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减少胰腺损伤,尤其注意勿损伤胰管。
(2)注意切开前必要的游离和引导准备。
操作方法
(1)胰腺血供丰富,为保证切开时方便引导和压迫止血,往往需要游离胰腺。
(2)做Kocker切口,切开十二指肠外侧腹膜,游离胰头后方(图1),采用Kocker手法引导。
图1
(3)切开胰腺下缘腹膜,显露肠系膜上静脉,游离胰颈和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间隙(图2)。将左手示指伸到胰颈后方,将胰颈控制于示指和拇指之间。
图2
(4)切开胰体尾上下缘腹膜,此处为无血管区,可较容易地将胰体尾游离。

(5)缝牵引线并预先缝扎切开区血管
(6)胰腺表面小的切开(如胰岛素瘤摘除时。图3、图4),可在肿瘤周围用4-0薇乔线间断缝合几针,兼做止血和牵引作用;如预备切断胰腺(如胰颈部),需要在胰腺上下缘各缝合一针缝扎血管和牵引(图5)。
图3
图4
图5
(7)通常采用电刀,由浅入深逐步切开胰腺(图6、图7),切开过程中注意避免损伤胰管。遇有出血,采用4-0薇乔线缝扎止血。亦有采用超声刀方法者(图8),该法出血少,但由于组织损伤较大,可能影响愈合,增加胰瘘发生率,所以超声刀切胰腺存在争议。
图6
图7
图8
(8)切开后,可以采用4-0薇乔线对拢缝合,亦可敞开不缝合。但局部需放置引流管,以免胰瘘发生。
注意事项
(1)根据切开部位,务必做好相应的游离和引导准备,以免发生出血难以处理。
(2)切开前需要影像学评估胰管的位置和切开处的关系,切开时注意左手的引导,避免切得过深而损伤胰管。如不慎损伤胰管,可用4-0薇乔线间断缝合;如预料胰瘘风险大,可做胰管空肠吻合。
(3)切开处可以对拢缝合或敞开。
(4)无论是否损伤胰管、切开是否缝合,局部均须放置引流管,以备胰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