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在笪桥和鼎新桥之间,河水流淌,秦淮河始入运渎处为陡门桥,北经红土桥和草桥。如今,渎涸成路,河流消失,桥梁不见,只留下了些许记忆……
打钉巷的路边,竖立着草桥、红土桥的说明牌,其内容为:
“草桥,桥名。旧称北乾道桥,与南桥道桥(红土桥)对应。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今草桥,北乾道桥也。’元代《至正金陵新志》载:’乾道南北二桥,在古运渎上,今斗门桥北,二桥相望,乾道中洪遵建,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自书榜。’”
“红土桥,原为桥名,今为巷名。旧称南乾道桥,与北乾道桥(草桥)对应。南起鼎新路,北至打钉巷。南宋乾道年间留守建康府洪遵所建,因方位与北乾道桥分列南北,此桥在南,故名南乾道桥。清《运渎桥道小志》载:’红土桥者,南乾道桥之俗名也。尝有掘地深三尺,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之由。盖冶麓之余气焉?’”
在红土桥路上,也有着关于“红土桥”的说明牌。其内容为,“红土桥位于安品街与千章巷之间跨运渎,今为巷名。红土桥,清有此名。南宋乾道年间留守建康府的洪遵所建,因方位与北乾道桥分列南北,此桥在南,故名南乾道桥。陈作霖《运渎桥道小志》载:’红土桥者,南乾道桥之俗名也。尝有掘地深三尺,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之由。盖冶麓之余气焉?’夏仁虎《秦淮志》载,’运渎水自斗门桥北流,至红土桥,即南乾道桥也。其地以冶麓余气,掘地三尺,土皆红色,俗以名桥。其街曰安品,陈伯雨先生之可园在焉。’”
在甘雨巷道路边的围墙上,也有着关于运渎上桥道的说明牌,其中“红土桥”和“草桥”的内容为:
“南乾道桥——红土桥。位于安品街与千章巷之间跨运渎。南宋乾道年间留守建康府的洪遵所建,因方位与北乾道桥(草桥)分列南北,此桥在南,故名。《运渎桥道小志》载:’红土桥者,南乾道桥之俗名也。尝有掘地深三尺者,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
“北乾道桥——草桥。草桥,紧邻鼎新桥南,原跨运渎,已废。宋名北乾道桥。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今草桥,北乾道桥也。’南宋《景定建康志》卷一六《疆域志二·桥梁》考定高晔桥在乾道桥附近,故疑此桥为运渎始建六座桥的第四座桥。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四下载:’乾道南北二桥,在古运渎上,今斗门桥北,二桥相望,乾道中洪遵建,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自书榜。’南宋乾道年间,洪遵在建康府任职时,重修这两座桥,用皇帝年号命名桥。在此附近,还有一座草桥,据说当时用草修了一座简易的桥,人们就把这座桥叫草桥,这就是现在草桥的来历。这里还有一座知名的清真寺,名叫草桥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
昔日的红土桥,如今在何处?
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云,“桥东为千章巷(东通评事街),旧名银仓巷”,“桥坡西下,北出有驴皮巷(北通草桥街)”,“桥西直街,即沿桥名”……,依此而言,红土桥的位置,应该在千章巷、安品街与鼎新路交汇之处。
昔日的红土桥,既是跨运渎的桥梁,也是一条街巷。
《南京地名大全》中记载,红土桥(桥),“位于安品街与千章巷之间,跨古运渎河上,即今甘雨巷与牛皮巷交界处。南宋乾道间建,因方位与北乾道桥分列南北,此桥在南,故名。《运渎桥道小志》载:’红土桥者,南乾道桥之俗名也。尝有掘地深三尺者,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肇域志》引《南畿志》有北市楼,在南乾道桥南,即宋和熙楼基。’”
红土桥(街巷),“位于朝天宫东南,升州路中段北侧。南起升州路,北至打钉巷西口。清代有街。见《同治上江两县志》街巷’红土桥’。街以运渎上’红土桥’得名。”
昔日的草桥,如今在何处?
