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月港新建成海丝馆,20231217日,笔者有幸参加开馆庆典。海丝馆占地逾二百平方米,整体结构为“两堂四廊”格局,分为月港史话、月港遗址、隆庆开禁、明清海商、月港余韵、丝路新语、月港文献7大部分,陈列许多发掘的番银,另有漳州陶瓷、漳缎等,颇具古典韵味。美中不足的是,展馆的文图内容介绍中很少涉及茶。殊不知,漳州月港海丝离不开茶,茶叶是月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茶叶从月港大批量外销,是一带一路历史上的大亮点,是形成闽南功夫茶文化的大背景。作为大航海时代海丝茶道的始发港,漳州月港的海丝馆,建议更名为月港海丝茶道馆。

海丝文脉续百年,月港风华再振兴。202478日,国家海关总署关史办副主任、上海海关学院副校长詹庆华带领国家海关总署关史办、中国海关博物馆等项目组同志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丝文化遗址古月港开展调研工作。814日,上海海关学院“莲”行八闽实践团队紧跟海关总署的步伐,前往漳洲月港进行走访调研。龙海区海丝文化研究会江智猛介绍,月港从明朝开始兴起,是大航海时代国际海上贸易的新型商港,创造了“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历史佳话。月港目前遗存有7个古码头遗址,每个码头正对着内街上的一座庙宇,用于古海商们祈求庇护和答谢神灵。

在微信朋友圈中,笔者看到江智猛会长介绍说:明代中后期,月港贸易繁荣给明政府带来巨大的关税收入,最多一年贡税多达29000多两,有着“天子南库”的美誉,也引来四面八方的高官贵人,往来月港的各路官员相比海澄县令,地位显得那么的高高在上。一般来月港的官员贵人大都会进香城隍庙,七品官衔的城隍爷在现实中无法威慑这些官员,借超越县衙的月港特区建制,朝廷高设并供奉二品“威灵公”的都城隍爷。

当年海澄县的城隍爷升格为“威灵公”,月港贸易繁荣给明朝政府带来丰厚的贡税,愚意认为:茶叶功不可没,是换取番银的“硬通货”,被外国人称为绿色黄金。茶叶换番银,后来英国人输入害人的鸦片换白银,再用白银购茶叶,因而引发鸦片战争,实际上就是茶叶战争。

关于月港对外出口茶叶的事实,不少史书有较详细记载。《福建茶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11月第一版)在第八章闽茶流通的外贸节中写道

漳州月港 到了明朝,漳州月港对外贸易出现,并持续150年。茶叶是月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中国茶叶对欧洲贸易,月港是重要的港口。……隆庆元年(1567)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编者注)。不久开放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史称隆庆开关……受月港贸易的带动,明末清初,龙溪县龙山、平和县大峰山、南靖县圭洋乡上洋茶远销缅甸。平和的大峰茶、海澄太武山茶漳浦玳瑁山茶、龙溪北门茶叶也陆续兴起。据《龙海市供销社茶叶史》记载,明代后期至清初龙溪县和海澄县茶叶发展很快,那时龙溪县种茶面积达数万亩,但月港衰落以后一落千丈。光绪六年(1880),龙溪、海澄两县茶叶出口亏损,万亩茶园抛荒。

漳州月港海丝离不开茶

20226,为响应大月港·大航海时代·海丝文化向未来论坛征文,笔者撰写了《福建海丝茶道与闽茶外销之研究》的万字论文,作了详细论述,全文刊登于研讨会的论文汇编书内。据史料记载,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荷兰商船首次来华进行贸易。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漳州籍海商李锦等介绍荷兰商人到月港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率两只船舰达闽海,月港商人与荷兰商人互市,茶叶为重要商品。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从中国买的茶叶载回国内,引进大批茶叶,欧洲逐渐掀起饮茶之风……

清初著名茶僧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写道:“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即官方定价,不许讨价还价,完全是卖方市场。连溪茶也模仿岩茶样而当作岩茶来卖,市场走俏。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鼻祖,武夷岩茶“漳人制”,在明代中后期武夷茶即名动天下,从漳州月港大量出口,带动了闽北、闽南乌龙茶种植加工业的繁荣。

前不久,金砖峰会在俄罗斯喀山召开,万里茶道成为网红名词。其实,始于月港的海丝茶道,比万里茶道时间更早,规模更大,茶叶出口量远远多于万里茶道。海丝茶道是明中晚期全国唯一经朝廷批准可以出口茶叶的港口,而万里茶道则出现在清初。清统一了福建大部分后,厦门等闽南一些地方仍被明延平王郑成功占据。原来经月港出口的武夷岩茶,只能循陆路向俄罗斯、欧洲外销。后来,郑成功打败了入侵台湾的荷兰人,康熙帝先后占领厦门、收复台湾。厦门港继漳州月港之后,成为海丝茶道的下一站,武夷岩茶、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得以在此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