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的,语文的心

菲 菲

从七月新教材培训,心里一直念着《往事依依》,依依,真是好美的一个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先民,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吟唱出这个词的呢?该是这样一幅画卷:碧草如丝的原野上,温温柔柔的青色柳枝,轻拂少年的衣衫,眼如秋波,在春风里荡漾。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仲卿与兰芝挥手告别,缠绵悱恻忧伤不已。依依深情,终以决绝的姿态,让爱的灵魂永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温柔,宁静,安详,如同诗人的思绪一般,悠然自得,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依依,是思慕,眷恋,追忆,是爱之念之频频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依依往事,与莎莉文老师相伴的依依时光,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殷琦老师惠赠的雅集《光阴里的故事》,每一篇,每一句,都是依依。

往事那么多,深深留在记忆里的,才是依依;每每念起,心湖漾起层层涟漪,丝丝缕缕情意缠绕,不忍忘,不能忘的,才是依依。

语文课,不只是概括那些往事,更要读懂依依;读懂了依依,就能渐渐滋养出一颗语文的心,能够怀着平静、喜悦的心怀念往事,能够轻声细语、又饱含真情地娓娓叙说。

标题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问:文章写了哪些往事?这些往事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然后这样问:查查字典,“依依”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本文中的“依依”?文中那些词句最能表达“依依”之情,为什么?依依往事对于漪老师的成长有什么特殊意义?

可以再问:于漪老师,就是在这些往事的滋养中获得一颗高贵的灵魂,一步步成长为人民教育家。那么你呢,有哪些依依往事影响着你的成长?

我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晚上依偎在母亲身边,听她讲儿歌故事;五年级语文课,母亲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读三国,我们睁大了眼睛,一刻也不敢走神,下课铃响了,我们还不停地追问:东风呢?诸葛亮借到东风了吗?

也许,就是那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牵引了我的情思,让我在想象的世界里天马行空自由驰骋。也许,就是火烧赤壁和草船借箭的故事,让我从此爱上文学,生长出一颗语文的心。

语文的心,是对万事万物含而不露的依依深情,为一米阳光而欢欣,为一弯新月而感怀,为一片叶落而惆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字是有生命的,那是一颗心灵被感动了努力表现出来的样子。有了语文的心,才能读懂文字背后一颗颗滚烫的灵魂。

一个热爱文字热爱读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太差。文字,文学,会成为他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成为他一生精神的寄托。

于漪老师的童年时代,是简单朴素的,唯有图画和书籍为“生活涂上绚丽的色彩”,而信息化时代,声色光影绚烂夺目,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白鹭……无需阅读和想象,打开手机便是一帧帧视觉盛宴——文字的表现力、文学的吸引力似乎渐渐弱化。

我们怎样才能守住语文的家园,带领孩子们读懂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那颗依依的心,那片依依的情?怎样让孩子们透过文字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多彩的世界,从而让他们爱上语文,拥有一颗善感的、多情的、诗意的语文的心?

拥有一颗语文的心,就可以在荒芜的大地上聆听到万物的呼吸与私语,也可以在喧嚣尘世间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答案。

依依的,语文的心,大约是人类唯一不可被AI替代和超越的自然属性,是我们要帮孩子们守住的最重要最宝贵的精神内核。

最后呢,这样安静美好的文字,只默读是不够的,一定要配上一段舒缓柔情的音乐,沉下来,慢下来,轻轻地吟诵,依依而不舍。

此刻,写下这段文字,我的心忽而无比柔软洁净,我听见:

叶落大地,是依依的告别;桂花飘香,是依依的怀念;秋天的阳光,是依依的暖,依依的沉静,依依的抚慰;细雨蒙蒙,是天空对大地的呢喃……

《千家诗》选诗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