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云,“由牙檀巷北出,为年家杆子,草桥西之直街也。草桥者,北乾道桥之俗名”,“桥东为打钉巷(东通评事街)。桥北有礼拜寺,回民之所奉也”,而“年家杆子”则是旧时街巷之名,位于七家湾西段,即东起牙檀巷口,西至仓巷一段。依此而言,草桥的位置,大约在打钉巷和甘雨巷的交汇之处,或者说在打钉巷上。
《南京地名大全》中记载,“草桥,桥(废)。位于升州路北侧,打钉巷与甘雨巷之间,运渎河(今红土桥路)上。宋名北乾道桥。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今草桥,北乾道桥也。’”
红土桥和草桥一带,街巷星罗棋布,交叉纵横,或许是因为街巷改造或调整的原因,在某条街巷上看见另一街巷门牌的情形比比皆是。
在街巷的角落里,都有着关于街巷由来的说明牌。
“千章巷,东起评事街,西至红土桥,古称银仓巷,后改名千章巷。古代城市是财赋粮草集中之地,城中设有诸多仓库,皇城一般设有龙仓、水仓、银仓等。银仓是一城府库藏金之地。’千章’,指千株大树。”
“安品街,东接鼎新路,与千章巷相对;西至仓巷,与木屐巷相望。传说,明代一个叫品儿的孩子在此救了一个姑娘,后来,人们把这条巷称为安品街。又说清代这里按官员品级建住宅,故名安品街。不完全统计,清代举人有宅安品街超过二十位。明代,安品街西段称铁狮子衙(牙)、铁狮子街,以明代普利寺(庵)门前有两铁狮子而得名。”
“打钉巷,东望泥马巷,西连七家湾。百米小巷,曾连着北市楼、富德巷(瓦子巷)、草桥(北乾道桥)、小礼拜巷、牛皮巷(甘雨巷中段)、楼子街(甘雨巷北段)。明定都南京,’百工各有区肆’,打钉巷因铁匠铺聚集此地,故名。”
“甘雨巷,明有巷,时称乾鱼巷,又名’赶鱼巷’,清称’干鱼巷’,太平天国时称’杆云巷’,’文革’时称’光华路’。民国之前的甘雨巷专指陡门桥至红土桥一段,红土桥至草桥一段称牛皮街,盖因这里回民聚集,衍生毛皮业’比户而居’。草桥至鼎新桥一段称楼子街(又名娄子巷,也称码头口、下街口),盖因交通便利、贸易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三条巷统称甘雨巷。”
……
在甘雨巷54号的临街墙壁上,绘有一幅《金陵西门印象图》。在壁画的一侧,有着“金陵西门印象图题记”,其内容大致为,为记忆古金陵城西原地貌胜迹风情,寻弘有根文化,2015年5月至9月,书画书刻艺术家袁茂林先生等,在甘雨巷54号一座130年古居,约50平方米的老墙面上,采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笔法,创绘了《金陵西门印象图》。追慕宋人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和明人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卷》。“运渎居东西冶城”,南宋诗人马之纯《西州城》诗对古金陵城西作了经典描述。今水西门、涵洞口、汉西门、运渎河、朝天宫构成了“西州城”繁华胜景:城墙城楼、拱桥流水、市井街坊、民居古建、粉墙黛瓦、水泊船舫、桃红柳绿、松柏参天、晨钟暮鼓、楼台琴声、设摊赶集、迎亲纳福、商贾云集,城西风情胜迹弥久在目……
壁画的上方,题有宋代马之纯的《西州城》一诗,“运渎居东西冶城,西州遗迹甚分明。多言东晋才经始,或说孙吴已创成。池苑春风罗绮市,楼台夜月管弦声。入门尽是嬉游地,惟有羊公不愿行。”
与“草桥”名称相关的现在似乎只有“草桥清真寺”了。
草桥清真寺,原称礼拜寺,因地处古运渎草桥堍而名。清代乾隆年间创建,清代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初年重建,光绪三年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殿宇坍塌。后因旧城改造,原寺部分遇道路拓宽红线,需要向西迁移,2004年将原太平南路清真寺的礼拜殿等原物移至此处,虽是原草桥清真寺的位置,但门前的文物保护单位碑上则为“原太平路清真寺”。
红土桥和草桥,旧时称之为南乾道桥和北乾道桥,合称“乾道南北二桥”。
