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则精彩视频
(1)
视频:华侨农场历史与归侨坎坷一生
(2)
视频:马六甲土生华人的Kroncong g歌曲
1950 年代左右,Keroncong 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的土生华人峇峇与娘惹(Baba/Nyonya)中流行起来,这一代人喜欢听和唱来自印度尼西亚的 keroncong 歌曲。
1970年,Malindo Keroncong乐团在 Baba Ong Sek Choo的领导下成立。现在,Malindo Keroncong 乐团的所有音乐家都去世了,除了Kulele小吉他演奏家 Baba Ong Cheng Ho,他现在已经90岁了。
为了延续马印土生华人乐团的传承,马六甲土生华人协会于2022年成立了一个名为“马六甲土生华人”的乐团。该团体希望复兴昔日土生华人喜爱的土风歌曲。
(3)
视频:原汁原味经典的峇达族歌曲《星星索》
(4)
视频:著名歌星Salmon不凡的歌声
02
峇厘岛的「新莫斯科」:俄乌战争在印尼的蝴蝶效应
作者 吴英杰
2024-07-24
俄乌战争开打,多国都受到影响,为何反而协助印尼的峇里岛复甦? 图片来源:本文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出发到峇厘岛之前,我跟在一旁协助打包的帮佣努儿(Nur)闲聊。她随口告诉我:峇厘岛明天会有午后阵雨,出门要记得带伞喔。
我很好奇,「妳不是爪哇人和马杜拉岛人的混血吗?怎么在峇厘岛也有亲戚?」她咧嘴笑起来:「我很多亲戚都搬到峇厘岛工作了。」
努儿多年前曾去阿拉伯打工,靠着机智和聪慧在阿拉伯度过10年移工生涯。
同行的3个朋友,只有她不是躺在棺木里回来。她的遭遇也是不少印尼移工的缩影。每个人对出国工作的憧憬和目的都不一样,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箇中辛酸。
俄乌战争让世界纷纷叫苦,为何协助峇厘岛复甦?
几年未到峇厘岛,一抵达就见到为了G20峰会新盖的跨海大桥和相关建设。即使看似缩短了进入市区的时间,但一下桥,多年前熟悉的塞车景象就又活生生在眼前上演,而且比起疫情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汽机车擦撞或在恶名昭彰的狭小道路转弯处掉入稻田,也依然不时可见。
我问认识多年的司机:疫情几年,你们峇厘岛看起来还是很热闹啊!他告诉我,疫情期间是他这辈子经历过最差的时期,许多行业都撑不下去,直到印尼政府开放旅游后才慢慢复甦,而这两年的俄乌战争,也为峇厘岛的活跃推了一把。
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俄乌战争让世界纷纷叫苦,为何反而协助峇厘岛复甦?答案很简单:不愿参战的俄罗斯人,纷纷来到积极向外国人开放、移居门槛又低的峇厘岛,透过许多白人社团的管道,很快找到身分,留了下来。
峇里岛移居门槛低,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岛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建设开发,图片中央的广告板就正在出售公寓。
峇里岛的俄乌移民潮
我们住在长谷区(Canggu)。这里原本是岛上为数不多的美国人区域,现在则成了俄罗斯人聚集的地方,范围从北库塔(Kuta)到乌布(Ubud),都可以看到俄罗斯人。
第一天开完会到别墅后,已经是夜幕低垂,卸下行李时候听见一群白人骑着重型机车喧嚣而过,在宁静的夜晚稻田旁显得特别吵杂。我抬头想看是什么人,老司机则笑笑说:「俄罗斯人,又喝醉了。」
长谷区在疫情期间多了许多新建筑,因为从最热闹的库塔区到曾经象征最新潮的水明漾(Seminyak),都已经不敷使用,大量俄罗斯人涌入之后,开发区也扩展到原本较边缘、便宜的地方。
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一个地产开发商提出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成长的力道:疫情前只有3,200间,现在这个数目已经超过5,000,而且即使在疫情期间也销售长红,成长力道至今不歇。
印尼观光部长甚至主动要求俄罗斯在当地设立领事馆,就近服务这么大量的俄罗斯人,也将开放印俄直航班机。
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出租别墅的广告林立。
根据不同的新闻报导,战争后来到峇厘岛的俄罗斯人约5万,乌克兰人则有数千。落地生活的需求,让印尼受益匪浅。大多数移居的白人都带来大量资金,比如在这里兴建梦想中的别墅、买地盖房开餐厅出售出租、雇用司机保母帮佣、甚至在印尼投资等等。
我们在峇厘岛的最后一晚选了一家孙悟空头像的无国界料理(Fusion),设计新颖、价格不菲。饭后司机才告诉我们,这间餐厅是乌克兰人开的,而且俄罗斯人都很喜欢!
