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事吧

然而在云南,吃苦却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饮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云南的野生苦瓜,到云南特有的苦子果,再到傣家人无法割舍的苦撒……“有苦真吃,没苦硬吃”的苦味美食,云南人是吃得津津有味🤪

MUBIE

一说“苦”,想必很多人立马想到了苦瓜,它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在云南,有一种野生苦瓜,名为木鳖,有着和苦瓜相似的药用价值和食用特点——

图源 高黎贡自然笔记

木鳖原产自云南,属葫芦科苦瓜属。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渴、缓泻、驱虫等功效。

木鳖可食部分为青熟果实,即野苦瓜。在种子未成熟时,其果肉和未成熟的种子均可食用。口感上,带有苦瓜的清香,但没太多苦味,食来清脆、回甜。

图源 柚月川

不少云南人,是木鳖的忠实粉丝!将其清炒,保留原始风味,或者加入云南单山蘸水,来个凉拌木鳖,都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成熟的木鳖可用来煎蛋,金黄香脆中带上一丝山野气息,美滋滋;或者直接丢进榨汁机,一杯绿色健康的木鳖汁,很清爽。

图源 腾冲文旅

ZONGBAOMI

来到保山腾冲,这里有一种被称为“千刀万箭”的棕包树自由生长,连片成林。

纪录片《食在云南》Ⅱ 截图

棕包树全身都是宝,叶可搓成绳索,棕可做蓑衣,而藏于树顶的棕包米,则是当地特有的食材。它以独特的苦中带甜的风味,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剥开棕包的心,紧密抱团的棕包米色泽嫩黄,颗粒饱满,形似珊瑚,又如火炬。

纪录片《食在云南》Ⅱ 截图

只需家常调味的葱蒜与干辣椒,辅以些许胡萝卜丝与腊腌菜,同棕包米和鲜肉一起,于热油中翻炒,清苦与脂香完美融合,一盘棕包炒肉,味道妙不可言。

纪录片《食在云南》Ⅱ 截图

而另一道腾冲名菜“海陆空”,则是将鱼肉的鲜甜、棕包米的清香回甘,与蜂蛹的肥美完美融合,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对其赞不绝口。

KUZIGUO

苦子果,又称苦茄或山茄子,是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食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喉、祛风除湿等功效。入口微苦,回味甘甜,香气浓郁,端上餐桌更是演绎出“七十二变”。

图源 水墨施甸

清蒸、爆炒、凉拌、油炸、腌制是苦子果常见的烹饪方式。

其中,腌制的苦子果可长期保存,口感清脆;油炸苦子果深受食客喜爱,将鲜果油炸到皮收缩干瘪后,加入食盐、酱油、辣椒等调料即可食用,先苦后甘,解腻解馋。

图源 水墨施甸

KUSUN

苦笋是西双版纳常见的一种野生竹笋,又名凉笋,因其味清香略苦、回甘脆嫩而得名。

其外形修长挺拔,表皮光滑细腻,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磷、铁、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图源 江城发布

苦笋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将苦笋与鸡一同炖煮加入秘制酱料调味,炖至鸡肉酥烂、苦笋入味,便是西双版纳值得称赞的特色佳肴。

苦笋与排骨相会,加入豆瓣酱、生抽等调味,一道苦笋烧排骨,清香四溢。

图源 江城发布

苦笋切成丝或片,焯水去除苦味后,用藤椒油、辣鲜露等调料凉拌清爽可口。

而与肉类、时蔬一同炖煮的苦笋汤,更是汇聚了多种食材的精华,苦笋的苦味被其他食材的味道中和,使得整道汤品口感层次丰富、鲜美异常。



KUSA

图源 掌上德宏

在云南,苦的可不止素菜,还有荤菜——苦撒。

在云南傣族的饮食文化中,苦并非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的体现。苦撒,这道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与野性的菜肴,正是傣族人对“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纪录片《食在云南》Ⅱ 截图

它以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将牛肉、牛胃中的苦胆汁以及各种调料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独特风味。

将处理好的牛肉切成细丝,与牛苦胆汁、小米辣、香菜、葱、蒜等调料一同拌匀,最后配上米线食用。

图源 德宏文旅

苦撒,初尝之下或许会被其独特的苦味所惊艳,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浓郁的肉香,让人在苦与甘的交织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蕾盛宴。

在云南这片

被自然赋予无尽风情的土地上

人们对于“苦”的品味

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热爱

不同于简单直接的苦涩

云南人追求的

是苦中带甘、苦甜交织的味觉艺术

还知道什么美妙的云南苦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