宋代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中记载,“乾道南北二桥,在古运渎上,今斗门桥北,二桥相望,乾道中洪公遵建,景定二年马公光祖重建,自书榜。”
元代张弦撰《至正金陵新志》卷四中载:“乾道南北二桥,在古运渎上,今斗门桥北,二桥相望,乾道中洪遵建,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自书榜。”
明代礼部纂修《洪武京城图志》中记载,“乾道南北二桥,在今斗门桥北。二桥相望,即古运渎水道。今仍旧名。”
清代《江宁府志》卷七中记载,“南北乾道二桥,斗门桥北。”
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卷四中记载,“今草桥,北乾道桥也。红土桥,南乾道桥也。”卷五中记载,“红土桥,即南乾道桥也。(《肇域志》引《南畿志》,有北市楼,在南乾道桥南,即宋和熙楼基);草桥,北乾道桥也。(《白下琐言》,崔筠谷妻黄氏,寿百有六岁,建坊于七家湾桥上,即此)。”
夏仁虎撰《秦淮志》中记载,“红土桥,运渎水自斗门桥北流,至红土桥,即南乾道桥也。其地以冶麓余气,掘地三尺,土皆红色,俗以名桥。其街曰安品,陈伯雨先生之可园在焉。草桥,由红土桥再北曰草桥,即北乾道桥。流折而西,为竹竿里,即古之竹格巷,以临竹格渚而名也。”
关于红土桥,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记载,“运渎水自斗门桥北流至红土桥,再北过草桥而西折焉。红土桥者,南乾道桥之俗名也。尝有掘地深三尺者,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之由。盖冶麓之余气焉?桥东为千章巷(东通评事街),旧名银仓巷。道北有富德巷(北通打钉巷),俗呼瓦子巷。本宋和熙楼故址。明因之建北市楼,又谓之富乐院。后院移武定桥,而楼逐废。桥坡西下,北出有驴皮巷(北通草桥街)。攻皮者比户而居,腥秽之气,夏月逾甚。临河洗濯,水为之污。禁止屠宰,以清其本,是在良有司已。巷北口植长木,高出天半。兵火之余,无稍损焉。桥西直街,即沿桥名……”
关于草桥,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记载,“由牙檀巷北出,为年家杆子,草桥西之直街也。草桥者,北乾道桥之俗名。古有高晔桥跨运渎上,疑当其地。南朝建康西尉之所治焉。宋时有建兴寺,年湮代远,按牒难征矣。桥坡西有嘉庆时画师崔瑶与妻黄百岁石坊,烟云供养,世享大年,人瑞也(瑶子溥,亦善画,年九十余)。桥东为打钉巷(东通评事街)。桥北有礼拜寺,回民之所奉也。自草桥以至七家湾,半为回民所居,故有是寺。寺侧有委巷,曲折东出,贯评事街而过,为竹竿里(东通鸽子桥)。即古之竹格巷,以临竹格渚而名。格竿者,声之转也(见《肇域志》)。晋王含犯顺之师尝从此济(见《晋书》)。狼奔豕突,间道出奇。沿淮溯青,此为要隘矣。其间,古有谢镇西寺(晋镇西将军谢尚,宅在竹格渚。永和四年,舍为庄严寺。宋路太后改谢镇西寺。久废)。将军高咏武亦能文,晚谢朝权,栖心禅悦,典午清淡之习也。今虽址难定,而枉渚可寻,实为运渎之东源焉。”
北市楼,是明初十六所官办酒楼之一。“危楼高百尺,极目乱红妆。乐余遇三爵,遐观纳八荒。市声春浩浩,树色晓苍苍。饮伴更相送,归轩锦绣香”,说的就是北市楼。明代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图卷中的繁华闹市,其中一通牌坊上便题书有“北市街”三个大字。
北市楼,《洪武京城图志》中云,“北市楼,在南乾道桥东”;《运渎桥道小志》中云,“……桥东为千章巷,东通评事街。旧名银仓巷。道北有富德巷,北通打钉巷,俗呼瓦子巷。本宋和熙楼故址。明因之建北市楼,又谓之富乐院。后院移武定桥,而楼遂废”;《首都志》中云,“红土桥即南乾道桥也,有北市楼。在乾道桥南,即宋和熙楼”。
黄濬撰《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红土桥,即南乾道桥。《肇域志》引《南畿志》,有北市楼在南乾道桥南,即宋和熙楼基,可见当时西门一带已渐形繁盛。案金陵在宋时,承南唐遗俗,酒楼官妓之制尚存,安远楼、和熙楼之外,尚有佳丽楼、层楼等。至明初,始有南市楼、北市楼等十六楼。南市楼,今南京仍存此地名,北市楼,则甫落成即毁,其幸不幸如此。”
