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哥们儿总结,中华文化一言以蔽之——老装孙子。要福垊我说啊,老装孙子有些浅薄了,要有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儒家是远远离不了的。

儒家讲究仁礼,更讲究名正言顺,故而窃以为中华文化当为——老孔装孙。当然老孔装孙和老装孙子一样都是戏谑的总结,其实际为老子、庄子、孙子,而福垊我的主张则是老子、孔子、庄子、孙子!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姓老吗?孔子姓孔吗?庄子姓庄吗?孙子姓孙吗?

一、中华文化姓之谜——姓真源自于母系社会吗?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许博士认为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生声。

许慎博士的博士和今天的博士,他是东汉时期的博士,全称为五经博士,所谓五经就是四书(大众论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的五经——时尚梨洲村——《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福垊,认为许慎博士所言的姓人所生有些笼统了,明明是女人所生嘛!故而,我认为姓者,女生也!

女生非美女而是女士所生的意思。

大明严嵩的头号敌人,太子少保、刑部尚书郑端简公,才高八斗的老学究郑晓说的很有道理

郑晓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皆从女。

可他老人家,也只是从字形来说是女生组合,其实从意思上也能这么解释,我上面就是这么说的。

姓是为了纪念妈妈,因为人类早期就是母系社会,说简单点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至于爸爸谁知道是谁,跟姓只跟妈妈姓,不像现在都随爸爸姓。

其实随爸爸姓的说法也有问题,这个我在中华文化氏之谜里再跟大家唠唠。

9月16日,是我妈妈的生日,咱们就说说这姓,姓就是纪念伟大的妈妈,故而姓都是跟女有关的。其实,您知道吗?最早的姓字,连女字旁都给省了,就是一个生字。

关于上古八大姓,有三种说法。

除去郑晓的说法还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妊以及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前边说了,在上古时代有八大姓,都是女子旁的。

姜姓,那是炎帝;姬姓,那是黄帝;妫姓(应为氏),那是虞舜;姒姓(应为氏),那是夏禹;嬴姓(应为氏),那么是伯益;姞姓(应为氏),那是伯倏(伯鯈tiao);姚姓(应为氏),那是虞舜;妘姓(应为氏),那是祝融。

看到这里,就发现个问题,舜帝怎么有两个姓,一个妫姓,一个姚姓呢?这个五帝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了,得从三皇说起。

所谓五帝,说法各异,莫衷一是,按照成书较早,保存较全的《吕氏春秋》的记载为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炎黄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的父亲是少典,少典的父亲是伏羲氏,伏羲氏就是太昊,太昊陵就在河南周口的淮阳。

伏羲的姓跟女字无关,他姓包,包青天的包。再向前追溯,就是三皇的说法更混乱,而且还分为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

我们只需要知道,比伏羲氏更早的是燧人氏,比燧人氏更早的是有巢氏。《尚书大传》等古籍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燧人氏建立的国家叫燧明国,《尚书大传》认为燧人氏是创世神,他的儿女分别是伏羲氏、女娲氏。

那么,燧人氏姓啥,答案是姓风,那么他们为什么又叫这氏那氏呢?氏又是啥呢?

二、中华文化氏之谜——氏是进入男权社会的标志吗?

现在可以回答文章前面的问题了——孔子姓孔吗?庄子姓装吗?孙子姓孙吗?孔子不姓孔,庄子不姓庄,孙子不姓孙,孔子姓子,庄子也姓子。看到这么您很震惊,怎么孔子、庄子都姓子,难道古代的姓也今天老外的姓名一样,名在姓前吗?

当然不是!孙子就不姓子,而姓八大姓之一的妫姓!也许有人抬杠,说孙姓(其实是孙氏)源头有几支,比如姬姓(源于卫武公的公子惠孙,惠孙之孙姬乙改为孙氏)、姚姓、妫姓、芈姓、荀姓、子姓,凭什么不说他也姓子而姓妫呢!

其实,上古八大姓大多为姬姓,甚至进一步说为风姓。别的不说,单单以舜帝为例,他生于姚墟,是为姚氏。他住在妫地,故而又为妫氏。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

史载,孙子乃陈国陈厉公公子陈完去齐国避难,封在田这个地方,于是改为田氏。田完七世孙田书因伐莒有功,封在乐安,赐为孙氏。

通过对姓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姓并非是母系社会的象征,风姓就比较早嘛。

自然而然,氏也不是进入男权社会的标志。我们都自称炎黄子孙,无论炎帝还是黄帝,无论姓姬还是姓姜,都是男人在主宰。

其实就是姬姓和姜姓也可以称之为氏的,炎帝生于姜水,是为姜氏;黄地住在姬水,是为姬氏。

姓氏之分,不要说在当代就是在古代也经常混淆。就拿前面的姚姓(氏)来说,《元和姓纂》说是氏,《新唐书》说是姓。

总结就是,姓所以别婚姻,区别家族;氏是统于姓族之下。

通过对比,姓一般是出生地或居住地,而氏则多是封地、赐姓氏、祖先名字等来历。

三、中华文化名之谜——名是“自称”还是“他称”?

