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门诊上,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真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
尤其是高尿酸、痛风患者,我每次门诊看四五十位病人,甚至有时候超过半数都是高尿酸、痛风患者。
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很多四高其实都是吃出来的!
这话我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是饮食习惯是导致四高的重要因素。
现在大家都习惯点外卖或者外食,不管哪种,都少不了科技与狠活。
所以其实想要降四高,最靠谱的还是从改变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开始!
今天我也特地准备了一份日常就能喝起来的食疗方子,一碗“四降汤”分享给你!
不用辨证就能直接抓来喝,因为是非常安全的食物,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黄芪15克、玉米须30克、炒山楂9克、土茯苓30克、山药15克
1.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调节血糖含量。
3.炒山楂,酸味减弱,性微温,消食化积及化瘀作用增强。
4.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能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预防痛风、预防高血脂。
5.山药,性温和,归脾经,能滋润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中医认为造成高血压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瘀血内阻。
所谓痰浊就是指身体水液代谢不好,血液黏稠度高,需要化痰;
玉米须,利水消肿有奇效,提高身体水液代谢能力,排出血液中废水对身体的负担,从而降低血液对血管的压力。
所以平时我都会叮嘱高血压患者,可以养成喝玉米须水的习惯,对降血压有帮助。
炒山楂,消食化瘀,把我们吃进身体多余的身体消化吸收不了的食物给消化掉,解决痰湿导致的高血压。
同样的,中医认为,高血脂与中医的也痰浊、淤血密切相关;
炒山楂、玉米须、土茯苓都对化瘀排毒有非常大的作用,三者巧妙搭配,效果更好。
我总结了一下门诊上血糖比较高的患者的共同的特点:机体代谢不足、血液污浊、摄入太多、排出太少。
代谢不足就是脾胃的问题,所以中医治高血糖就是加强脾胃的运化。
黄芪和山药,最能滋养脾胃,共同加强脾胃的运化作用,来控制体内血糖的平衡。
中医认为尿酸高也是身体的湿浊太多了,最常见的就是痛风。
土茯苓最广泛的用途就是清热利湿,解决高尿酸导致的痛风最管用。
黄芪用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防止玉米须土茯苓利水导致的气虚,可以防止山楂疏通导致的气虚。
注意,黄芪单独用有升血压的功效,但是四降汤里这样搭配起来就不会。
山药用在这里也有好处,因为利水多了会伤身体的津液,山药可以补充津液。
所以你看,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5味药熬煮成为的四降汤,有升有降,药性温和,孕妇哺乳期不要喝。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方子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具体用药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师辨证论治,切勿擅自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