北市楼,南乾道桥东北,富德巷附近。富德巷,俗称瓦子巷,南起千章巷,北至打钉巷。《南京市白下区志》中记载,街巷“长约185.20米,宽4.30米”。1949年《南京市街道详图》中标注有“红土桥”、“富德巷”等处,其中红土桥东北侧的富德巷,为位于千章巷与打钉巷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大约在现今的“评事街小区”南北大门之间通道一线。
安品街,旧有陈作霖宅。
陈作霖(1837年至1920年),清末民初南京的著名文人和历史学家,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清代光绪元年(187年)中举,此后应进士试不第,遂放弃科考,专心于教育、文学和南京地方史志学。其故居在安品街一带(安品街20号),建于1875年,原为三进,现存二进,宅后曾有一花园称可园,现已不在。
陈作霖在《运渎桥道小志》中提到,“予家适当道北,宅毁于兵乱。后重建,一瓦一木,备极经营。予《移居诗》所谓’绸缪成牖户,毋乃父母劳’,盖纪实也。宅后有隙地数亩,强名之曰’可园’。土阜坡陀,筑亭其上。诸山苍翠,近接檐楹。种竹莳花,以悦晨夕。蔬肥笋脆,甘旨足供。园居奉亲,无复进取志矣。宅西数武过甓门,为安品街(西通仓巷)。”。《秦淮志》中云,“可园在南乾道桥西,陈伯雨先生之居,有寿藻堂、瑞花馆,地不甚广。”
红土桥,“尝有掘地深三尺者,见其下土色皆红,而知见称之由。盖冶麓之余气焉?”古代称冶山为红土山,《运渎桥道小志》中云,“亦名红土山(俗呼宫后山)”,而红土桥桥堍的位置系冶山的余脉所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土色皆红”并非是冶山余脉,因为在周围其他区域并未发现此类“红土”。2002年3月,在南距升州路65米,东距鼎新路57米处的建筑工地上,发现两座宋代古井和一座南朝时期的灰坑,其中出土了一些罕见的泥塑造像,且造像焚毁痕迹明显,同时伴出的有火烧变形的泥块。造像虽然残损严重,但据分析可能与南朝延兴寺有关。或许所掘之地可能是在延兴寺遗址之上,所谓“红土”,乃是被焚毁后的延兴寺址上,遍地皆是的红烧土块的原因。
红土桥因掘地三尺,见下面有红土而得名;草桥也曾据说当时用草修了一座简易的桥,便将其称为“草桥”了,这些关于红土桥、草桥的来历,或许都是一些传说……
唐代许嵩撰《建康实录》卷二中记载,“赤乌三年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又云,“运渎旧有六桥:孝义,本名甓子桥;次南有杨烈桥,宋王僧达观斗鸡鸭处;次南出有西州桥,今县城东南角路东,出何后寺门;次南有高晔桥,建康西尉在此桥西,今延兴寺北路东度此桥;次南运渎临淮有一新桥,对禅灵渚渡,今之过淮水桥,名新桥,本名万岁桥。”
宋代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十六中记载,“运渎六桥,按:《实录》云:’孝义桥,本名「甓子桥」。次南杨烈桥,宋王僧虔观斗鸭处。次南西州桥,宜在今笪桥西。次南高晔桥,建康西尉在此,今建兴寺北路东出度此桥,宜在今乾道桥左右。次南禅灵寺桥,对禅灵渚,宜是今斗门桥。’”
明代《上元县志》中记载,“南乾道桥,北乾道桥,并在斗门桥之北,即古高晔桥。”
清代陈作霖撰《运渎桥道小志》中记载,“由牙檀巷北出,为年家杆子,草桥西之直街也。草桥者,北乾道桥之俗名。古有高晔桥跨运渎上,疑当其地。南朝建康西尉之所治焉。宋时有建兴寺,年湮代远,按牒难征矣。”
古运渎上的高晔桥,应在红土桥和草桥附近。
古运渎在鼎新桥和笪桥之间一分为二,一条向南,流向大致与现在的鼎新路(红土路/甘雨巷)一致;一条向西,经仓巷桥、文津桥、望仙桥、张公桥、铁窗棂泵站入外秦淮河。只是向南的河道已经消失,曾经有诗言,“天安楼起银台地,路鼎新填古运渎。不见车儿豆腐苑,升州里去糯米孤。草桥无影清真寺,红土桥街剩半途。安品街存杨府第,作霖居所化为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