除了俄罗斯人之外,在这里置产和退休的新加坡人和香港人也为数不少,甚至还有来自硅谷的,大家都是因为看上这里的环境和相对低廉的生活费。
当然,大量外国人移入,也会对当地带来负面影响。除了贩毒的阴影,google地图上一度出现「新莫斯科」(New Moscow)的地名,直到近期才被取消,当地警察还出面呼吁民众不要被挑起排外情绪。大量的开发,也改变了峇厘岛原本的人口组成和乡村风景。
餐厅旁以前是稻田,如今成为荒地。大量的俄罗斯人来到峇厘岛,改变了当地的样貌。
峇里岛工作需求大,成为印尼移工的新去处
看到许多良田被填平,我内心是有愧疚感的。尤其知道不少别墅或旅馆并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而是就近排入灌溉水道,污染了许多农作物。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许多印尼人因为工作机会增加而改善了家庭经济,过上更好的日子,中间的取舍和评估,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我询问司机,这么大量的人力需求,峇厘岛本地人够用吗?他指指旁边深夜下班、正走过路边热炒摊的一群人说:这些都是爪哇人,路边摊都是爪哇人开的,只有他们会开到半夜。一般本地人不会工作到这么晚,也通常不吃牛肉。
我想起在泗水的家里,「如何找到帮佣」已经是印尼亲友之间日常头疼的问题。我发了讯息给几个在台湾和印尼从事人力中介的业者朋友,得到的回答也大同小异。
即使在印尼,现在也已经越来越难找到人,付给当地介绍人的「牛头费」也越来越高,台湾中介更到了「不管有多少看护我全都要」的抢人程度。家里的帮佣也说,现在手机讯息方便,台湾虽然仍是受欢迎的工作地,但若想出国,日、韩、新、马、中东、香港,到处都有机会,现在又加上峇厘岛,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面对白人雇主,收入也不见得比出国少,成为另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
我相信普丁发动入侵乌克兰战争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如何帮助峇厘岛经济发展,也不是排挤其他国家的印尼移工数目和素质。然而远在欧洲的战事,居然一环扣着一环的,影响到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移工流动与经济发展。
印尼政府不赞成战争,也可能没料到自己会成为战争中的受益者,却意外收获一笔俄罗斯和乌克兰资金,或许这就是这世间让人想不到的地方吧!
03
【印尼关键字】Guling:从小陪伴的抱枕,是印尼文化的味道
作者 吴英杰
2024-08-31
在高中毕业各奔东西之前,女儿同学们把握机会互相碰面叙旧。我半开玩笑的问女儿的闺密,去美国念书要不要顺便把家里的小抱枕(guling)带去?没想到她用高八度音充满信心的回答,「当然要!」
Guling在印尼文是卷动的意思,例如峇厘岛的烤乳猪就叫「Babi Guling」(Babi是印尼文的「猪」)。
但在今日,一般人听到guling的第一个反应,则是圆筒形抱枕。这是印尼一般家庭常见和必备的生活用品之一,要是没有它,许多人大概都要失眠了。
没有它就睡不着!出国也要带着的圆筒抱枕有什么魔力?
印尼的第一个圆筒抱枕源自何方,已不可考,据说早在荷兰殖民时代,官员孤身一人来到离家千里的南方小岛,晚上就用圆筒形、大概只比身高略短的抱枕取代妻子,抚慰思乡情绪,被很多人暱称为「小老婆」。
也有人认为是来到印尼的欧洲女性,为了在这个炎热的国家睡觉时保持胯下凉爽不流汗而发展出的需求。
无论如何,欧洲人的这个习惯被爪哇帮佣发现,出于崇欧风气而迅速席卷了整个殖民地。随着时间,印尼人慢慢发展出更符合当地人身材的抱枕尺寸、扩大用途,缝制抱枕成了一般妇女的必备技能。
从宝宝一出生,就可以看到小小的圆筒抱枕放在婴儿床四周,像护城河一样,可以避免翻身时撞到床栏,或者手脚头发被木床缝隙夹住。
因此,陪伴自己长大的小抱枕,成了印尼孩子的童年回忆。通常抱枕会随着小朋友长高而换上更长的尺寸,用蜡染或不同颜色的布料包裹,由于可以弯曲,抱着侧睡的时候可以直接当作枕头和抱枕「二合一」用途,睡前阅读滑手机的时候还可以当作靠枕。
因为从小开始使用,许多人没有圆筒抱枕是无法入眠的,甚至带着出门也成为常见的景象。在购物中心可以看见婴儿车上的小孩拥着抱枕入睡、出门旅游甚至留学也少不了它。
我自己就在美国看过不少印尼同学的行李箱里看到远渡重洋而来的抱枕,被认为是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其他日用品在国外都买得到,但圆筒抱枕连结的是自己熟悉的气味、触感、对家乡的思念,更有文化认同。
在印尼居住或旅游的荷兰人早就不再用圆筒抱枕,印尼人却把它保留了下来。
小小的Guling枕头,就可以让你与印尼移工更亲近
随着印尼和世界逐渐接轨,现在美国的购物网站上也可以搜寻「Guling枕头」或「印尼身体枕头」而买到。台湾也有类似产品。
如果家中有印尼移工,可以试着当一个贴心的礼物送给她们,相信她们一定会感到雇主和台湾对她们的关心。
若买不到,其实也可以提供布料给移工,不少人都自己会做。抱枕不分宗教和性别,是一个展现台湾兼容并蓄和体贴人心文化的好做法,说不定移工还可能投桃报李的手作一个送雇主试试看。
开学前,我们去美国探望女儿,也和她的闺密见面。我笑着问这个小女生:你真的把抱枕打包来美国了吗?行李箱的空间很珍贵,真的塞了那么大的东西过来?
女孩说当然带来了,不然晚上睡不着。「而且爸妈还跟我开玩笑,说这个抱枕代表我可能住美国,但我的旅程起源于印尼,要我别忘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