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的名字在场外引发关注,他的第50记本垒打用球,在拍卖中以439万2千美元价格成交,刨除佣金等附加金额,实际拍卖价360万美元,创造了体育赛事用球拍卖价格的新高。

9月19日在对马林鱼队的比赛中,大谷翔平完成个人赛季第54次全垒打和第59次盗垒,成为美职棒史上首位单赛季“双50”球员,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有趣的是,破纪录的这颗比赛用球,当时被一位球迷在看台上捕到,大谷所在的道奇队第一时间出价30万美元购买这颗球,但该球迷拒绝了,转而与拍卖网站GoldinAuctions达成协议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50万美元。而今卖出360万高价,看来这位球迷的选择相当聪明。

在美职棒看台上,球迷捕捉飞来棒球的画面屡见不鲜,有时甚至还会引发争抢。

一方面,用球是很好的纪念品,另一方面,如果真是里程碑式的用球,那可是价值不菲。2022年,纽约扬基球星阿朗-贾吉创出美职棒纪录的第62轰,打上看台的那颗球,被一位球迷捕获,在网上卖出了150万美元。

所以,去看美职棒比赛,如果运气好,真可能捕到一夜暴富的机会。

类似的明星用品收藏拍卖,其实已经成为了一门成熟的生意。收藏体育用品,也成为追捧体育明星、追逐体育参与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某位巨星在某个历史性瞬间的用品,拿在手里把玩,会让玩家有一种亲手触碰历史的感觉,仿佛“捕捉到时间胶囊中的某个瞬间”。

想象一下,一位迈克尔-乔丹球迷,拿到篮球之神穿过的1998年芝加哥公牛总决赛球衣,内心会是多么激动。

另外,体育藏品也有投资功能,体育用品收藏成为了一项时髦的新型投资方式。

在对抗通胀方面,当房产、股票等传统投资形式不再稳定时,资金难免会向外寻找替代出口。

我们先来看看体育拍卖行业的天价头部藏品前五名,价格都让人咋舌。

今年8月,体育史上最贵纪念品在美国诞生,美职棒巨星“圣婴”贝比-鲁斯在1932年世界赛上穿过的球衣,以2412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7亿元。

第二贵是上世纪50年代美职棒明星米奇-曼托的球星卡,成交价1260万美元。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两个人的名字恐怕听都没听过,这也难怪,一来棒球在中国的普及度和关注度一般,二来两位球星所在年代距今太远,但在美国爱好者眼里,他们的东西都是稀世之宝。

再往后看,中国体育迷熟悉的人物开始登场。

排在第三的,是1998年NBA总决赛迈克尔-乔丹的芝加哥公牛球衣,拍出了1010万美元,那是乔丹生涯中的最后一个MVP赛季。

第四贵的是1986世界杯1/4决赛对英格兰时,马拉多纳所穿的下半场球衣,卖出了716万英镑(930万美元)。正是身穿这件球衣,老马上演了“上帝之手”和“世纪进球”两大经典时刻。

排在第五的,是顾拜旦在1892年的《奥林匹克宣言》14页手稿,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的历史性文献,卖出了880万美元。

一件球衣卖出1.7亿元 体育迷一夜暴富有妙招

第六贵的,是梅西在卡塔尔世界杯上的6件球衣,打包拍卖出780万美元,包括决赛、半决赛、四分之一决赛、16强赛和2场小组赛中梅西穿过的球衣。

从这个排行中你能看出,在体育藏品拍卖行业里,美国是行业翘楚,大部分天价纪录,都来自美国人耳熟能详的体育项目和明星。

比如排行榜前两名的职棒明星,放到世界领域内影响力也许很一般,但因为美国人的追捧而高居前二。

说起来,体育收藏行业讲究规范化,包括藏品真实性验证的权威化和行业操作的规范化,这使爱好者可以放心参与其中,不会太担心买到赝品,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体育迷追逐史上伟大人物、难忘瞬间的兴趣,能得到最纯粹的保障。

拿马拉多纳那件球衣举例子。

老马女儿曾发声质疑,这件球衣不是父亲下半时穿的,而是上半时的球衣,她觉得父亲不会把自己最重要比赛的球衣随便给人。

但拍卖行的证据更具说服力,包括专业对比球衣的编号、条纹、磨损位置等细节。

马拉多纳自传中的片段也可作为旁证:“回更衣室途中,有一个英格兰球员过来要跟我交换球衣,我后来才知道这家伙叫霍奇。我说好呀,然后我们就交换了球衣。”

藏品是真是假,这里面的水确实很深。

2003年马拉多纳曾经来中国访问,当时有大批老马签名的足球流出,但据笔者私下了解,其实都是活动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仿冒代签的。

小品演员巩汉林前年和国足打嘴仗,还拿出国门区楚良签名的足球来证明自己是资深球迷,但签名却是“欧楚良”,名字都能签错,显然也是代签的玩意儿。

除了真假难辨,随着收藏行业水涨船高,也会衍生出一些离奇的藏品。

比如库里在比赛中叼过的“原味牙套”,放在座椅上,被一位球迷偷偷拿走,后来拍出了3190美元。

东契奇在比赛中嚼过的口香糖,起拍价1万美元。更贵的口香糖来自曼联主帅弗格森,老爵爷在执教生涯最后一战中嚼过的口香糖,拍卖出了39万英镑高价。

2016年,科比生涯谢幕之战,他在赛后披着的白毛巾被一位球迷要走,后来卖出了8365美元。

科比去世后,该毛巾又被拿出来拍卖,卖到3.3万美元。

最离谱的是,同一场比赛,现场有人拿塑料袋兜了一包空气,以“科比最后一战的空气”为名拍卖,居然也以1.5万美元成交,让人大开眼界。

说起来,这些离奇藏品能够层出不穷,背后有美国成熟体育藏品行业的托举,生产、评级、发行、经销与拍卖一条龙,玩家、资金也都非常充足,随便搞点噱头,只要是真家伙,都有可能卖出价。

到今年,全美体育收藏家大会已经办了44届,每年都会有大批玩家聚集交易,观展人数超10万人,各种新花样都能找到市场。

那么,中国的体育品收藏市场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体育收藏在国内起步较晚,近年发展迅速,虽比不上美国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可在中国民间,体育收藏品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追捧,他们收集、交换、买卖球星卡、球鞋等体育周边藏品,既有情怀玩家,也有投机者。

不过总体来说,体育藏品市场的繁荣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文化的发展阶段。

目前来说,和基本民生相比,体育仍是中国人的小众精神需求,纯粹体育迷的基数相对较小。

体育用品收藏,眼下只能作为体育产业下的小众细分行业存在,甚至大部分交易行为出自民间自发。要想真正有所发展突破,成为一个真正规范的行业,离不开社会经济阶段的迈进、体育文化的兴盛以及相关人群的增长,所有这些,恐怕仍然需要时间的积淀。(李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