在我国,论尊敬称姓不如叫名,叫名不如呼字,呼字不如喊号。

传统上,名一般是生下三个月父母取的,这就是小名,也叫乳名。一般古人,都为贱名好养,所以起的名字都难等大雅之堂,就连皇帝也不例外。不要以为,农村有什么铁蛋、狗娃的贱名,就是汉武帝刘彻小名也叫猪(彘),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

固然谦虚自称自己的名字为贱名,原来名字最初真的很贱哦。

《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孔颖达的解释:“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取名是大事,就《左传》也明确规定,取名以出生时的鲜明特征的方式叫信,以吉祥喜庆的字那是义,用相类似的之物为象,用物品乃假,跟父亲相关的即类。圈定如何取好名外,还特地提到什么名不能取。

用国名不行,用官名不中,用病名不管(商丘话,不行),用禽兽不可,用器皿钱币不要。

《左传·桓公六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此外,古人提出取名之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汉武帝叫猪的名字,才是小名,大名还是不错的,汉景帝不会犯取名的六条禁忌的。

在古代取名,单字为贵,复字为贱,故而古代大多人名多是一个字,就是两个字后来也是兄弟多,加上了一个辈分。

国人最讲敬祖,最讲感情,为了子孙团结和联络感情更为了后世子孙快速理清宗族间的关系,续写家谱,辈分就诞生了。辈分用字也很讲究,一般都是一首诗,每代一个字,这个字要么居中(姓名之间)要么靠后(姓名之后),辈分和名构成了新的命名方式,并延续至今。

我们的名,在古代大多是自称,这里的自称加“引号”是扩大了自称外延。也就是家人亲戚中的长辈称呼我们的名,还有我们自己称呼我们的名字。

至于外人,哪怕就是上级也一般称我们的字,而不是称呼名,除非是天子。在古代直接喊名是不尊重的,更不要说直接喊姓了,至于今天我们称呼老外都称呼其姓,那是我们音译的,字比较多便于称呼而已。

拿普京来说,普京是他的姓,他叫弗拉基米尔,如果意译为汉名,普京可以翻译路,弗拉基米尔(控制世界)可以翻译世权(控制世界的权力),合起来就是路世权。

既然称名是自称,那么他称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四、中华文化字之谜——您想拥有一个字吗?

姓名姓名,是姓和名;而名字却不只是名,而是名和字。这里的字,是简称,全称为表字。表字,男士二十取,女子十五取。在古代,成年人不是十八岁,而是男20岁,女15岁,也意味着可以婚配了。

古代成年仪式,就是那男女都要束发,然后男士戴冠,女生及笄,所谓及笄之年待字闺中是也。表字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到民国衰落,在今天有表字的人寥寥无几。拥有表字的大多是艺术家或附庸风雅者,比如像我。

我的表字为仁胜、慈胜。爱,仁也,慈也。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篇》)

慈故能勇。(《老子·六十七章》)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马服君赵奢),

后引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故而,得出,勇者,胜也。而且仁者无敌,即有仁有勇,勇可胜之意。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

取字也是有讲究的,跟名的关系,要么相近,要么相反,也或者另取更有新意的表字。表字在用字上,一般更能表现一个人的志向,当然也有按序列取字的。比如刘邦,字季,其实字也可以讲究辈分,你看司马懿八兄弟——司马八达,他们的字都是达。

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请问,您想拥有一个表字吗?在评论区里,名字打出来,咱们一起商量着看看。

在称呼上,朋友、同事称呼你表字是对你的尊重,你的上级你不能称名,但可以称呼字,当然最好的还是称号。

五、中华文化号之谜——文人雅士官宦的最爱!

倘若穿越到古代,见了还不是汉中王的刘备,您怎么称呼他?称呼主公是可以的,但如果您不是他的手下呢?叫他玄德?叫玄德未尝不可,可人家张飞就不愿意了。想当初,吕布喊了刘备个贤弟,看把张飞气的,当场骂骂咧咧就要拿刀捅吕布。

您要当着张飞的面,喊刘备玄德,很可能张飞一刀就让您回到现实。您要喊他刘豫州,为啥,因为刘备在豫州当过刺史。如此一来,包拯也可以叫他包开封了,虽然几乎没人叫。到后来为了表达对官宦,就用出生地称呼,按照这个标准合肥人包青天包拯,完全可以叫他包庐州。

因为在宋朝,合肥为庐州府。在清朝,曾国藩您要叫他曾湘乡,左宗棠您要叫他左湘阴,其实完全可以叫他左新疆的,李鸿章您要喊他李合肥,张之洞您要叫他张南皮。不过大家都喊他张香帅,香帅并不是他的号,而是他的号加职务(总督),他的号叫香涛、香延,还有个号叫刨冰老人。

李鸿章您也可以喊他少帅了,这个跟张学良没一毛钱的关系,因为李鸿章号是少荃、少泉,也是多次做过总督的人,他号叫仪叟。

看吧。他们的号,不是老人就是叟,其实还有翁,如陆游号放翁,还有山人、散人、主人、斋主、庄主、先生、楼主(这可不是开玩笑,何香凝就号双清楼主)、道人,当然最多的还是居士。您看唐宋时期的大文学家哪个不是这居士那居士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号里带有郎、生、士也挺不错的,未必一定随大流。

六、看官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您读了我这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小文后,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很想给自己取个表字和号什么,一下子不如文人雅士的行列之中呢!

别说,我除了有表字外,也有自己的号,评论超过100了,我发。超过300,我帮大家取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