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代书家的大字功力,米芾必然首当其冲,他30岁“集古字”,并掌握正统“二王”笔法,之后依据“尚意”理念,发挥自我个性,创造出“刷字”技法,贯彻“稳不俗、险不怪、 老不枯、润不肥”理念。

行笔飞动劲健、变化多端,豪爽到极致,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写的字体,犹如刷子涂出来一般,墨色时而枯涩,呈现苍劲古拙之风,体势偏为舒展,符合大字行书特性。

因此米芾将之巧妙运用,一生撰写诸多“大字神品”,当今市面盛行的法帖,几乎皆由米芾所写,毕竟王羲之善用侧锋和内擫笔法,点画飘逸灵秀,体势紧结。

这种特性不适用大字,后世以“二王”为尊,自然也无法撰写,幸好北宋初年,“尚意”理念兴起,书家力破传统,黄庭坚、米芾等人,习得一手精妙大字。

其中米芾的大字行书,变化性最丰富,视觉冲击和个性强烈,深得现代人青睐,后世普遍认为《研山铭》,当为“米书之冠”,此作乃文物局购回,花费2999万,单字价值70万,意义非同凡响。

然而,孙承泽曾说:“元章所书《天马赋》,以擘窠大字、书于平海大师后园者,为最得意之作……此卷不独在《天马》卷中称第一,其生平书迹,亦当以此为第一

米芾真正的“巅峰之作”,乃晚年写的《天马赋》,全卷共计320余字,单字约为7厘米,着墨偏为浓郁,与晋唐风韵不同,点画丰腴凝厚,姿态舒展开阔,具有拙朴古雅的天然美。

笔锋灵巧多变,运笔大多用中锋,一般中段藏锋,线条凝厚平滑,而转折处和起笔、收笔等,则露锋书写,锐利而刚健,可谓霸气十足,结体与这一风格调配,普遍欹侧,呈现奇宕险绝之感,章法亦是如此,动态感和艺术活力极为鲜明。

《天马赋》传世的版本很多,其中最精善、最纯正的一幅,就是台北故宫珍藏的“初拓本”,还原墨迹神采和质感,笔画完整清晰,细节点全部保留。

专家曾感慨,此作100亿也不卖,康熙也称其“前无古人”,水平天下无敌,连王羲之也难以企及,时常临摹此作,可以掌握大字行书的技巧。

保证用笔沉着从容的情况下,呈现张扬飞动之态,激活创新思维,写出自我个性,做到“继往开来”,并且字形无论如何变幻,依然毫不失势,坚守神韵。

而今,我们对米芾《天马赋》初拓本,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手工装裱的经折装,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