最快的是一天挖地两亩六分,人均开荒8分地,我们团当年开荒造田1.3万亩,收获粮食250多万公斤,可供全团人马吃一年多,部队当年就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在茫茫戈壁上开出万亩良田。在戈壁滩上收获了小麦,结束了戈壁滩上不能长庄稼的历史。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开垦、收获,不仅实现了粮食自足,并开始运往内陆。

水利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人类和万物生存的源泉。新疆幅员辽阔,雨水稀少,天山南北的人畜植物依赖的是天山的雪水而生存。

雪水的流域毕竟有限,怎样把雪水引导兵团的各个垦荒地呢?修水渠、修水库成了兵团战士们的大会战中战场!那时可没有挖掘机、铲车、装卸车啥的,全是人工一锹一锹挖出来,又一筐一筐挑出来,现在的人们想都不敢想,这么大的工程是怎样凭着双手和双肩干出来的。

当年张仲瀚团长,在专家指导下,在开都河两岸的万古荒原,选定了几处可垦之地,并依专家意见,决定兴修水利,开挖大渠,引开都河水灌溉良田。

这条大渠,就是已然流淌了50多年,滋养着焉耆绿洲,哺育着子孙后代。

工 业

解放初期的新疆,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发展新疆的工业,父辈们硬是三年没领过一分钱的军饷、没有领过一套军服,部队只发牙膏肥皂,他们把所以的军饷和军服钱全部捐给了当地政府,建设了新疆第一批大型企业。

工程部队兴建八一钢铁厂,1952年5月部分投产

知道为什么新疆的不少厂名叫:十月拖拉机厂、八一糖厂、八一钢铁厂、八一毛纺厂等等吗?那是用我们的父辈们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建起来的工厂,地方政府为了让人们记住人民解放军的无私奉献而起的厂名!

1952年10月1日,十月拖拉机厂建成投产,举行开工

父亲说,那几年里他们的单衣露着肉皮,棉衣露着棉絮,整整三年,大家都没有一件不烂的军服。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时的衣服全是棉布的,没有一丝耐磨的纤维材质,纯棉布衣服不经穿,尤其是穿在强体力劳动者的身上,没穿多久,衣裤就磨烂了。

女 兵 来 了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当然要开始考虑自身的问题了,五十年代初,王震将军征得中央领导的同意,开始在内陆招募女兵。就这样,这片土地上有了女兵们的身影。

还记得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吗?她就是兵团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金茂芳老人,人民币上的那台拖拉机就是金茂芳开的那台,至今保存在兵团博物馆里。

女兵来了,壁荒漠中也开始组建起了一个个家庭。那时的地窝子也没有多余的,用地窝子做婚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洞房”。就这样的婚房还不是私有的,是结过婚的共同”洞房”,几个家庭轮流住进私人空间,其他时间要住回各自的集体地窝子里。

就这样,这片寂静的戈壁滩中,有了母亲的身影,就出现了我们这些兵二代孩子们的欢笑声。

兵二代

孩子也越来越多,医院、托儿所、学校也都相继成立。

跟父辈相比,兵二代的生活环境要好了一点,但也是艰苦的。但我们也习惯了这种条件,没有抱怨,在艰苦的环境中玩出我们儿时的快乐。

看见这个滑滑梯了吗?我记得那可是我们123团托儿所最先进 最高档的玩具。

兵团的父母们工作太忙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孩子们,条件好点的父母从老家接来老人照看孩子,家里没有老人的上托儿所,没条件上托儿所的就大孩带小孩。

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兵二代”融汇了陕西人的朴实、甘肃人的善良、四川人的勤劳、河南人的豁达、山东人的直爽、江苏人的精明、湖北人的聪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自己朴实无华的“中国梦”,他们用坚实的脚步延续着自己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六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兵二代”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六十多岁,最小的也有四十多岁了。他们中除少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回了内陆外,大部分都生活在新疆这片父辈为之奋斗终生的热土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义无反顾的承担起建设家乡、维护稳定、守边戍国的重任。在此,真诚地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啦”。

在城市、在农村;在工厂、在车间;在地方、在兵团……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兵二代”无处不在。新疆的缤纷璀璨,无不闪烁着“兵二代”的芳华。“兵二代”因新疆而生长,新疆因“兵二代”更精彩。

在兵团几代人的建设下

如今的生产建设兵团进步惊人

来看一哈生产建设兵团的形象宣传片

10分钟的视频浓缩了兵团的历史

见证了兵团令人瞩目的发展进程

今天的新疆兵团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天的新疆兵团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向所有兵团人致敬!

热爱新疆、支持小编的阿达西请右下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