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怕是“书圣”王羲之,也并非完美无,张怀瓘《书议》里面,客观指出其字问题,说道:“逸少(王羲之)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

观察王羲之的传世法帖,姿态大多飘逸俊美、柔丽绰约,尽显超逸神采,少见戈戟铦锐的阳刚气,魄力不够壮阔,至于为何出现这种问题,与其个人理念有关,王羲之崇尚禅宗思想,喜爱虚和清雅之风。

自然书法追求“圆丰妍美”,多用侧锋书写,笔势含蓄内敛,力求虚灵萧散,与雄壮气相悖,无法呈现壮阔感,乃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王字”除了气势不足,还不适用于大字。

晋唐以“王书”为尊,愿意改造其笔法,去写大字的人几乎没有,由此形成一个长达600年的遗憾,直到宋代“尚意”理念兴起,世人不再一味效仿古法比如“宋四家”追求自我个性

敢于冲破古法,行笔洒脱骏健,尤其是米芾,气势最为飞动张扬,他独创“刷字”笔法,融合王羲之的灵活变化,把大字气魄融入灵秀书风,写出许多精湛的“大字神品”。

譬如欣赏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写的大字行书《山中酬人》,笔笔雄阔大气、灵动爽利,极具个性,苏轼都远不及他,此作共计67字,单字约为10厘米。

内容是:“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卷中字体开阔欹侧,不求平稳端庄,在动荡中维持协调,既能呈现流动感,还富有趣味性,比如“好”字,笔画大多聚集在上方,似有“头重脚轻”感,幸好最后一笔弯曲舒展,连绵到下方,分散上方力量,协调平衡性。

至于笔势多用中锋,线条坚韧畅意、圆融凝厚,墨色时而枯涩,具有几分拙质古朴之气,中和张扬姿态,所带来的狂放感,给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之感。

无愧于苏轼称赞:“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时常临摹此作,可以开拓笔势,字体开合自如、雄健有力,艺术风格更加多元。

而今,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山中酬人》,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