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葬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葬俗,属崖葬一种形式之一,南北皆有发现。北方唯一发现的悬棺葬分布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初步判断其年代较晚,大约明代中期至民国。这不可能是孤例,因为悬棺难以在历史中存留,能发现的仅是少数。

图中蓝点为发现悬棺的地点

悬棺葬在南方的分布更为广泛,各省均有发现,且种类齐全。目前南方发现最早的悬棺是距今3800年(夏商时期)的福建武夷山地区。之后可能随着人群迁徙和流动的原因,大约 2000 年前, 该习俗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因为古代史籍记载,南方古越族在南方分布最为广泛,因此悬棺葬被认为是起源于古越族的传统葬俗。然而,典型的越族后裔群体中(如台湾高山族,黎族),并不盛行这种习俗。对于悬棺的主人还存在不同的争议,其中认为悬棺葬是落土葬的自然发展,与特定族群无关。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悬棺葬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些古代族群有关,如濮人、僚人、巴人、賨人等。

恩施宋代悬棺DNA

2005年,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湖北恩施的(宋代)箱子岩悬棺进行mtDNA研究,对象材料包括2个男性骨骼、3个男性完整牙齿、1个女性骨骼、4个女性完整牙齿以及2个性别不明的完整牙齿,共12个样品。经测序分析后得到mtDNA数据如下:

ENH338和ENH105只有后半部分序列,得到的信息虽不够充分,但可以大致看出样品的单倍群归属。M*主要出现在广东,但这一类型比较原始,不排除ENH105与广东人有共同的祖先。C、G、D和M8*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通过C型网络结构图看到,最原始的类型在苗族中,土家族和壮族也是较为原始的,所以这一系列的起源最有可能在湖广一带。ENH301与维吾尔族样品的HvsI区突变一致,和朝鲜族样品处于同一支系上,并且与广东汉族、傣族、武汉汉族、壮族和土家族距离比较远,所以可以怀疑ENH301的母系可能同历史上一些由北向南的人口事件有关。恩施自古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这些湖北少数民族在当时或更早的时间里同北方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基因交流。这一假设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获取更多的遗传信息, 以确定最后结果。

本次研究的恩施悬棺样品只有1000年左右的时间,属于宋代,相比其他3000年左右的悬棺,年代就晚多了,而且3000年前,悬棺葬就已经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了。所以,要真正认识悬棺葬,有必要选择年代更久远的、更有代表性的样品。

其它研究

2006年,泸州医学院的学者对三峡悬棺的人颅进行测量研究,结果似乎不支持悬棺主人是濮僚民族的观点。这份研究最终给出的也不是肯定答案。

同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对云南省北部山区一群现代人进行DNA研究,以揭开悬棺人群的身份来源。

为什么会是这些现代人呢,因为这群人自称为“僰族”。在明代时期,就有一群“僰人”活跃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根据《珙县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僰人是历史上最晚还拥有悬棺习俗的南方群体。

僰人又称“都掌蛮”,珙县一带都掌蛮,崇尚武风,喜好铜鼓,族中有人病故,全族往往将其棺木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称为悬棺葬;墓葬旁边,还有一些斑驳的岩画,这些岩画以醒目的方式记载下都掌蛮对于世界的独特感受。

由于都掌蛮与明王朝的矛盾非常强烈,明王朝将都掌蛮视为心腹大患,不惜十二次动用大军围剿,前后大小数百战,非置都掌蛮于死地不可;明万历之后,昔日威风凛凛的都掌蛮神秘消失在历史之中,族中勇士大多战死沙场,侥幸逃脱的也隐姓埋名。

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根据《丘北县志》 记录, 在云南省丘北县的偏远山区,找到了这群僰人现存后裔, 他们至今仍然完整保留其独特的民族习俗———悬棺葬。 目前,这一僰人群体被划分为彝族的白彝支系,这个人群自称 “ 僰族”,总人口约有5 000 人,分布于20多个山寨里,但这些僰人在语言、服饰和生活方式上与彝族有很大的差别。现存的僰人群体作为惟一发现的保留悬棺葬习俗的人群,其遗传信息对研究悬棺葬俗的起源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用基因解开悬棺人群的族属

现代僰人的DNA分析

为追溯僰人的遗传源流,研究人员采集了 32 份没有直接亲缘关系的僰人男性血样,分别从父系和母系遗传历史两方面展开分析。利用现有的东亚人群的遗传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考古、文化传播的路线来探讨僰人的遗传族源及其史前迁移。

Y染色体

分析结果显示,32份现代僰人男性Y染的分型结果中没有检测到M7、M45、M119和 Yap 突变的单倍型。僰人群体的M95单倍型频率高达50%,而M122在僰人样本中却只检测到一个M134个体存在。 结合现已经发表的东亚人群Y单倍型数据进行 MDS 分析,结果表明,僰人群体的父系遗传特征与典型的南方人群关系更接近。

Y染色体单倍型的MDS分布图

mtDNA

结合mtDNA的D环区序列( HVS I和 HVS II)和编码区的 9 bp 缺失和 5l76AIu I单倍型特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型。僰人群体具有 B 和 F 单倍型类群的比例约为 44%,而具有A和D单倍型类群的比例为25 %。结合现已经发表的东亚人群的 mtDNA单倍型数据进行 MDS 分析,结果表明僰人的母性遗传结构与南方人群的更接近。

mtDNA单倍型的MDS 分布图

讨论

由于现代僰人生活的地域比较偏僻, 与外面世界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受到外来遗传成分干扰较少,因此现代僰人的遗传数据很好地反映了古代悬棺人群的遗传信息。这些僰人群体中,的Y染色体M95单倍型的频率高达50%,这类高频出现在泰、傣、壮、布依等百濮系族群。而汉族与氐羌支系的民族(藏缅语族) 具有主要优势的Y染色体单倍型M122,却只有一个M134(频率3.1%)存在。另外,賨人(又称寅人、板楯蛮)后裔土家人显著的C-M130,只检测到12.5%;也未见任何百越系民族普遍存在的M119单倍群型(参考新地里、马桥等遗址Y-DNA数据)。因此僰人的父系来源于古代西南的百濮族群,而非其它汉、氐羌、土家或百越族群。

同样,僰人群体的mtDNA单倍型组成上,44%为南方相对更常见的单倍型B和F,而有25%为北方人群更常见的A和D单倍型类群。mtDNA单倍型的DS分析结果显示出僰人的母系遗传组分与南方人群更接近。其中单倍群F1b、F2在早期的百越系民族——高山族中鲜有发现;而在其它百越系民族——黎族中有少量分布,而黎族相比高山族受到更多的百濮系族群的影响。综上,从父系与母系的数据都支持了古代悬棺人群——僰人源于古代的百濮系族群。

僰人后裔跳乐舞

僰人后裔鲜艳的服饰

云南僰人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