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一生撰写诸多的法帖,其中很多作品,乃当代学者的“必备范本”,比如《胆巴碑》、《赤壁二赋》、《小楷道德经》以及《闲居赋》,皆是热门法帖,当然除去这些名帖,赵孟頫个别精妙之作,目前鲜有人知。
就像消失800年的“绝美行书”——《梅花诗》,此作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近代被哈佛大学发现,藏于汉和图书馆,传入国内后,专家详细研究,经考证,写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5月。
全称《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这篇诗词无记载,只有此作出现过,全文共计487字,单字在3厘米左右,点画飞动俊丽、婉转遒和,极具文人君子的典雅气象。
庄赓良曾说:“吴兴书法遒丽浑厚,隽逸蹁跹,盖其少时涉猎北朝碑版,中岁肆力于李北海,晚年则寝馈二王,其天资功力两臻绝诣,故卓然名家,为一代师法。”
依据上文可知,赵孟頫早年师法“二王”,尽得飘逸清俊之美,点画润丽虚和,前后衔接自然舒畅,同时早期对于碑作,也是有所涉猎,中年之后,临摹李邕作品,夯实气力,对于“二王”技法,领悟更加深刻。
而且赵孟頫简化“二王”笔法,行笔干练率性,不会故弄玄虚,笔路清晰直观,便于临摹参透,此作写于中晚年时期,自我风格成熟,所写字迹外柔内刚,势态舒展明快,似有仙气飘散,如同神仙下凡。
看似秀媚,实则刚强,艺术格调生动而多变,可谓精妙至极,章法排布和结字,亦是错落起伏,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更是增添生命力,美得直观而鲜明,当然这种意态并非浅薄,而是具有“言简易赅”之感。
无愧于黄自元评价:“吴兴书如快马入阵,所向披靡。其致佳者,尤纵横抉荡,遒厚苍坚,足以能上接晋唐书法”,他的徒弟虞集,也称赞:“吴兴赵公之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
这幅《梅花诗》拓本的流传过程,十分波折,上世纪被捐赠该馆,之后一直深藏,直到本世纪,才逐渐公开示众,国内很多专家,想要将其购回,均遭到拒绝,堪为馆内“至宝”。

足以见艺术价值之高,时常临摹此作,能感受“赵字”流美势态,提高用笔的灵活性、生动感,不再呆板,同时“赵字”点画简练,可以透过此作,初步了解“二王”笔法,日后循序渐进,上手临摹深奥的晋唐法帖。
经多方努力,如今我们对赵孟頫《梅花诗》,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