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的下降,大家对于进补的热情越发高涨了。什么涮羊肉、炖排骨、煲猪肚鸡汤全都上……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上火

温补的吃得太多,就容易引发喉咙肿痛、口舌生疮、流鼻血、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大便干燥、便秘等问题。。。

这时多吃点儿白菜,能很好地疏通肠胃的积滞,打通进补通道。

清末名初的名医彭子益说,白菜秉承了秋冬的收、降之气,是养肺降冲的平和之物。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利大小便,和中止嗽”。

可见白菜补充津液、疏通肠胃效果极佳,尤其适合以下情形——

冬天有肺火、鼻子干冒热气,或有黄痰、喉咙痛、干咳;

吃多了胃胀,中焦淤堵;

大肠有火毒、便秘。

拍自《中医食疗学》

很多内热其实都是吃出来的。如果吃了太多辛热滋腻之品,脾胃无力运化,就很容易积滞,既而化火生热。

脾胃是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中央枢纽。这么一堵,内热蕴结,向上熏蒸,很容易出现上火、感冒咳嗽、扁桃体炎等问题。尤其是孩子,出现这类问题的更多。

而且到了冬天,阳气收藏于身体里,外寒内热体质的人特别多。

所以如果积食内热,可以吃点白菜清清热、消消积。

了积食的问题,冬天气候干燥,吃白菜可以补充津液,缓解干燥的问题。

白菜清的主要是肺热,色白入肺,性又微寒,能直接清肺热

肺与大肠相表里,再加上白菜秉承秋冬的肃降之性,能把肺里的多余的火收敛下降到肠道里,通过肠道间接清肺热

很多人有积滞、大便难排就是因为脾胃运化不动,肠道又太干。白菜味甘入脾,能益脾和中,脾胃运化能力强了,就能加快肠道蠕动。

白菜水分也很足,能生津润肠,肠道滋润了,自然就缓解便秘了。

这个蔬菜是百菜之王!内火大、嗓子疼、便秘的人要多吃,才几块钱一斤

而且白菜的收敛下降之力,能让体内的浊气向下走,也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消食利便

下面分享白菜的三种吃法,非常适合冬天~

 猪肉白菜炖粉条 

猪肉是最常吃的肉类,它味甘咸,性平、微寒,入脾、胃、肾经,能滋阴、润燥、补肾,对有肾精亏虚、虚热等问题的人,吃猪肉不仅是补充营养,还可以调理身体。

民间常将猪肉和白菜搭配在一起,比如一起炖、一起做馅儿包饺子,是有道理的。白菜味甘,性微寒,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的功效。这两者一炖,不仅可以补肾精,还可以降胃火、润肺、降燥咳

此外,很多人担心猪肉高脂、高胆固醇,白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猪肉中的胆固醇从体内排出,从而减少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而且大白菜清淡可口,和肥美的猪肉一起搭配,不但口感好,还能增进人的食欲。

材料:

猪肉(排骨/前排肉/五花肉)250克,白菜20克,粉条、葱姜蒜、香葱适量。生抽、老抽、油、盐、冰糖适量。

做法:

1、大火,油热下五花肉片,煎至变色,两边有点微微变焦,下葱姜蒜炒出香味。2、下白菜段翻炒一下,加适量生抽、老抽,把白菜炒软。3、放入泡好的粉条,加适量盐和少许冰糖,加水没过食材,盖盖子焖炖5分钟左右,出锅前撒上香葱即可。

 白菜炖豆腐 

此美食做法简单,白菜和豆腐都是很普通的食材,在哪里都可以买到。白菜其性微寒,可以清热解烦、通利肠胃。

豆腐味甘、淡,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有益中气、和脾胃、健脾利湿、清肺消痰之功效。两者共炖,营养丰富又美味,适合秋冬品尝。

做法:

1.白菜切段,豆腐切块。

2.豆腐和白菜各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锅中倒植物油烧热,放入姜蒜葱,炒香。

3.放入豆腐略煎一下,加水(或高汤)小炖一会儿;放入白菜翻炒几下,最后调入盐和鸡精即可。

 醋溜白菜 

冬天的大白菜,养藏力是很足的,又能清多余的火热。加上醋,多了收敛,特别适合容易上火、上热下寒的朋友。

材料:

白菜500克,酱油4勺、陈醋1勺 、糖2勺、植物油2勺,大蒜4瓣,红辣椒3~6个,葱1根,盐适量。

做法:

白菜洗净,切块备用。把酱油、陈醋、糖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直到糖溶解。开中火把锅中的油加热,加入大蒜、红辣椒和葱,煸炒1分钟。加入白菜,改大火,煸炒2分钟后倒入调好的碗汁,继续翻炒1分钟,尝一下味道,加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除了以上做法,还有3个

【民间小验方】

1、风热感冒:大白菜根3个,红糖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
2、肺燥咳嗽:大白菜根3个,冰糖30克,加水煎服,每日3次。
3、小孩发烧,扁桃体发炎:绿豆芽一小把,白菜心一个,萝卜五片,一起熬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