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原来王阳明早在500年前就教我们如何走出内耗!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我是一个内耗很严重的人,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陷入反复琢磨,消耗自己的精力。

晚上熬夜读度阴山的《王阳明心学日课》,我激动得无法自已,原来王阳明早在500年前就已阐明了如何走出内耗。

📖《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度阴山

1️⃣ 如何获得快乐
我发现,容易内耗的人很难长时间保持快乐。王阳明告诉我们,“常快活”并非只是一种情绪,而是只有关注当下才能抵达的境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让自己快乐;同时,要意识到“其次只是其次”,在关注重要的事物时,其他的都不算重要。

2️⃣ 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王阳明提醒我们,世界是属于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揣摩自己,不如认真审视自己,永远不要被他人的期待束缚。我也意识到,容易受到他人评价影响的原因在于内心不够稳固,缺乏安全感。

如何获得安全感?
① 多进行正面的自我评价。
② 找到让你缺乏安全感的因素或环境,尽量避免接触。
③ 主动创造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是自己世界的主宰,没有谁比谁更强。

3️⃣ 心内少物,不执迷
王阳明指出,内耗的根源在于心中事物过多。心内少物,就能让心头没有杂事。如何做到心内少物呢?这需要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但这里的“没心没肺”并非指无情无义,而是不执迷于琐事。

当沮丧、忧伤、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出现时,要尽量消除这些想法。如果难以摆脱,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多从乐观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
2.认识到痛苦中往往蕴含机会。
3.坚持感恩与宽恕。知行合一,以行动展现良知。

⚫️ 摘抄的一些金句:
态度决定一切。
人常常在得失中耗尽力气,而非事情本身。
多观察、多实践,少进行评价。
每一次对某事的评价,都会让有心人更加了解你的本性。
只要目标是追求内心的快乐,无论身处何境,都能通过致良知来实现这一目标。

天地如逆旅,我们都是过客,既然是过客,何处都可以。心若宁静,事情就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