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经过充满了传奇色彩。‌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阎都督在重阳节庆祝滕王阁的新修成,邀请了众多宾客。原本打算让他的女婿吴子章作序以彰显其名,但在谦让中,王勃却提笔就作。阎都督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但随后被王勃的才华所折服,最终认可了王勃的作品。

‌《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与王勃的探父之旅密切相关。当时,王勃从家乡出发探望父亲,途径洪州(今南昌),恰逢滕王阁重修并举办文学聚会。阎都督邀请王勃参加,王勃在宴会上即兴创作了《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滕王阁壮丽景色的描绘、对人生遭遇的感慨以及作者的抱负和志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和典故,展现了王勃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滕王阁序》的影响‌深远,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还因其创作背景和过程增添了无数传说。王勃的才华在这次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滕王阁序》成为千古名篇。

赵孟頫行楷集字王勃《滕王阁序》

那么阎都督是谁呢?

阎都督指的是‌阎伯屿‌,唐代人,曾任洪州都督,也曾出任袁州、抚州等地方官吏。阎伯屿出生于湖广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他在唐代是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尤其以他在洪州都督任上的表现而知名。他与滕王阁序的联系可能源于他在洪州都督任上期间,与当时的文化名人有所交往或活动,尽管直接的历史记载可能并不详尽。

‌阎都督的女婿吴子章是孟学士‌。吴子章,别名孟学士,是唐代文学家,同时也是阎伯屿的女婿‌。

‌王勃探父路上写的《滕王阁序》时,他的父亲在交趾做官‌。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途中经过南昌时,参加了阎伯屿在滕王阁举办的宴会,并即席写下了《滕王阁序》。

王勃的父亲是王福畤‌。王福畤是唐朝的官员,祖籍太原祁县,后迁至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他曾任太常博士、雍州司户参军、交趾县令、六合县令等职务,最终累授齐州长史、泽州长史。‌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中铺叙了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