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创作书法,不注重“形意结合”,分别走向2种极端,第一种是只看形态,当今很多“书法小白”,临帖不加个人思考,一味的照猫画虎,追求外形相仿,或者血肉俊美、漂亮,根基不扎实,经不起琢磨。
甚至造成“印刷体”、“美术字”横行霸道,险些盖过“唐楷”,被世人奉为正统,接着看第二种,自然就是突出“意韵”,其实看重书法的内层神采,本来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
毕竟汉字之所以进入“艺术领域”,就是古人为其赋予情感和精神,可是现代的“网络大师”,完全摒弃古法,不炼化笔法,写出狂怪、丑陋的杂乱涂鸦。
比如“江湖体”、“鬼画符”等,还大肆吹捧,称其显露真性情,虽然外表不美观,但是内在具有超脱俗世的“意境美”,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正统的书法艺术,建立在规范之上,行笔出规入矩、洒脱顺意,并非只求狂乱,或者字形相似即可,而是“形意相生”,既有古法加持,又不乏生动神采,比方看赵孟頫的行书,完美达到这一境界。
其字师法“二王”,继承晋唐的温雅秀丽之美,中年开始临摹李邕的法帖,所写字迹刚柔尽备,行笔干练舒展、坚实有力,顺应心境,发生笔锋变化,意态极为灵动。
欣赏至元十六年(1279年),所写《明肃楼记》,当为“赵体”行书的天花板,全卷共计514字,单字约为3厘米,笔势大多圆融,采用中锋运行,转折处和起笔、收笔时,换为侧锋。
以此让线条深沉且富有变化,结体沉着稳健,带有几分楷书的凝重感,线条则精熟流利、俊美秀逸,墨色方面,时而饱满,时而枯涩,力度与之调配,尽显悠扬的节奏韵律。
而且赵孟頫的笔路十分清晰,不会故弄玄虚,以及加入繁复华丽的装饰,他删减“二王”的绞转笔法,造型和笔势简洁大方,体势宽松自如,全卷清新明快、淡雅含蓄,表现出书法的动态美和艺术感染力。
毫不夸张的说,此作每个字都令人着迷,王羲之重生也比不了,现代人极其推崇“赵字”,许多学者练习他的法帖入门,正如这幅《明肃楼记》,功力精湛,意韵超然,非常适合大家临摹。
一方面通过简化的“二王”笔势,初步了解古人技法,提高用笔水平,利于之后钻研晋唐法帖,另一方面,还能切实感受“形意结合”,为自我行书,增添内层神韵,艺术质感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