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铭票可以视为一种文字修饰过的邮票,数量较普通票少很多,再加上它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集和研究它。
与众不同的厂铭在普票里很多,水深慎入。
JT票除了厂铭十珍不断被人分拣,似乎没什么鲜肉了。年票没啥兴趣,变体也少,欠改航军个贺等等又太小众了点。
老纪特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华东税务印刷厂、大业印刷公司、上海人民印刷厂、上海市印刷一厂、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北京邮票厂、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北京人民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公司都参与承印过新中国邮票的印刷,不过只有前八家的名字留在了邮票上。
纪62是北京邮票厂试印成功的第1套邮票.
这个厂铭自此屡见不鲜,到了文编时期更是俯拾即是。厂铭爱好者对”北京邮票厂”可谓情有独钟,研究来研究去最多见的就是这几个字。
所谓正常厂铭,就是概率出现多的。
比如,相同版次的上下厂铭都是横排版,左右厂铭都是竖排版,而字体都是端端正正的,无论清晰度、还是颜色位置等要素,都比较一致。而另类一些的,就是不按规矩来,独树一帜。
其一,字体印刷颜色。
譬如文18军民团结
漏刺刀的黑厂铭要少很多。而文8的红厂铭比黑厂铭存世量要少。
其二,是字体排版印刷形式,这个涵盖的另类厂铭叫法就多了。比如反厂铭,倒厂铭,睡厂铭等等。
厂铭内容本应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正常排版印刷,而变成由右到左(或由下到上)镜像印刷,这就是反厂铭。
比如纪90(2-1)左厂铭因为印反而被涂黑,某一版中只有左下厂铭一处是错误的,总量不多。
纪112右上厂铭也存在反印者
而且有刻意抹去的痕迹,看得出来过去的工作人员还是很认真负责的。纪116(11-10)的反厂铭比较常见,很经典很清晰。
特51小古巴的筋票上厂铭也存在反厂铭,不过大部分被删除得比较多,不很清晰。
睡厂铭,是左右厂铭印到上下厂铭位置,或者位置反过来。票面转1/4圈才能看到正常的文字。比如纪77(3-1)上厂铭,极少一部分睡厂铭留存下来。
有些正常上厂铭,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睡厂铭被抹掉的痕迹,之后又印上了正常铭
.
可见睡厂铭幸存的不多。不过正常铭拖印的很严重,完全清晰的也挺少,不知道拖印会不会最终巧妙掩盖了大部分睡厂铭的真相。睡厂铭里还有纪85(2-2)左右厂铭。
不过这个算正常铭,人家就这么印的。特33也如此,上下厂铭都是睡厂铭.
没什么新鲜的,不过全清的特33上下厂铭并不多见。
至于倒厂铭则是将内容旋转180°印刷而成的,要想正常看文字,不管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必须转半圈。文编时期的普无号(5分),上厂铭即出现倒厂铭。
不过这个也是大路货,并不少见。
其三,是厂铭印刷方式。早期的厂铭主要是影写版,也有雕刻版厂铭,胶版印刷的邮票很少,并没有专门制作的胶版厂铭图样。
影写版厂铭通常用一个固定图样经照相制版而成,可以方便制作、更换。雕刻版印制的厂铭需要有一个钢模在雕刻版滚筒上压印形成版模。钢模不易重新制作,往往用烂为止。
所以一般影雕版邮票的厂铭只采用影写版,甚少用雕刻版厂铭。特57的左右厂铭基本都是影写版,只有第三枚采用的雕刻版厂铭。
其四,厂铭的位置。
涉及到的比较典型例子是文编时期几枚大幅邮票。文2(8-5~6)、文5(9-4)票幅为40×54,整版规格是7×4枚,其中文2(8-6)无厂铭,余下的都是上下厂铭。
由于上下边纸宽度限制以及厂铭位置不合适,使得这几枚票都有不全的厂铭,特别是文5(9-4)基本见不到全铭,尤以上厂铭为甚。
文12票幅大小相同,但是整版规格是5×5枚,只有左右厂铭,传说中的7×4枚规格的整版票,据说是上下厂铭。N33~38票幅相同,整版规格也相同,7×4枚/版,显然这次汲取了上次的经验,上下厂铭没有出现拦腰一半的厄运。
版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厂铭所含信息的价值。如果有人拿出文12的上下真厂铭,不啻给厂铭界一个泼天的惊喜。
在编号票里,N18~2O有9×4枚和10×4枚两种不同整版版式,左边为了省纸而多印的那一列N20,引发了很多猎奇者的好奇心。N18-20是上下厂铭,都位于N19的边纸上。
由于后期10×4全张数量少,捎带着左上和左下厂铭价值也上涨了。区别两种版式的厂铭,可以通过观察厂铭与横齿孔的距离进行区别。宽距的是后期版,窄距的是早期版。还可以通过右侧十字坐标颜色区分,蓝色的为后期版,黄色的为早期版。
还有一种特殊版式,更为罕见,补充如下:
以上所述四种比较有代表性,厂铭的差异造成的数量稀缺还有很多种。比如厂铭的字体变化,厂铭的清晰度,厂铭的数量,邮票的珍罕程度,甚至几种差异同时出现,都可能成就一个厂铭的至尊地位。如还有更多的发现,还请邮友不吝补充,共同分享发现的乐趣。
补充:倒厂铭在JT票中发现了一种,即J123(2-1)。
有整版倒厂铭的版模,大约由于厂铭颜色较淡,没有被分拣出来,后期的厂铭把关意识变淡了,毕竟厂铭不在邮票有效使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