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吃酱,
开门七件事中,
酱居第五,仅次于柴米油盐。
对于温婉细腻的江南人来说,
酱同样是餐桌上的灵魂一味。
在张家港,有这样一种酱,
承载着张家港人
独有的味觉记忆与情感寄托。
沙上豆瓣酱
“富人有本账,穷人一缸酱。”
这句流传于沙上地区的谚语,生动描绘了豆瓣酱在沙上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从晨光初照到夜幕低垂,一年到头,一日三餐,沙上人的饭桌上总是摆放着一碗鲜酱,它是几代人坚守匠心而留住的传统味道。
在大新镇新闸村,沙玉凤老人因其家族深厚的制酱底蕴,自幼便与酱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从小做酱吃酱,十多岁便学会了制酱技艺,嫁人后,更是将这份手艺带到了新家,年复一年,坚持着制酱的传统。
2013年,沙玉凤被评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上豆瓣酱”传承人。
她十多年如一日地传承和推广沙上豆瓣酱的制作技艺,如今年过古稀,依然乐此不疲地穿梭在酱缸与灶台之间。
在酱的江湖里,每一种酱的滋味,都直陈着一方地域的民俗和文化。
一勺看似平平无奇的豆瓣酱,凝聚着多少沙上人的智慧。
做酱的时间通常选在伏天后,新黄豆的登场时节,且一定要赶在白露之前上好“酱黄”。
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浸泡数日,放入锅中烹煮至少5个小时。
煮烂后捞出,加入面粉和黄豆粉拌匀,置于石臼中,反复舂成豆泥,再将豆泥捏成一个个酱饼。
酱饼制成,接着就是上酱黄了。
酱黄的好坏决定了一缸酱的好坏,因此这一步极为关键。铺一层豆萁放一层酱饼,经一周左右自然发酵,酱饼上生出金黄的毛,这便是“酱黄”。
酱黄经一周以上的日晒夜露,才能“下酱”。
将酱黄放入缸里,加入生姜、辣椒、盐,倒入冷开水,罩上一层纱布,摆放在屋外日照充足处。经一个月阳光的充分“沐浴”后,下的酱才算“熟了”。
这时便用磨子将酱磨细,此为“牵酱”。
酱牵好后,仍要放置在秋阳下照晒。当酱由稀而稠,由浅黄变金黄,最后呈现枣红色,一缸色香味俱全的豆瓣酱就算制成了。
这一缸浸润着时光味道的豆瓣酱,前后历经2个月的自然发酵,是真正用时间和精力熬制出来的天然美味。
20世纪70年代以前,沙上人不买酱油,自制的豆瓣酱随吃随取,红烧、熬汤、拌面,都是一等一的鲜美。
可惜的是,如今,这样的情景已愈来愈少见。
作为豆瓣酱的传承人,沙玉凤不遗余力地把握每一个契机,向人们展示沙上豆瓣酱的独特魅力。
有人上门买酱黄自己下酱,她热心提供指导,有人想学制作技艺,她亲自上门,全程给他们展示示范。各个乡镇的非遗展示活动上,都能找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只愿这味纯正的酱香,能留存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今日话题
你吃过沙上豆瓣酱吗?
还有哪些食物承载着你的过往记忆?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